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白朝阳
“虚高”的品牌价值
“国酒之争”持续发酵,茅台“2012年半年度报告”也在此时出炉。
根据财报公布的信息,二季度预收账款比一季度减少了17亿元,比年初减少了30亿元,仅为40.5亿元,按照茅台制定的年度目标,如果要完成规划,下半年茅台的收入要达到145亿元。
“茅台的中报低于预期,如果要完成年度目标,难度很大。”中投证券分析师柯海东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5月份起,茅台开始逐步控量,力挺批零价,控量的范围包括批条酒及部分经销商,目的在于清理渠道库存,而且直营店经营进度较慢。”
近年来,随着经销商结构的变化,“茅台对零售终端的价格控制能力越来越弱,产品价格被节节炒高,但受益者都是中间环节的控制者,而非茅台本身。”王宏介绍说,虚高的价格令茅台承受市场压力,遭到舆论质疑,也带来了假酒泛滥的危机。
假酒屡禁不绝已成为茅台的痛处,在反对茅台“国酒”之称的声音中,就有以此为由的质疑。“假酒是地方职能部门的事,我们企业已经做了不少的努力了,但还需要地方公安、工商局出面处理,光靠企业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只能说尽我们的力量维护市场,减少假酒对品牌的危害。”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层干部徐忠华解释说。
“假酒会稀释茅台的品牌价值。”白酒营销专家陈默分析说,茅台近年来问题缠身,“葡萄酒、啤酒产品推广不力,政府消费打压趋严,渠道控制不力,库存积压过剩,量价齐跌,包括股价下行,都使茅台不被业界看好。”
2012年上半年,茅台价格持续下滑,资本市场反应也逐渐消极。肖竹青评价说:“茅台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了,大量囤货代理商损失惨重,这也是囤货茅台酒的投资者和投机者遭遇资金紧张抛货低价倾销所致。”
茅台价格飙高,缘于经销商的“炒作”。“他们直接从厂家拿货,量非常大,而且价格便宜,一旦有几个大经销商结成联盟,就可以造成一个城市或部分地区的产品垄断,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然后他们借机囤货,炒高价格,再陆续发货出售,获取最大利润。”北京市鑫源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瑞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茅台的高价并非是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的结果。
“所以茅台的品牌价值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增加附加值,以更好地控制经销商,抬高价格,并且保持资本市场的热情,这就需要一个重磅炸弹。”陈默说,“‘国酒商标显然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必胜”之战
“本来茅台一直被称为‘国酒,结果申请商标受阻,成了虚假广告,同时那么多‘国字号冒出来,让茅台的地位和美誉度都很受冲击。”陈默表示,茅台注册“国”字号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触动了其他企业的利益。“国家商标局不允许企业使用近似商标,所以一旦茅台‘国酒商标获批,其他‘国字号企业的品牌很可能都不能用了,至少威力大减,因为‘国酒最大,其他‘国字号都没有意义了。”
10年前,茅台的政治渊源、外交故事家喻户晓,但随着近年来各大酒企在品牌营销上的积极造势,茅台的故事已不再具有压倒性优势。
“論历史悠久,茅台比不过泸州老窖、西凤酒;论文化底蕴,茅台又比不过杜康、汾酒;论市场推广,茅台又不及五粮液和剑南春。”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分析说,茅台的品牌营销已经遇到了瓶颈,“它不能总是吃老底,需要新噱头了。”
但徐忠华认为,“国酒”比的不是历史、文化和市场,“而是说它为国家作出的贡献等各方面。”
“申请成功,有利于茅台形成行业垄断地位,强化企业品牌,拓宽价格带;如果失败,茅台也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演绎了一场全民营销,推广了‘国酒茅台的称谓。”周思然认为,茅台的高明在于,这是一场必胜之战。“能否拿到商标已不再重要。”
“3个月的公示期足以裹挟所有高端酒企加入大辩论,专家、媒体和公众也将持续关注,如此高密度、高参与度和全场免费的品牌营销绝对是炒概念的成功典范。”陈默说。
陈默认为,“国酒”商标除了能带给茅台无以伦比的品牌优势外,更实际的意义是拉高价格,增长利润空间。“一旦获批,茅台的价格会更贵,而且会带动拍卖、股票价格的全面上浮,也有可能茅台会借此推出更多高端产品,问鼎新的议价高峰。”
“制造热门话题,形成行业争议,引起法律及学术界纷争,再启动公益项目,这都是品牌营销的主打套路。”陈默介绍说,“张裕就曾以‘解百纳商标申请为名,掀起与长城之间的商标争夺战,在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和大规模的宣传造势后,张裕成功获批,满载而归。”
“我们没有必要炒作,也不会炒作,至于申请‘国酒商标的事,我们尊重国家有关部门的决定。”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宣传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回应《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茅五剑”还会放一块说吗
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大家都说‘茅五剑,而这次茅台就是要甩开五粮液、剑南春这些竞争对手,改变目前这种缠斗的局面,实现茅台的一枝独秀。”
世界品牌实验室2012年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榜单中,茅台的品牌价值达到562.37亿元。
品牌专家路胜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旦‘国酒得到法理上的认可,这对强化茅台的市场地位、增加其品牌价值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品牌形象系统刚刚兴起时,曾经有一个说法,品牌的投入产出比是1:227。当下,这个数字虽然不能直接说明“国酒”商标值多少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品牌对一个企业影响重大,品牌上的投入会带给企业数百倍以上的产出。
路胜贞说,有了“国酒”这个商标,“茅台品牌价值达到1000亿以上乃至数千亿,这也是没有悬念的。”路胜贞说,茅台提出了“千亿茅台”战略,申请到“国酒商标”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李光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把‘国酒的江湖地位变成法律地位,就更加确定了他的‘官酒地位,到时候省里用酒也得用它,村里用酒也得用它。”
品牌专家陈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只要申请到这个商标之后,政府部门,只要有政府关系的用酒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茅台作为指定用酒。到那个时候,五粮液、剑南春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黄志龙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朱梓烨 美编:黄河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