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课题研究走进思品课堂

2012-04-29 00:44:03巫民贤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选题改革开放课题

新版的思品课教科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更多的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尽管如此,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教师和学生花很多的时间做足课前准备工作。现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课为例,谈谈在思品课上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做法和反思。

教科书对“改革开放”这一课题安排的思路是:先谈改革开放的意义,再讲怎样进行改革开放。我认为,七年级学生大多出生于改革开放20年之后,对改革开放了解得并不多。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物质和文化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高,所以很难理解今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只有把“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才能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引导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意义。

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出现一个疑问:为什么一进行“改革开放”就取得了巨大成就,难道“改革开放”是灵丹妙药?为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谈改革开放的意义之前,应分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然后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已经迫在眉睫;接下来探讨如何进行改革开放,并与改革开放之前进行对比,从而分析改革开放的优点何在,此时再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学生得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基于以上思考,我布置学生在课前做以下准备:1.搜集关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前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及在这一体制下所表现出来的状况”的资料,分析体制的缺陷。2.搜集“我国如何进行改革开放”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的优点。3.搜集关于“改革开放的成果”的资料,得出改革开放的意义。4.搜集关于“目前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我自认为布置得很细致,还担心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的能力。但在上课时却发现我的顾虑是完全错误的,但同时表现出更加令人担忧的情况。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搜集的资料很少。学生觉得语数外作业太多,没有多少时间搜集资料。这使我想起前不久他们的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比较难,但学生考分普遍较高。数学老师说这类题已经练过许多遍了。

二、缺少探究问题的欲望。有不少学生还是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没有研究意识,不愿独立思考,没有追求真理的欲望。有学生甚至说:早知道老师要讲这些知识,我就不浪费时间了。北京市某校长说,中国的教育把很多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了,中国孩子不会提问题,只会记笔记。长此以往,怎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教育是一个衔接过去与未来的工程,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课后作业设置不合理。在课题研究的最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搜集关于“目前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上课时,我发现这个话题太宽泛了,远远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他们根本无法驾驭。

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反思,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也是知识贬值的时代,如果我们在12年基础教育时段一直沉浸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的话,当我们抬起头时,恐怕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能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教育。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放开手脚,大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研究、探索。学生在对某个问题进行了充分思考后,再将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通过师生共同论证确定研究课题,将有助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选择话题

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应该去发现值得研究并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问题的切入角度要恰当与巧妙。我们应指导学生选择与自身现实生活联系较密切的并且切入点较小的话题,尽可能地引发深入地研究,避免大而全的课题。具体说,选题要做到以下几条:

1.选题重点突出实践价值。例如,“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课题研究应突出“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具体践行”等实践问题,初中生的研究性学习重结果更要重过程。事实上,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探究的过程,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这一过程,就会有一种实践的经历、体验与体悟,这本身也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种价值所在。

2.选题要有科学性。指选题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现实,符合人类认识问题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有个性就是个人主义”就不太适合成为研究课题。

3.选题要新颖。选题要尽量是我们未知或未做过的。如果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已被大家所熟悉,在研究中又缺少新的角度与方法,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了;如果真的对这个方面很感兴趣,教师应指导学生转换研究角度,否则就是拾前人牙慧,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让人失去研究的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选题要可行。这是指从人力(学生是否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物力(是否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条件)、财力、时间(收集资料的时间、撰写报告时间、表达和交流时间)等方面来考虑完成研究课题的可能性。比如,前面提到的关于“我国目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的探讨,对初中生来说就太宽泛,不适合作为研究课题。

三、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1.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前,应与教师有多次的沟通与讨论。因为学生知识积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老师的指导和及时的鼓励,可以避免学生出现失去信心、思维混乱、研究没有价值等问题。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指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持续性的努力和不断的进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适时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文献资料法、联想与类比法、案例研究法等具体方法进行研究。

3.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小课题研究应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努力形成一种学术研讨的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此外,在课堂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等科学精神。

(巫民贤,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226000)

猜你喜欢
选题改革开放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0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