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上机实践的改革

2012-04-29 12:01陈冠萍樊艳英张自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34期
关键词:改革

陈冠萍 樊艳英 张自敏

摘要:该文通过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上机具体实践的深入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具体的上机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并结合多年的上机实践课程教学经验,提出相对应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上机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4-8194-02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大本专科的各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扫盲课,旨在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打下一个坚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上机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高。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计算机操作实战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实验内容安排欠合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加上教师在具体的上机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方式,不能很好引导学生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致使计算机基础课的上机实践的实用性与操作性都不强。

1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的上机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细节性的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布置指法操练内容的时候一刀切,不能适合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实情。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键盘已经很熟悉,但有的学生是从零起步,以“平均主义”的方式统一布置同学做同样的内容练习操作不妥。

2)安排office的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四个主要软件的练习,没有结合大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知识脱节,不能学以致用,也难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兴趣。许多大学本科生到大学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却无法解决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格式问题(本科生毕业论文有具体的格式要求),因为某些格式要求他们从来没有操练过,也没有学习过!许多在校大学生认为,昔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的上机学习内容不够用或不适用,无法解决学习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

3)对上机操练课,教师没有建立合适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不及时关注学生的具体完成作业情况并据此改进下一步的上机操练内容。对于特定的上机操练内容,许多教师目前是布置下去,给一定时间学生做,然后询问一下学生的完成情况,当学生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接着做下一个练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只关注的是“完成了”,而不关注“完成得怎么样”,学生操练的过程经常会卡在哪里,是否要对该难点进行专门的特定练习等。这些都是目前我们教师所忽略的,也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去做的部分。

4)教师没有建立良好的上机操练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具体的实践任务,而对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也缺少合理的训育和鼓励。这样下去,基础好的学生很快把布置的练习做完了就没有下文了,只能无所事事地等其他大部分同学完成作业;而基础相对差的同学,做作业时非常吃力,往往是这个任务没有完成,老师又开始布置下一个任务了。结果是基础好的学生觉得上机操练没劲,没有挑战性;基础差的学生操练起来困难重重,感觉任务总完成不了,学习太困难而找不到出路。

2改革方案

分析了高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上机实践的具体的细节性问题,结合多年具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总结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训,对上机的具体实践内容针对性作出了如下改革:

1)在键盘指法练习时应分级别分层次布置针对性的上机操练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的第一节上机操练课时先对学生进行一个指法基础摸底,具体的做法是做一个综合性的键盘指法练习测试(如在金山打字通里选一个任务)让所有学生进行操练,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最后通过学生的成绩分级别,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分等级,并根据等级分别布置针对性的操练任务。这样就能在一开始的上机操练中防止一刀切,克服平均主义,使同学们在具体的上机实践中各得其所,有的放矢,对操练内容感觉更有挑战性,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2)对于office的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四个主要软件的练习,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安排具体的上机实践内容。比如说针对大学本科生的word上机操作时,应把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拿来分析,最好把它安排作为具体的操练内容,比如设置页眉页脚,做目录等,这样既能解决学生日后所需,也能提高学生即时的上机操练兴趣;而在excel上机实践中,以学生的具体成绩、或课程安排作为上机操练内容,这样能使学生觉得所学即所需,所学即可用,兴趣会更高。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实际进行上机内容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对操练内容的兴趣和知识的渴求,又提高了心智,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3)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操练情况适时修改上机实践内容。教师在具体的上机实践课中,布置了作业任务后,应走进学生中去,细心观察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困难和错误,总结学生操练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及时整理,最好先讲解一次对应疑难点,再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或在下一步的上机内容中穿插上一次学生经常被卡的上机实践内容。教师如果能这样把关,学生就能在具体的上机实践中不断地冲关,扎实了技能的基础,巩固了相应知识的学习,对教师也产生良好的感情。这样学生就能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我们的,老师是在帮助我们的,有困难也不可怕,这样既能增进师生的感情也能提高学生的抗难意识。

4)教师应建立良好的上机操练激励机制。在具体的上机实践课中,教师应表扬做得好做得快的学生,鼓励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操练内容;批评上机操练不认真不用心的学生,对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应耐心引导,提高其信心和耐力。有些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会在具体的上机课堂中告诉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做得特别好特别快?那是因为之前人家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比我们多;为什么我们做得不够好不够快呢?那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有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努力和用功!老师这样做既肯定了有基础的学生曾经的努力,也告诉了基础不好的学生一个事实:目前做得不好只是因为努力不够不是因为其它智力等因素,只要努力用功就能做得更好。而对于操练不专心的学生,教师应先指出其练习时的错误并提醒他: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认真细心一下,其实你能做得更好!这样既能点出学生的态度问题也给学生留足了面子,保护了他的尊严,就不会让他在上机实践课堂上感觉尴尬和困窘。

3结束语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该文针对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上机具体实践的改革,也是基于这个方针。而在具体的改革内容中,着重分析在该门课上机操练的学生作为主体的角色的特点和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作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希望各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的上机实践教学中,能更好地根据“学生”这个主体的特点,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做正确合理的有效率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陈清华,关维娟.谈《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3).

[2]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64-65.

[3]覃德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王承明.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梁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关键[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