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寅 黄洁颖
【摘要】本论文从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实际,阐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辩证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及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程度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4-0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失业者中,有一部分属于自愿性失业者,即不满意现有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的大学毕业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水平、能力、自身的性格、发展前景等因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现象。这其中有四种类型:“向往自由型”、“成就海归梦型”、“考研型”、“创业准备型”。
由此可见,对绝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就业难并不是找不到保证基本生存的工作,而是初次就业时间拖延、初次就业率降低、预期收入与现实收入之间的差距较大等原因。面对刚进入较低学历人员从事的工作领域,多采取灵活就业和临时就业方式,但大学生失业一般是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显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比较少。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焦点在于毕业生本人的心理素质、择业观念、价值观念和自我定位,及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等内容。诚然,“树立远大理想、客观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改革招生与分配方式、转变观念”等建议都不乏可取之处,但更为宏观的分析将更有利于全面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就业核心竞争力缺乏,缺少艰苦学习、刻苦磨砺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求真求实的精神,没有固定的衡量成绩的标准,满足于当前的物质生活需求,形成不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二)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存在脱节:现行的教育政策和资源都倾向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国内外知名大学”,而需求方则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各大专院校强调办学规模、科研能力和学科综合度,较少关注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在专业配置课程设计中,较多的考虑教授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三)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负面效应:根据市场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具体体现为:一是价格波动。更多的学生跟风报考一些当下所谓的热门专业使供大于求,使供求结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更多的学生不能够找到相应的、符合自身条件的专业,在就业条件中被迫的自降身价。有市场就会有波动,当价格偏离价值越远,波动就会越大,对人的影响就会越大。一定时期,社会的岗位需求是一定的,当毕业生数量和结构严重偏离它时,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越严重。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对个体而言,意味着没有正常的经济收入和平等的社会地位;意味着个人或家庭所投入的人力资本没有得到回报,意味着贫困、受歧视及造成心理失衡;意味着过急甚至犯罪行为的产生的开始。对社会的影响而言,意味着社会资本的浪费,意味着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个巨大障碍,意味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激剧增加,最终意味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延缓。另一方面,如果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最大限度减少上述带来的问题,对企业管理的效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市场化程度的发育均有它积极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人口自然增长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劳动力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它需要有一支不以这种自然限制为转移的产业后备军 。”针对伸缩性吸收劳动力的特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业后备军里面必须有一批较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处于就业困难或处于待业状态的大学生正是能满足当代产业后备军的这种要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和资源不能有效地和劳动力相结合,造成部分资本闲置,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大学生代表着先进劳动力发展方向,仍是我国比较稀缺的人力资源。
大学生长期闲置找不到工作,不仅不能做出其应有的贡献,而且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在欧洲许多国家里,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开支是十分巨大的,我国尽管目前是一个低福利国家,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这部分失业救济开支将会越来越巨大。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在现实条件下,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实行保护政策作为治标措施仍然需要坚持一段时期,政府必须要为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创造并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应当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支持与最好保护。应当将主要精力花在创造和确保劳动就业的公平竞争上,确立政策取向并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蔡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及解决对策[J].科技资讯,2006(1).
2.王兴权.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之现象篇[J].职业技术,2005(11).
3.曾宪庭.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
4.丁宁宁,等.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非理性博弈分析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5.焦可法,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思想工作,2006(1).
6.蒋阳飞.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及对策思考[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8).
7.李长安.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缺失[J].中国社会导刊,2006(4).
8.刘志坚.建立良好市场机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J].社会科学家,2006(1).
9.闵维方,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10.蔡晓琳.中国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样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