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积中
摘 要:战争价值是指战争以及作为战争准备的各种军事活动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毛泽东的战争价值观具有关注战争的正面价值、关注战争的社会价值、关注战争的人民价值的特色。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伦理思想;战争价值论;特色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22-02
毛泽东在寻求救国保民方略的过程中,尤其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走上武装革命道路之后,形成颇具特色的革命战争价值观。本文拟就毛泽东战争价值观的特点作一初步探析,以期丰富毛泽东军事伦理思想研究。
特色之一:关注战争的正面价值
战争作为特定社会集团达成一定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由其“人类互相残杀”的残酷性,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造成各种破坏,显出一定的负面价值。此点自古以来就引起思想家们的极大关注。孟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慨叹,老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议论,集中代表了古代思想家们对于战争负面价值的深刻反思。由此,人们不难理解孔子“去兵”说、墨子“非攻”说、老子“凶器”说、孙子“不战”说的合理成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军事著作中,同样不乏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等负面价值的深刻揭示。如恩格斯在揭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负面价值时写道:“……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贷方面的人造机构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1]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毛泽东著作中,尽管也能读到他对于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战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凶残暴戾及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祸害等负面价值的一些论述,但从总体上看,毛泽东更加衷情于赞颂革命战争的正面价值。他把武装斗争视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充分肯定革命战争对于保卫国家、拯救民族的巨大价值;他自称“革命战争万能论者”,提出“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的论断,高度重视革命战争对于新世界的创造作用,尤其注重革命战争对于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巨大价值;他并且反复强调武装斗争对于捍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地位,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帮助其解放的巨大价值。
毛泽东之所以充分肯定并热切宣扬革命战争的正面价值,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一方面,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毛泽东清醒地看到:“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2]但是,国内外反动派仰仗手中的枪杆子,对中国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和侵略掠夺,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者要想完成推翻“三座大山”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除了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以外,别无他途。他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书生空想都是无济于事的”。另一方面,是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悟出来的。正如毛泽东一再指出的那样,陈独秀对反革命向人民进攻,不是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结果在1927年的几个月内,把人民已取得的权利统统丧失干净,人民遭受了长期的灾难,光明的中国变成了黑暗的中国。毛泽东对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给革命事业造成的巨大损失耿耿于怀,在他后来的一系列重要著述中多次重提此事,提醒人们汲取教训。毛泽东刻意强调革命战争的正面价值,正是为了汲取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唤起革命人民对于武装斗争的高度重视。
特色之二:关注战争的社会价值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有异,由此造成人们对于战争价值主体的把握出现很大差异:有人把战争价值主体理解为社会、国家、民族以至全人类,强调战争的社会历史价值;也有人将战争价值主体理解为家族乃至个人,强调战争的私家价值。由此决定了人们的战争价值观在为公还是为私的道德境界上的差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指出战争的负面价值的同时,一致肯定战争的社会历史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暴力革命”对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作用。列宁同样肯定了暴力革命对于破坏旧世界的巨大社会价值,他指出:“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3] 斯大林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的过程,在共产党人看来,并不简单地是自发的、和平的过程,而是复杂的、长期的和暴力的过程。在革命前夜,斯大林满怀激情地写道:“暴风雨迫近了,不可遏止地迫近了,不是今天便是明天就会在俄国爆发;它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毁一切衰老腐朽的东西,洗掉俄罗斯人民身上那数百年来的耻辱——专制制度。”[4]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史上某些阶级或个人则侧重关注战争给个人带来的好处,注重战争的私家价值。列宁曾揭露说,为了让一小撮资本家大发横财,各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了连年不断的战争,“这种政策对一小撮身居军政要职的贵族有利。他们所以需要实行冒险政策,是因为通过这种政策可以升官发财,建立‘功勋扬名于世。”[3] 至于一般民众,当兵打仗除了希冀升官发财之外,有的还为生活所迫。比如彭德怀在其《自述》中曾写道:来营当兵的知识青年,“多数是带着升官图来当兵的”;许多青年军官来部队充当见习官、排长、连长,随着地位的提高,“如何升官发财,却成为他们一切闲谈的话题。”说到他自己,彭德怀坦言,当年自己当兵的主要原由,还是因为家庭贫困:当堤工不能养活全家 [5]。可见,在战争年代,出于个人升官发财、养家糊口的动机从事军事活动者大有人在。
在此问题上,毛泽东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注重革命战争的社会历史价值的基本立场。他数十年谈兵论战,从不关心战争对于他个人会带来什么好处,而总是从党、阶级、国家、民族的角度,从社会历史的宏观角度考察战争价值问题。早在青年时期,忧国忧民的毛泽东就已经意识到,面对野心勃勃的侵略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投身革命之后,毛泽东逐步认识到武装斗争对于建立革命政权、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价值,并在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下走上了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在同国内外反动武装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毛泽东悟出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这便是:“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就不能解决”。因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见解充分肯定了革命战争对于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对于争取和捍卫无产阶级的地位、人民的地位、共产党的地位的重要社会价值。
特色之三:关注战争的人民价值
战争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因为社会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们构成的;而历史则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所以,战争的社会历史价值,最终也就归结为人的价值。由于根本利益的对立,社会历史中的人,归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因而战争的价值,最终也就体现为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
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自古以来,概莫能外。因而,古代思想家在考察战争的社会历史价值时,多从有益于国家统治的角度着眼。如荀子“禁暴除害”说、管子“诛暴禁邪”说、《淮南子》“存亡继绝”说、何守法“销兵止战”说、《武备要略》“吊民伐罪”说等,无不从维护既有社会秩序乃至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考量战争价值问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毛泽东在考量战争价值时,一向坚持以人民作为战争价值主体,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战的价值取向。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一是由我军的唯一宗旨决定的。毛泽东亲自为人民军队创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在《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而后,他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郑重提出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唯一宗旨”。他说:我们这支军队“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种道德内驱力,推动我军官兵自觉为人民利益而奋战,为革命战争的人民价值奠定重要的政治基础。
二是由我军的基本职能决定的。毛泽东明确主张:“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6] 我们的军队不仅来自人民,而且自觉接受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性是其根本特征之一。因而,我们的军队必然以捍卫人民利益为基本职能。正如毛泽东断然指出的那样:“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对于这个问题,切不可只发空论。”[7] 在毛泽东看来,如果离开人民军队、离开革命战争来谈论人民利益,那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当蒋介石发动内战,妄图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时,毛泽东针锋相对地提出:“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体现了毛泽东对于革命战争所具有的捍卫人民利益的伟大价值的深刻认识。
三是由革命战争的实际结果决定的。从主观上看,我们的军队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战的价值取向,其从事革命战争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争取和捍卫人民利益,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广大人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处于任人宰割境地的悲惨状况,为人民争得一席之地,使人民“过上人的生活”。从客观上看,革命战争的社会价值,无论建设红色政权、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还是建立新中国等等,最终都集中体现为捍卫人民利益的伟大价值。事实上,人民军队从事的革命战争完美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人民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选读[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273.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
[3]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5-616.
[4] 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19.
[5] 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
[6]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30.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4.[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