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琴
摘 要:数学解题时,因为审题不力而导致得出错误答案是学生做错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该文针对学生审题过程中出现的“选择性审题”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选择性审题”的成因、危害,并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克服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来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从根本上来减少或避免“选择性审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选择性审题 注意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1 问题的提出及“选择性审题”的含义
场景一:请以x=2、y=3为解,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结果: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场景二: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是3和4,求第三边长。结果:大部分同学在题目没有明确斜边时,将所给的两条边都当成了直角边,得出错解5。这些不够严谨、先入为主的审题现象貌似可以笼统地归因于“粗心”,然仔细思考之下,我们便不难发现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进行审题过程中,主体下意识地去回避那些不感兴趣的信息,而只关注或采集那些与心理心向相吻合的接受对象。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选择性审题”。这样的失误让解题输在了起点,实在令人感到可惜。那么造成“选择性审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该文将从结合笔者日常教学实践加以剖析。
2 “选择性审题”的成因
贝雷尔森和斯坦纳指出“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传者在此过程中对感受到的刺激加以选择、组织并解释,使之成为一幅现实世界的富有含义的统一的图画”。人类的理解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性理解,另一种是选择性理解。心理学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研究发现:人类的注意主要有两种:选择性的和持续性的。基于以上对注意和理解的认识,我们认为“选择性审题”的原因是信息采集中的选择性注意和信息接受中选择性理解这两者的消极影响所造
成的。
2.1 预存立场歪曲了接受定向,发生“误判”
在审题时,主体作为信息接受者预先就有了一个带有明显的个体色彩的趣味方向或预存立场。是潜意识里引导或变相成自己感兴趣的指向,其在整个信息接受过程中,直接影响受众去注意什么和该怎样注意。这种下意识的心理行为,基于以往经验不自觉地误判。审题中表现为“看花眼”或者 “看错题了”。
2.2 不完整的知觉预态影响了接受期待,产生了“误读”
心理学认为:接受期待是一种“知觉预态”。在信息接受中,它是指受传者对自身将要看到什么形成的一种假设。然而,这种对信息的预先揣摩和准备的知觉预态,有时存在着片面性,会直接影响接受期待的准确性,产生了“误读”。审题中表现为“我一直以为题目是那样呢”。
2.3 受个性心理的影响,情绪急躁走入
“误区”
对于一道题目,细致深入的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必要前提。每个信息的接受者的心理需要不同,不同的个性需要往往操纵和控制着接受者不同的接受方向和重视程度。这种心理需要影响主体不能冷静地深入分析,急于求成,使得审题走入了“误区”。审题中表现为“没看到”,“没想到”。
3 对“选择性审题”的改进策略初探
3.1 树立客观意识,保持接受定向的正确性
心理学指出:信息接受中的选择性注意,使得一切与其接受定向相矛盾或相背离的信息,往往不是遭到抵制或回避,就是受到歪曲和攻击。尽可能地使那些题目中的信息,同以往经验中接受图式的接受对象相吻合,以保持心理平衡。因此,我们在平时应该帮助学生的树立“客观意识”,从主观上杜绝“凭经验”审题、“看花眼”或者 “看错题”,从而有效地规避了“选择性审题”。例如:已知函数的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则a取值?在审题时,一部分同学没有弄清图像与交点之间的联系,没有深入地比较抛物线与直线同x轴交点这两个概念的细微差异,忽视了可能存在的直线与x轴的相交的可能。歪曲地理解成求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问题,得出,而漏了a=2这个值。
3.2 健全知觉预态,确保接受期待的完整性
心理学认为:接受期待是当信息接受者意识到了他可能注意(读、听、看)的是什么之后,他便会用这种意识去指导或期待他在下面的注意的一种知觉预态。所以健全知觉预态,确保接受期待的完整性,是减少“选择性审题”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健全有关审题的知觉预态?笔者认为应从健全学生的审题意识开始。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认真审题的引导,通过对题目作深入细致的审题分析示范,引导学生在众多条件中排除干扰,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培养审题的深刻性、准确性。
例如:在解决若(a2+b2-1)2=9,求a2+b2的值。很多学生由于知觉预态未能提供出a2+b2是一个非负数。审题时学生忽视了这一重要的隐性信息,而意识到本题可以利用整体思想,轻松求解。不少学生很快得出结果为4或-2。过程如下:(a2+b2-1)2=9;a2+b2-1=±3;∴a2+b2=4或a2+b2=-2(显然a2+b2=-2是错误的)
3.3 克服盲目急躁情绪,形成审题的好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主体在一个相对陌生的问题情景中时,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一个较为简单、相对擅长的有利于个体发挥的心理行为”。粗一看题目似曾相识,就心头一阵狂喜,急切间就简单地认为跟自己以前做过的某题一样匆忙下笔。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减少“选择性审题”行为将会十分有效。强化审题行为,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逐字逐句阅读。②标注数学概念、定义、性质、公式、术语等关键词。③找出具体数据、已知条件、图形并反复推敲。④对于句式较长的题目可适当采用
断句。
4 结语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图。可见审题是多么的重要。数学学习选择性注意与理解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常见现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从源头上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养成全面细致读题、准确深入审题的良好习惯,就一定能有效的加以控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01.
[2] 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06.
[3] 曹南燕.认知学习理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4] 闵卫国,傅淳.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