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2-04-29 16:58韩萍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35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探究能力信息技术

韩萍

摘 要:近十几年,中国高举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使21世纪的公民更好地面向社会发展的挑战,化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相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量大的优势,从多角度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跳动着的智慧之焰,将点燃整个课堂生命,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必须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也就有兴趣自觉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在探究活动中进行深刻思考。如果没有学生自觉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探究学习。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质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学生探究心理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机会,巧设情境,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创造外界条件。

例如,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形象化。如讲授“离子形成”时,利用动画制作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模拟核外电子的高速运动,学生们感觉好奇,这些电子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原子模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再利用动画效果,将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丢失,同时氯原子得到了这个电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此时的原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电子的得失有什么用呢?在同学们迷惑不解,纷纷讨论时,教师再在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原子在得失电子之后都形成了稳定结构,并通过相互吸引及排斥形成了物质,引出今天的内容“离子的形成”,并适时地出现其他原子的结构图,让学生思考如何使他们也变成稳定结构。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会使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枯燥、好理解,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就做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找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间的关系,这一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 明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任务设计,这一任务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让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的,学生能在熟悉的、有真实感的情境中去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有新鲜感、有挑战性,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探究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能太容易,要不然学生不思而知,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但又不能太难,否则会造成学生望而生威,百探而无一得,探究学习无法进行。

学生进入完成任务阶段时,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规律,获取新知,使学生的身心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情趣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做到放开、放胆而不放任,自主、自由而不自流。多给学生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地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先做了演示实验“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参考课件中提出的几个实验,自选实验用品,完成反应前后质量的称量。学生对自己自主完成实验热情非常高,个个跃跃欲试,15 min左右,每组学生都完成了各自选择的实验,我选取了几组学生的实验结果让大家一起进行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分析为什么选择相同实验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更喜欢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自主探究的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 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是交流的过程,积累经验的过程,只有通过交流经验才可能得到积累、改造和重组,个体在经验积累和改组过程中成长、成熟并由此赋予想象力和创造力。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和实践,但是仅有个人的努力往往是不够的,许多任务的完成与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合作,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行。这不仅可以解决信息技术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同时促进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特别是合作意识的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需要学生自己制作酸碱指示剂,还要查找资料说明变色范围,涉及的信息量较大,每个学生单独完成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6人一小组,每小组自主选择一名组长,然后要求所有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实验。任务布置后,每个小组立即行动起来,首先一起讨论确定了实验内容,然后小组内的成员各尽其责,有的负责动手实验,有的负责查阅、收集资料,有的负责文字撰写等。2 d后,开始了实验的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本组的成果,并汇报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实验演示过程充分显示出了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同时,同学们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喜悦,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理论和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这样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才不会显得束手无策。当然,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教学要想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只要教师敢于尝试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究的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式教学必将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探究能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