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是多赢之举

2012-04-29 01:51姜永华
人民论坛 2012年31期
关键词:选派城乡党组织

姜永华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进服务群众本领。为促进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转型升级,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拓宽干部培养渠道,探索出一条盘活干部人才资源的新路子,如皋市大胆改革育人机制,近三年来,将850多名机关优秀的副科级干部、新任公务员、新招录的高层次人才选派到新农村一线进行任职锻炼,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加强党性修养、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之举

良好的党性修养离不开强烈的群众观念和深厚的群众感情,我们党正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生产实践中与广大人民群众结下深情厚谊的。一味坐在机关大楼里,既提升不了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水平,也培养不了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促使他们扎根基层、直面百姓,感受群众所想所盼,感知百姓期待的目光,主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而培养起对广大百姓的情谊,在宗旨意识、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近三年来,我市活跃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的选派干部,到村后制作了便民服务卡、经常深入五保户、困难群众家中开展送温暖活动,真正做到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他们下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里的过程中,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他们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起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实现组织工作“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目标。

提升能力素质、改进作风形象的关键之策

基层是培养干部、锻炼干部、识别干部最好的学校。基层也是社会的缩影,尽管事务繁琐,但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在基层,各项工作需要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需要亲自动手、亲力亲为,这有利于基层干部集思广益、汇聚民意、集聚民智,有利于汲取更多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在科学发展实践中提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水平。目前,不少年轻干部因工作层面较狭窄,锻炼渠道较为单一,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较少,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相对欠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线育人导向,把年轻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选派他们到村任职。通过耳闻目睹和亲自参与化解这些问题矛盾,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群众工作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和科学发展的本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创新突破和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从而锻造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市的这支选派干部,深入基层,勇于担当,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作为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共流转土地37950亩,兴办项目725个,累计盘活或筹措村集体收入4500万元,他们在全面改善任职村落后面貌的同时,快速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攻坚克难的意志和科学发展的本领。今年换届中,50多名在基层锻炼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一批优秀年轻的“第一书记”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其中3名同志被提拔为正科职领导干部。

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党建基础的应有之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如何,既取决于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取决于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的发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了新提高。但对照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标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书记队伍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有的村书记“发展本领恐慌”,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有的村级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有的村组织管理手段单一,村务管理不民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可以为镇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对农村基层干部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进行渗透;可以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套好的工作机制,迅速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我市的这批选派干部到村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了党员群众学赶先进、对标找差、转型升级的热情和动力;他们强化党员队伍建设,285名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被吸收进入党组织;他们理顺村“两委”关系,解决了一些村多年来运转不畅的问题,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他们的积极作为,不仅带来了任职村的变化,更以其突破传统的思路理念,冲击和震撼了全市300多名村党组织书记,以奋力拼搏、勇于争先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他们,以骄人业绩和丰硕成果影响和带动了他们,促进全市各村党组织见贤思齐、全力赶超,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强市之要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农民。“十二五”时期,是如皋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聚化和城乡一体化四大发展战略,总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面对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难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拓宽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路子。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可以通过他们把更多的资源要素聚焦到薄弱镇、薄弱村,有力推动城市与农村、机关与基层之间的联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让薄弱的镇、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变面貌,让老百姓享受到城乡统筹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进而把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掘出来,形成“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近年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增幅从过去南通的“小六子”、“苏中的苏北”全面跃居南通前列,部分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13%,增幅连续九年保持南通第一;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由“十五”末全省第28位连续两年跻身南通首位、江北第一、全省八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十二五”值得关注典范县(市),并被列为省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

农村基层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更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三年的实践充分表明,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建功立业,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为我市勇当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为中共如皋市委书记、如皋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编/王慧刘建袁静美编/石玉

猜你喜欢
选派城乡党组织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划分六类重点乡村 因村选派第一书记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