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参加2009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14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动机中目标定向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任务定向、自我定向适中者多,高任务目标定向和低任务目标定向者少。2)男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我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运动等级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定向上健将级运动员得分高于二级运动员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性别和运动等级在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因子上均无显著的交互效应。
关键词: 体操运动;竞技健美操;目标定向
中图分类号: G 804.8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3025604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01110
作者简介:时倩(198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西安 710068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目标定向理论是新近的认知心理学家试图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的原理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它是继自我效能理论、能力知觉论之后,社会认知模型理论中的又一热点。该理论得益于教育领域Nicholls、Ames、Dweck的研究,由Nicholls和Duda引入运动界,用于理解运动中的成就动机[1]。
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在成就情景中,有2种主要的目标定向或者说支配人们主观上认定成功的基础,一种是任务定向(task orientation),一种是自我定向(ego orientation) [2]。当个体被认为是任务定向者时,其由能力知觉与活动类型引起的成功感觉是以自己作为参照标准的。其目标组成是以发展个人技能、获得洞察力和掌握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这种类型的人认为:在成就情景中,成功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以及与同伴进行合作才能取得;当个体被认为是自我定向者时,其中心是放在显示超常能力上,他/她们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是以社会常规为参照标准的。这类人主观成功的最终根源是在竞争中(最好是能用更少的努力去)打败或超越对手[3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同时,巨额竞赛奖金这种体育社会化和商业化效应,促进了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生物学方面的准备日趋完善,优秀运动员之间的运动水平也日益接近。在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和重要;因此,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就目标定向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目标定向特征,有利于认识适宜的目标定向相对于运动员成才的重要性,并为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和取得优异成绩起到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09年11月在广东珠海举行的2009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14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78名,女运动员71名,年龄为15~27岁。其中少年甲组64名,竞技新人组47名,竞技精英组38名。根据《2009—2012年竞技健美操比赛规则》:少年甲组为15~17岁的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新人组为18岁以上未获得健将的运动员,竞技精英组为国家健将和国际健将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先后通过中国体育期刊网和中国健美操网查阅并收集有关文献。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有关竞技健美操训练,以及成就目标定向研究方面的论文近50篇,系统了解国内外有关目标定向方面的研究动态,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成就目标定向的测量
成就目标定向的测量采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 [6]。问卷包括13个题目,分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2个维度;我国学者用中国的样本对其进行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各因子的负荷均超过0.30,说明问卷均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7]。
1.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49份,回收14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88.6%。
1.2.3 专家访谈法
对健美操教练员、裁判员进行访谈,了解健美操运动员训练比赛中的成就目标定向的特征及差异;通过对心理学专家的访谈,了解成就目标定向在运动员个体中的体现,以及影响因素,并就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与专家进行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健美操协会的领导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关于健美操运动员心理训练成就目标定向的看法与建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任务定向、自我定向适中者多,高任务目标定向和低任务目标定向者少。
2)男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我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定向上健将级运动员得分高于二级运动员差异显著;不同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性别和运动等级在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因子上均无显著的交互效应。
3.2 建议
1)教练员应充分认识到成就目标定向的重要性,鼓励运动员设置中等程度的成就目标定向。
2)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要慎重根据不同的性别、运动等级、文化程度引导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成就目标定向。
3)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把运动员的注意力吸引到技术的掌握以及技能的学习上;鼓励运动员进行纵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任务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Chi L,Duda J L.Multi瞫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in sport questionnaire[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95,66(2):8999.
[2] 陈坚.成就目标与成就情境:武汉市少体校学生和普通中学生目标定向的调查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1999.
[3] 刘淑慧,任未多,张力为,等.体育运动中动机的目标定向结构理论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5,13(1):47.
[4] 孙延林.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5] 漆昌柱,徐培.运动动机研究的新方向:目标定向理论[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547.
[6] Duda J L,Nicholls J.Dimension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choolwork and sport[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2,84( 3):290299.
[7] 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5256.
[8] Dweck E,Leggett E.A social瞔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J].Psychology Review,1988,(95):25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