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犹留香

2012-04-29 08:28春卷
读者欣赏 2012年3期
关键词:墨竹李夫人女画家

春卷

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之后,女性在整个社会中一直处于从属和陪衬地位。在封建社会里,任何事物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几乎所有的评判标准与社会的行为准则都是以男性的标准为标准。中国古代女性绘画也无法逃脱此命运。

女性画家需仰仗男性传名的怪异现象,实际上是古代女性不能独立于社会的一种悲剧身份的体现。由于不被重视,目前女性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不足千件,无法与男性画家十余万计的藏品相提并论。

吴王赵夫人

三国时代吴王的赵夫人是最早在文献中有记载的一位女画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赵夫人,丞相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采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

吴王赵夫人巧于机、针、丝,以“三绝”著称于世。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国事。地形图当属山水画的一种,其实用性要求作者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及表现力。活动于公元346~407年间的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的顾恺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画中山石树木的画法呈不成熟状,生涩古朴,山石无勾染皴擦,树木多如伸手布指。而早于他一百年的吴王赵夫人,不仅能“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还能“绣作五岳列国地形”,由此可见,她已颇具一定的山水画功底。遗憾的是后世没有看到她所留传下来的作品。

薛媛

薛媛,生卒年不详,以擅画肖像而被载入文献。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的妻子。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想把女儿嫁给他。楚材为了仕途,不顾夫妻情义命仆从回濠梁取琴书等物,表示不再归家,随后又施放烟幕弹,云“不亲名宦,唯务云虚”,要到青城求道,上衡山访僧。

“善书画,妙属文”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首《写真寄夫》以寄意:“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楚材读后内心愧疚,终与薛媛团聚。时人嘲之曰:“当时妇弃夫,今日夫弃妇。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

唐朝人物画技法已经成熟,名家辈出,有吴道子、张萱、周昉、韩幹、阎立本等。与这些男画家不同的是,薛媛的肖像画并没有明确的社会教化功能,困于闺房的她多以自身为描绘对象,将自己闺怨、失意的心境融入笔端,加以宣泄。

后唐李夫人

后唐李夫人,五代时蜀人,文学和书画兼长,被认为是第一个对影摹竹的人,被传为墨竹画法的首创者。

五代十国时,后唐招讨史郭崇韬征蜀,蜀主王衍投降。郭崇韬将蜀中宝货搜刮殆尽,并强占李夫人。李夫人擅长书画,不喜欢粗暴的崇韬,悒悒不乐,时常独坐南轩。皓月当空,窗上竹影婆娑,李夫人用墨笔在窗纸上描绘竹影,第二天再看,发现所画竹影生动有趣。据传,当时画家们竞相模仿李夫人的这种技法。因此,《图绘宝鉴》将她视为墨竹之祖。

这种“墨竹”,花鸟画家多能画它。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题材扩大成“梅兰竹菊”。苏轼还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双钩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另一方面,在技巧上,从“墨竹”影响到花鸟的“没骨法”的创立,后来又变为水墨的“墨戏”,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气。它几乎影响到了绘画的所有门类。

宋朝艳艳

宋朝艳艳是设色山水画中女性画家的代表。艳艳,生卒年不详,任才仲之妾。姿首艳美,擅青绿着色山水,笔法细腻,设色雅润,意境清幽。

艳艳之名,画史记载极少。南宋邓椿《画继》曾记:“任才仲妾艳艳,本良家子,有艳色,善着色山,才仲死钟贼,不知所在。”清代的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也曾著录一幅艳艳的《春山图卷》。“偶从金昌常卖铺中获小袖卷,上作着色春山,虽气骨寻常,而笔迹秀润,清远可喜。谛视之,见石间有‘艳艳二字,莫晓所谓,然辨其绢素,实宋世物也。越数日,检阅画谱,始知艳艳为任才仲妾。”

青绿山水画始于展子虔,其《游春图》已初见端倪。经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发展,遂成一家之法,独立于画坛。至宋代则涌现出大批以宫廷、宗室画家为主的青绿山水名家,如王希孟、赵伯驹等。艳艳不免深受宋代流行的青绿山水画的影响,以青绿填色,表现身家所居之地江南的青山绿水之春景。

2004年,上海新世纪拍卖行推出北宋艳艳的《草虫花蝶图卷》。一幅长达3米的花鸟图卷上,园苑坡地,湖石之间,秋菊、秋葵、海棠、桂花次第开放,蝴蝶翩飞其间。这可能是目前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女画家存世图卷。其估价100万至150万元,最终由上海博物馆以275万元购得,创下古代女画家作品拍卖纪录。

宋朝李夫人

宋朝李夫人是朝议大夫王之才之妻,崇德郡君李公择之妹,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姨母。因为出身书香之家,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其画花木竹石,既能惟妙惟肖地临摹,又能独具匠心地创作,是宋代女性画家中画竹的代表。

《画继》说:“朝议大夫王之才妻,崇德郡君李氏公择之妹也。能临松竹木石,见本即为之,卒难辨。”李夫人曾从黄庭坚手中借得文同画与苏轼的一幅《着色偃竹图》,她对此进行了临摹,令宋代大鉴赏家米芾难辨真伪。为此米芾作诗曰:“偃蹇宜如李,挥毫已逼翁。卫书无遗妙,琰慧有余工。熟视疑非笔,初披飒有风。固藏唯谨钥,化去或难穷。”

李夫人与哥哥李公择在庐山隐居读书时,曾画一幅《三墨竹图》,刻石存放于庵中钟楼。黄庭坚题有《姨母李夫人墨竹三首》诗以赞。一曰:“深闺净几试笔墨,白头腕中百斛力。荣荣枯枯皆本色,悬之高堂风动壁。”二曰:“小竹扶疏大竹枯,笔端真有造化垆。人间俗气一点无,健妇果胜大丈夫。”三曰:“孤根偃蹇非傲世,动节臞枝万壑风。闺中白发翰墨手,落笔乃与天同功。”可见李夫人的竹画已达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墨竹图》经两宋之交的兵荒马乱后竟幸存下来,南宋诗人王十朋游庵时还曾观睹,并写有“留得妇人三墨竹,金钟声里尚扶疏”的诗句。只可惜,今天我们已见不到她的作品。

管道昇

真正引起世人瞩目的第一位女画家,应是元朝的管道昇。管道昇,“字仲姬,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室,赠魏国夫人,墨竹兰梅笔意清绝,晴竹新篁是其始创”。她给中国古代的艺术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精湛的墨竹和潇洒的书法至今都为人们所称道,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著名的女画家之一。

管道昇自幼聪明机敏,书画皆能,文采过人,为父母所重。28岁时,嫁给了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婚后的几十年里,他们朝夕相处,切磋技艺,不但创造了美满姻缘的千古佳话,而且成就了美术历史上的一对著名画家。他们潜移默化的言行在家族内构筑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因而其子赵雍、赵奕,外孙王蒙及孙辈的赵凤、赵麟等人均以书画见长。

管道昇在山水、佛像、诗文等方面多有成就,但从艺术造诣上说,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最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赵氏一门三竹图》,为纸本质地,绘水墨竹3段。第一段长108厘米,为赵孟頫所画,竹枝茂密,用笔沉着稳健,右上方题有“秀出丛林”;第二段长57厘米,为管道昇所画,用笔遒劲有力,右下角自题“仲姬画与淑琼”;第三段长65厘米,是赵雍所画,竹枝用飞白法,行笔强健有力。这3段墨竹虽然裱成一卷,但不是同时创作的,是后人收集起来裱在一起的。不然,管道昇的作品能否流传至今,恐怕还是个疑问。

无独有偶,赵氏一门也有群体创作的书法作品。皇帝元仁宗曾特意命管道昇书写了《千字文》一卷,并敕令玉工琢磨玉轴,送到秘书监装裱收藏。又命赵孟頫和赵雍各写了一篇,将他们一家三口的墨宝收藏在一块。元仁宗高兴地说:“今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因为管道昇在书法上的成就,与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王羲之的启蒙老师)有一比,故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

无疑,管道昇是历代女画家中画名最大者。这固然与她自己的书画实力有关,但她“既归赵孟頫,书画益有名”,夫荣妻贵恐怕也是事实。

猜你喜欢
墨竹李夫人女画家
我的植物朋友
京津冀女画家
京津冀女画家
京津冀女画家
闫正国墨竹欣赏
汉武帝《李夫人歌》成因献疑
王光先国画作品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探究文与可与苏轼的友情空间
一家三代八位女画家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