孙泠 赵建凯 钟啸灵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边缘逐渐站立到舞台中央的阶层。
中国企业的IT建设恰恰起于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社会几无踪迹的时候。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之初,中国企业完成了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双重改造。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家们开始寻找一种方法,将其固化在企业的管理流程中。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批称谓不一的人群开始将各种昂贵的软硬件引入企业内部,搭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网络,将嗡嗡作响的机箱放置在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那时,他们的名字不是“CIO”,在企业内部,是形象模糊的“零号人物”。
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商业内部的并购、整合、组织和流程调整,到外部的供应链塑造、资源调配乃至社会责任和公共关系,商业企业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深刻变革。同样,数字化城市、网络医疗、智能交通、电子政务和云计算平台,在这些IT词语和传统词汇结合的单词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和发生的深刻变革。
今天,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肌肉、血脉甚至神经中枢,这种无需提醒的存在彰显了CIO价值的回归,对比相对默默无闻的前一代,他们以更加鲜明的性格和创新手段,汇聚成一个崭新的阶层。
一个阶层的浮现和崛起,并不是这个阶层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社会的需求以及历史的召唤。历史发出了这样的信号,CIO们别无选择,必须尽快完善自己,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上篇:IT不再重要
星期天晚上22:21,杭州火车站。
丘立涛第一个从G7389次列车刚打开的车门中蹦下来,向着出站口一路狂奔而去。他的目的地是火车站的出租车排队处,尽管到杭州工作还不到一年,但丘立涛已经深深体会到杭州这座“中国最难打车城市”的厉害,也成为很老到的“抢车”高手。
“我观察过,8号或者9号车厢距离出站口最近,所以提前到车门口等着。一般来说我都能跑进前10名,最好一次是第2名。”丘立涛笑嘻嘻地说。作为“2010年度中国优秀CIO”奖的获得者,当时丘立涛的身份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全球首席信息官,每天奔波于无锡、上海嘉兴以及美国的工厂之间,为IT建设难以满足尚德近100%的年增长速度而烦恼。2011年,丘立涛跳槽到正泰太阳能集团任公司副总裁,负责整个公司组织架构的搭建和一部分运营工作,也开始了每周在位于苏州的家庭和位于杭州公司之间的奔波。
从支持部门到业务一线,像丘立涛这样奔波在经济发达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经理人群体并不在少数,江苏酒多网总经理白虹就是其中之一。
2006年,国美并购了永乐。时任永乐(中国)电器销售公司财务中心副总监的白虹在国美电器担任了两年时间的信息中心副总监,虽然担纲“国美大中”并购后信息系统的整合项目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白虹心里一直渴望能接触到实际业务。“做了15年的零售和IT,打心里讲还是希望到一线去。”2009年,白虹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大公司职位,成为北京元洲装饰公司负责营运的副总裁。他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元洲装饰的整个采购体系进行改造,使利润猛涨了70%。
从技术支撑部门到业务一线,难以形容的满足感让白虹干脆选择了创业。2010年,他在南京创办了酒多网,区别于其他酒类电商网站,白虹的理想是把酒多网做成“酒类的国美”——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门店。“电子商务只是酒多网很小的一部分载体,我们主要还是做分销和零售,建立实体门店。”
丘立涛和白虹的职业际遇只是中国CIO阶层的一个缩影。从2002年开始,“中国优秀CIO评选”活动捕捉并记录下IT在中国企业乃至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作为历史亲历者的CIO们使命的更迭与角色的变迁。
首席信息官
10年前,在首届中国优秀CIO评选颁奖现场,获奖的辽宁省电力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潘明慧曾感慨道:“现在提CIO太早了,中国现在哪有CIO?都是我们这些IT经理或信息中心主任在引入或推动着IT的工作。”那时候CIO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去影响业务部门和企业的一把手,让他们明白IT是什么,IT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让这些实权人物为IT建设的推进亮起绿灯。
10年后的今天,CIO阶层,很多人不仅将“CIO”字样印在名片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所想所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商业、经济甚至社会的发展——他们直接参与决策会议、拥有企业全局观,不仅是技术负责人更是业务、模式的创新者;他们胸怀企业战略,将IT与业务深刻融合、推动CEO和董事会建立良性的IT治理结构、建立IT与业务融合的制度与流程、组织架构。
1998年,时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同业拆借中心副总裁的柴洪峰不知道,自己在名片印上“CIO”字样的举动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从此以后,“中国首位CIO”成了IT场合介绍柴洪峰时不可不提的封号。从早期主持开发“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到领导中国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建设,实现中国银行业期盼已久的“联网通用”,再到今天负责中国银联的整体运营、研发和技术标准,柴宏峰的职业经历就是一部中国金融产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简史,不仅促进了国内以IT为运作平台的银行间市场迅速发展,也为超过21亿张银联卡在全球80多个国家的有效使用提供保障。
今天的柴洪峰已经是中国银联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移动支付的未来。在柴洪峰看来,金融等以电子形态提供服务的行业CIO,除了扮演搜集信息为决策服务的角色外,更应该通过新技术和新标准进一步引导公司业务的创新,进而推动产业变革。“CIO最终的定位需要成为战略决策层的一员,影响公司战略方向,为公司的战略和业务创新提供能量。”
2000年,陈静成为刚刚成立的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技术部总经理。1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已经是银河证券副总裁的陈静思考的则是证券业如何在“交易”与“安全”之间取得平衡。之所以能够平心静气地考虑这类带有“艺术性质”的问题,离不开我国证券业过去10年间由分散经营发展成为集中式证券公司的大背景,而作为与业务不可分离的证券业IT架构,也由之前的网络、系统分散发展成如今的集中联网、统一系统、统一数据、统一平台。
首席创新官
10年间,商业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让CIO这一职位不单单被技术专家垄断,越来越多的非IT人员开始因为他们在管理、业务上的特长而走上CIO岗位。企业赋予CIO的使命也更趋向多元化,此前单纯专注于IT的CIO可能会在企业经历大规模IT建设之后,面临职业生涯的瓶颈。“信息中心主任”级别的CIO曾经在大规模IT建设阶段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企业对IT赋予新的使命,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要么突破自身瓶颈成为引导业务发展的领路人,要么专注于企业IT架构,转型为内部IT架构师,或者干脆转战到其他企业、甚至自我创业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10年前,胡臣杰离开南航信息中心副主任的职位时,中国第一张电子客票在南航诞生,而到2007年他再次回归南航,成为国资委直属央企首批聘任的CIO时,中国民航业已经实现100%的电子客票。
作为2009年度中国杰出CIO,谢海琴的头衔是海尔集团流程与系统创新总监。这个有些奇怪的头衔背后是海尔近几年在企业转型方面的努力:一是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的商业模式转型向人单合一的双赢模式;另一个是从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
谢海琴所在的海尔的流程系统创新部(PSI)这几年异常忙碌。2011年,海尔全国渠道的192个经营体建立之后,改变了各个产品线各自管理的模式,调整为一级经营体统一管理, PSI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国192个一级市场经营体终端业务管理系统的整合工作。类似这样颠覆性的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创新,每天都在进行。此外,海尔建立的ERP私有云平台EStore,解决了5000家海尔经销商进销存和财务管理信息化,帮助客户降低库存,提供运营效率。这些创新使海尔预测准确率提升2.5倍,渠道库存减少30%以上,订单满足率接近100%。“过去我们可以不需要理解战略,只需要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来执行;IT部门关注的重点只是项目的上线点,其实这样和公司的战略是割裂的。现在则需要端到端的来理解公司为什么要进行零库存下即需即供,为什么要做零距离下的虚实融合?我们的部门现在都已经不再是IT,而是流程系统创新部了。”
现行成文的所有历史都是人们在历史发生之后写就的,是一个在以往的历史事件和进程中苦苦找寻出足够支持、证明当下已经形成的观点和论点的过程。历史学家们有意识、有选择性地在历史长河中掘取、收集、罗列那些足够多和足够重要的“证实性证据”,以证明自己在当下形成的“历史观点”。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完全可以把自己去厨房取一杯水的原因,与商鞅当初在南门外立一根杆子的理由联系在一起。
历史曾经是未来,未来也终会成为历史。我们坐在开动的汽车里,通过后视镜来看历史和写历史的同时,也在预测或有意识地假设未来如何按照我们所设想的来发生。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它们的发生都不是爬行的,而是跳跃的,从一个断层跃到另一个断层。无论是我们有选择性的证明,还是有意识的假设,都违背了它们的规律,注定要失败。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的变革也不会按照事先所假设的发生。在你预测的同时,未来已经发生。
在人们已经开始把“CIO”的定义从“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转变成“首席创新官(Chief Innovation Officer)”的时候,身处商业变革前沿的CIO应该如何在已经发生的未来中进行商业创新?
下篇:未来已经发生
无论是把“I”定义成“信息”还是“创新”,在众多CIO眼中,“技术驱动商业变革”是创新的一条基本逻辑,但这条逻辑所囊括的含义并非简单如那八个字。
技术,是什么样的技术?它不仅仅是指最为人熟知的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并且占据着主导位置,但它并不能孤立的发挥作用,与之关联到的商业组织架构的构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都应该被纳入“技术”的范畴内。“驱动”,应该如何驱动?以什么样的方式或形式来驱动?“商业”,不应仅仅是指互联网、新能源这样的新兴商业,而更应该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已经存在很久的、分割不开的传统商业,比如日用消费品、交通等。至于“变革”,就是指在根本上必定要有上替代性的产品、模式的出现,这样才能称之为变革——如果只是形式上的不同,那只是“变化”,而不是“变革”。
在商业化的进程中,商业竞争贯穿于越来越多的环节和方面——无论是产品研发、制造方面的竞争,还是成本、性能方面的,以及产品售出之后为客户带来的应用方便、工作效率提高,甚至个性化需求满足方面,这就要求在以上某几个环节上都要实现创新,而不再是简单的某一环节。
“CIO要在未来实现商业创新,就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在商业业务分析方面的专家,要让技术——不仅仅是IT技术,与业务紧密合作,无论是在新业务模式的开发,还是在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方面,都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宝洁大中华区首席信息官及共享服务总监麦德霖说。在工作效率提升方面,宝洁办公室里的商业分析系统将管理层的决策速度提高了5倍。
未来确实不可预测,但宝洁已经感知到正在发生的未来是日趋消费化。在未来消费化的进程中,宝洁用IT加速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作为一家市值超过790亿美元,每天要服务全球42亿顾客的日用消费品巨头,未来几年宝洁要在中国、印度等国家再增加10亿用户市场,届时每天要服务全球超过50亿的消费者。为了应对已经在增长的市场需求,宝洁正是通过IT技术来实现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的变革。
通过在研发中用虚拟的模型代替以往传统的实体,让宝洁的产品研发周期由几周缩短到几个小时。新产品确立后,通过虚拟出一个超市货架,让消费者享受到真实的购物体验。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消费者就如同在超市购物一样,对诸如产品摆放的位置和高度,不同颜色产品的排列,不同类型产品的搭配摆放是否符合他们的习惯和喜好等等,给出反馈。宝洁根据这些反馈,综合自己的商业分析,在新品上市时让每一类商品都在最佳位置上展现给消费者,以获得最大的销售量。“目前大于80%的新产品的设计和上市已经使用了虚拟数字技术。”麦德霖说。而在未来几年,这项技术的应用会扩展到宝洁90%以上的产品研发中。
产品上市销售后,消费者可以在宝洁的官方网店或网络商店上做使用后的评论。宝洁专门开发了一种叫做 “消费者脉搏”的技术,运用专门的数学分析法,设置专门的重点词或关键字,来收集和查看所有的客户评论。并按照产品品牌分类,把产品的评论内容与公司内的研发、生产、销售、市场等相关联的员工个人进行对接,甚至连公司的CEO本人能直接看到来自第一线的消费者对宝洁产品的评论。以此让宝洁对市场上产品的一举一动作出快速反应,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
把潜在的市场需求更快地商业化,无论在商品的研发阶段、上市阶段,还是售后服务阶段,都先一步占据商机,让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最终赢得在未来的竞争,这是处于正发生的未来中企业的商业创新战略之一。
社交网络化
不可预料的未来,是一个逐渐开阔的起点,不是慢慢黯淡的结束。
正如被看做商业开发金矿的社交网络,虽然现在仍没有清晰可辨的商业模式,但在它的平台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越来越难以区分和割裂。
以相同的爱好、兴趣、话题等标签作为区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结成一个又一个的群体,并且每个人不只单独属于一个集群,而是属于多个。由于每个人身上携带的多个标签,不同的标签映射到不同的结群上,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作为个体的人与人之间是交织在一起的,作为群体的集群之间也是交织在一起的。社交网络已经开始主导人们的整个商业生活和个人生活。
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各项活动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之海量以及复杂程度如同病毒分裂,每时每刻都有跨量级的新数据生成。这就让我们把越来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据的收集和存储上,而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将数据转化成商业应用方面——而这正是CIO商业创新的新契机。
社交网络上的数据或许来自于某一次电子商务购物后的体验留言,或者是你在Facebook个人主页上发布的一条电影评论,亦或是你在下班路上通过手机联网设置家里热水器温度的一条指令,这些数据与企业ERP系统里的那些经营数据不同。数量上,Facebook上一天所产生的数据量超过一家大型企业一年所产生的量;类型上,这些生产数据是非结构化的,而那些经营数据是结构化的;作用上,能在这些数据里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而经营数据只是对已形成的商家价值的描述,这些数据被称为“大数据(Big Data)”。
面对大数据,企业的CIO和IT部门进行商业创新的机会在于如何驾驭它们,如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创造出更高的商业价值。例如,一家媒体或广告公司可以把与一个客户有关的社交网络数据组成一项单一的数据流,通过这个数据流的反馈,为客户创建实时性的服务体验,比如网页上按钮的位置和颜色,或者早上10点钟这些客户喜欢阅读哪一类的文章,等等。
利用好社交网络趋势下的大数据,从多个来源分析它们,就可以找出商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趋势、新的高增长商业机会,以及更多的潜在客户,甚至是网络深处某个的客户情感。我们无法预料未来会向哪个断层跳跃,或者说,我们无法猜测下一个断层是什么,但在未来已经发生的当下,通过记录大数据,我们可以记录正在发生的未来。
商业社会黏稠化
未来在向断层跳跃的时候,断层之间也在相互挤压和叠加。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在社交网络化的世界中,同样的一条数据流可以被应用在不同的商业领域。例如,一个平均身高的人在坐下时,感到最舒适的座椅高度及靠背倾角的数据流,既可以用在高铁座椅的设计中,也可以应用在汽车驾驶座的设计上,更可以成为咖啡馆座椅设计的参考。所不同的是,需要在这条数据流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不同的需求再做微调——把一个高铁座椅直接用作私家轿车驾驶座的做法,还是很欠考虑的。
人们在日趋社交网络化的商业生活和个人生活活动中,不仅产生了大数据,更让大数据在社交网络覆盖的不同商业领域中流转。之所以能流转起来,是因为数据反映了个人最真实的需求,而这正是各个商业领域费尽心机要得到的。
随着数据的流转,不同的商业领域开始叠加、交织在一起。以前泾渭分明的商业社会开始黏稠化、混沌化。而在黏稠化的商业社会中,不同的商业领域又界域分明,这是因为每一条数据流经每个商业领域的时候,所生成的商机并不相同——它或许成为一杯味道醇厚的咖啡,或者成为高铁制动技术的一个关键参数。
让商业社会黏稠化,让黏稠的商业社会界限分明的关键,都在于数据流通链路的打通与截止。“让数据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这已经不是某个企业的CIO或IT部门该做得事情,而应该是整个商业社会、整个技术工业在数据接口、通路、格式类型等方面的统一,才是最根本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