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2012-04-29 12:28陈菡
群文天地 2012年4期
关键词:对比跨文化

摘要:电话是现代生活中最便捷有效的通讯工具之一,作为一种重要而活跃的交际方式,它与日常面对面交谈(face—to—face conversation)有很大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因各国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礼仪习俗等的差异,加之电话交谈无法借助手势和表情,对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就电话言语行为的开端、本体和结尾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关键词:中英;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

一、导语

电话是现代生活中最便捷有效的通讯工具之一,作为一种重要而活跃的交际方式,它与日常面对面交谈(face—to—face conversation)有很大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因各国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礼仪习俗等的差异,加之电话交谈无法借助手势和表情,对电话言语行为跨文化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电话言语行为的开端、本体和结尾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中英电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

电话会话有以下共通点:交际时间的有限性;会话参与者是打电话者和接电话者两方;言语交际(无法用非言语行为,如眼神、手势或身势语等来表达)是其交际方式;会话结构分开端、本体和结尾。

而在各自文化背景下,中英电话涉及到的是不同的礼貌准则。英语电话中向别人实施“请求”“建议”等指示性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尽量降低他人受损程度,减少语力之强迫性,多遵循“策略准则”;中文电话中在向别人实施上述指示性言语行为时,尽量抬高对方,或通过恰当的称呼向对方表示尊重,或选用一些文雅的词语以示礼貌,主要是遵循“文雅准则”、“贬己尊人准则”和“称呼准则”,表现出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从开端来看,谢格罗夫(Schegloff)的研究发现:“在电话会话开始时,先说话的总是接电话的一方,尽管说话方式多种多样”,但这一分布却规则,只是汉英文化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同。中国人常常说“喂,你好!”来开始电话交谈,而英语国家常用“Hello”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紧接着是身份确认,在这一阶段,汉英的差异体现在身份确认的顺序上。中国人常常不习惯于主动告诉对方自己是谁。无论是打电话的人还是接电话的人都不习惯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双方都要先确认要找的人在不在。如:

——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喂,你好!请问小王在吗?

——他不在,你哪位?

——我是他的同学,找他有事。

英语国家的人则习惯于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朋友或熟悉的人之间则首先确认对方身份,然后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如:

①——Hello!(喂!)

——Hello! This is Tom Johnson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Mary, please? (喂!我是汤姆.请问玛丽在吗?)

②——Hello! (喂!)

——Hello! Is that Jill? (喂!是吉尔吗?)

——Yes,speaking? (是我,你是?)

——This is Sam.(我是山姆。)

从本体来看,这一过程最主要也最复杂。因为会话过程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跨文化的碰撞,种种差异、分歧也都可能一一浮出水面。实际电话会话中的反应有:1)有意识地控制与调节你通话时的音量、语调及语速,以“悦耳”为宜,这也是一种涵养与素质的体现。2)如对方“滔滔不绝”,而你又不想“奉陪”,最好以一种委婉体面的方式缩短通话或给予某种暗示,譬如“明天我还要起个大早去办事”或“有人在按门铃了”或“厨房里的水可能开了”等。美国人常会发出诸如“OK”,“Well”,“All right”等电话告辞“信号”。

从结尾来看,在结束电话时交际者常遵循协调(negotiation)准则, 采用相互协商的方式来终止电话。汉英的差别可概括为汉语突出关切和敬重,英语则强调欣赏和祝愿。如:

汉:——“那就这样吧。”

——“好,改天再联系,再见。”

英:——“Yeah well./All right./Okay.”

——“Goodbye/Bye-bye./Goodnight.”

汉英电话言语行为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汉英两种不同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自谦尊人与英语国家的尊重个人尊重自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前者注重群体依存关系而不突出个人;后者则注重个人自由不受他人的干扰。另一方面,汉语文化逐步达到高潮式(Climaxing)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在谈话时总是迂回曲折,先因后果;与之对应的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为直线式(Linear),因此他们谈话时往往开门见山,先果后因。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易产生各种文化冲突。为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了解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在交际时能充分考虑文化语境因素,尽可能减少文化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建非.跨文化交际随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刘澎,崔倩.中英电话用语中的礼貌原则[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

[3]乔丽苹.汉英“电话邀请”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5(8).

(作者简介:陈菡,武汉大学文学院 2009级对外汉语专业。)

猜你喜欢
对比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