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性物流中心应急功能的思考

2012-04-29 12:10:57陆宇
2012年4期
关键词:区域性物资运输

陆宇

近年,我国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多、涉及面宽、生命财产损失巨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如何保障灾区及应急地区的物资供应在当前形势下显得犹为重要。

应急物资的供应经过生产、仓储、运输、分配等各个环节。本文着重表述的是如何将灾区所需物质(即应急物资)通过一种高速、有效的手段统筹、集散、配送及到点。要达到上述效果,其根本着力点还是在运输车辆和与之相配应的工作、从业人员的高效统一,最终将物资从平时状态转变为应急物流状态。要实现这一转变工作,只有通过各中心地区或是周边区域性物流中心对本地区进行发散性辐射来最终完成,以实现应急任务和抢险需求。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有着同样本质的运行属性,都存在空间上的物理转移和时问的递进过程,但普通物流是与经济相互制约的,即运费与时间、空间成正比,运输时间越长,物资越多,费用越高,其整个过程都要有经济的推动。与普通物流相比,应急物流更加注重物资的应急性,更强调物资在物理转移过程中的时间递进,更加强调物流效率。

一、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特点对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的影响

首先,要对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和特点认识,才能更好运用工作方式、响应程序和,从而达到认知物质、运用规律的目的,达到启动区域物流中心应急响应的目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具有以下几个本质特点:一是物资种类库多,适用于各种抢险救灾需要。二是物库存量大,适合于大规模抢险救灾的物资需要。三是队伍更专业化。物资流动、启用、管理、运输更加迅速。四是各类运输工具的高度集中,特别是特种运输车辆的相对集中,便于物资的高速运转和流动。五是各类物资信息化管理程度高,便于对号入座,快速查找、查缺不漏、寻找不足、服务决策。七是人员集中、车辆集中、便于调度。从以上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本质特点来看,其具备了提高当地应急响应能力的若干充要要素,综合说来即是:物资库存丰富、寻找应急物资便利、车辆管理集中、人员素质专业、启动应急队伍迅速、统筹协调时间较短。在局部中心地区处于应急状态下时,区域性物流中心完全可以转化为当地应急物资集中、分散、配送的指挥中心。并可以根据应急地区的变化,结合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实际情况,能更加及时对应急物资按需分配、按求集中。

二、强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区域性物流中心应急保障职能,提高综合应急效能

(一)必须强调政府统筹、协调资源,高度重视区域物流中心发挥应急抢救的骨干作用。

首先,要从政府层面,加强忧患意识,解剖和分析区域物流中心在本地区应急响应状态下的骨干作用。应急状态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不预知或是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下,由于天气、环境及军事斗争导致国家必须立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的一种紧急状态。任何一种应急状态都要紧紧围绕人、物来开展工作。将本地区有限的物资调运到需要的地点,是应急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其运作模式是先散开后集中,再由一点到另一点。其步骤是小步快跑,步步推进的。因此,要实现这一功能,只有通过区域性物流中心来实现,任何在应急响应后再行建立的物流中心都不可能弥补日常物流工作中所建立起来的物资、信息、车辆资源。

(二)认识当前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抓紧建设物流中心。

受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限制,当前的货物运输市场,由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政策中,采取的放开市场、松散管理的政策导向,因此,我国货运行业入市门槛低,大多是个体各自为营的经营模式。货运行业普遍抗风险能力不高,存在“散、乱、小”的特点,中心城市个体的经营比例基本在80%以上。车辆散乱于城市各个角落,特别是特种车辆更少。因此,存在征集调度难度大,集中规模运输力弱,再加之土地、规划部门对于物流中心用地的缺失导向,没有大型场地用于应急车辆的集中停放,更加大了应急响应时间。特别是在征用大型运输车辆或是特种运输车辆时,调运难度更大。因此,面对当前这样的客观情况,特别是近年大事频发的年度,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将各类物资进行归纳就显得犹为重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政府部门也对这方面的问题日益重视,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5个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我国仅在沈阳、天津、武汉、南宁、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设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但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及其它自然灾害或是应急重点区域的分布情况来看,这些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数目显然不足。

客观看待“汶川大地震”中应急物资的筹备、运输工作,虽然全国众志成城,各类型车辆在24小时内就向成都进发,但由于成都大型物流基地不足,导致车车辆停放困难,同时,各类物资无法有效短时间分类配送,造成了灾区对某些物资的极端渴望和成都市区大量物资的高度集中的矛盾。

(三)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全国高速公路、省道、国道路网交错,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显示了一定高度的水平。但路网的建设,其目的是“人便于行、物流其畅”,区域性物流中心作为人民、社会物资流动的重要节点和发动机,保证其盈利运转是发挥发挥应急效能的基本经济基础。对此,政府应该更系统规划和高度关注。因此,要对其日常经济行为和应急行为区别对待、分类管理。避免出现双轨交叉,增加其负担、影响其应急。更不应该出现顾此失彼,因应急功能的完善而导致其经济市场的萎缩,也不应因过分发挥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应急工作的社会功能。

目前,在我国地市级以上政府都建立了“国防交通战备”或专业应急运输队伍,其队伍建设也是基于各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行政框架,应急队伍的组织建设也日趋完善。因此可将各地应急运输的日常演练、应急预案的实施与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达到组织框架下有实战内容、应急演练内容有组织行为保障,最终达到平战结合的作用。

对于区域性物流中心来说所,也必须将日常的运作管理与应急管理相互分离。在日常工作中,数据库里的人员、装备、车辆按照正常的市场程序生产运行,掌握各类人员、物资的流转渠道。一旦进入应急响应,可以立即实现一岗双责,按照应急队伍的组织架构作出反应,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在此过程中,区域性物流中心应该做好各类物资的库存、消耗、需求分析;加强于物流中心加盟物企业的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物资生产、供应企业档案;测算各类物资生产、运输、抵达时间和经费需求。保证在应急工作中,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能根据物资库存、生产、运输时间、经费和车型、人员实际数量统筹、总揽全局。

总的说来,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工作原则是按照政府和应急任务的要求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集中应急设施、根据需要,紧急动员加盟的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在此过程中区域性物流中心减少了应急程序,整合了应急物资、集中了应急运输工具。在处于国家级应急状态时,中央政府甚至可以通过各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一张完成的应急网络体系,最终全面提高应急综合效能。

三、区域物流中心在国家应急状态最终达到的目标

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任何一个地区进入应急状态时,统筹的是举国之力,其方式是“分类调度、集中管理”,但由于受时间、空间、路网、天气实际情况的影响,无法做到按时间抵达、按需求分配,例如“汶川大地震”中,由于交通要道阻断,物资无法运输到目的地。假如在重灾区锦阳当地有一至两个覆盖范围充分的区域物流中心,则可在确保在更短时间内,将应急物资向其区、县辐射。

我國当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DP不断升高,所以我国进入应急状态后,其的矛盾不是生产资料与人民需求之间的总量矛盾,而是灾区时间紧迫与救灾物资抢运之间的时间矛盾。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通知》规定,“储备物资的品种暂定为单、棉帐篷,其管理和使用的原则是:专项储存、合理布局;快速高效、保证急需;集中管理、保证安全;专物专用、严格审批”。可见,目前政府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应急物资种类储备单一、应急库房建设不足,加之在进行应急车辆集中调度时出现的车辆散乱、集中困难和没有统一指挥、没有建立队伍序列等实际情况,导致了国家应急反应能力相对弱化的情况。因此,可借助区域物流中心这个社会经济产物所具备的大库房、大队伍、大信息、大中心的优势,实现物资大集中、车辆大集中、人员大集中,最终实现政府大灾大应急、大灾大中心、大灾大指挥的高效、统一、迅速的应急指挥目的。

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细化和加强,政府及人民对应急处理重视度不段提高,区域性物流中心在应急效能方面的优越性必将会体现出来,而随着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自我完善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网络化、信息化将会使得我国的应急效能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猜你喜欢
区域性物资运输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5:57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07
救援物资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39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专用汽车(2016年1期)2016-03-01 04:13:08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