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思考

2012-04-29 00:44陈志佳
科教导刊 2012年33期
关键词:毕业生人文素质教育

陈志佳

摘要当前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同度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欠缺。本文将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并从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与现实需求两方面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思考

0引言

随着我国迈开高考扩招的脚步,高职院校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仅仅几年时间就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进入高校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是扩招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高职院校办学的满意度与公信度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努力的探索,我国的相关学者也对该问题进行了思考。

1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欠缺

当前社会及各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普遍不高。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不满意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与业务上的原因,而是归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例如:上班迟到早退、不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合作意识差、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这些内容大都包含在人文素质的范围内,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相对低下。

在日常生活中,高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素质确实不高。首先,部分高职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对道德的自我认知与自身的道德行为都有非常严重的脱节。一部分高职学生甚至没有一点点社会公德,做出的事情叫人无法忍受,例如:随手乱扔垃圾,在宿舍超大声地播放视频文件,经常在教室及走廊大声说话,在教室与宿舍的墙壁上胡写乱画等。还有一部分学生自我优越感较强,认为人际关系的处理与自己无关,经常与同班或者同宿舍的人吵架,更有甚者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并且对教师的态度也非常恶劣,不仅上课迟到早退,还经常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教室外见到教师也跟陌生人一般。清华大学某教授曾经在接受一次采访中指出: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卷面成绩都非常高,但是对人对物上都缺少最基本的文明与礼貌,尤其缺乏的是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知识非常缺乏,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中国地理、历史等相关文化了解甚少,与大学生的身份严重不相符。有教师做过调查,高职学生能够顺利说出朝代顺序的不到一半;若再深入些,说出几个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史学家全名的就更加稀少,能说出一些文化概念词的学生基本没有。更有甚者,连我国的一些省会城市都知之甚少。

2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外拓式发展基本完成,高职院校相关学科体系的构建也已经进入进一步探索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渐深入。因此,对高职学生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已经势在必行。一般说来,重新定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价值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2.1当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不适应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以发展的,学生素质的普遍低下与就业环境的不断紧迫,都迫使高职院校在办学时就要“与市场谋对接”、“以就业为导向”。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这种办学理念还是相对正确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高职院校还不能够及时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而且,高职院校不能只考虑与市场对接,而将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打破。这里面当然也有体制方面或者市场反应滞后的原因,但是高职教育急功近利、没有前瞻性的短视行为才是这其中的根本原因。

高职院校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本质也是育人,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使之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行为健康、心理健全,并且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学生,这样这些学生才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否则,高职院校培养出来学生,只能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问题,我国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问题。二十一世纪我国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现在的学生并不缺少科学素养或者专业技能,最欠缺的往往是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高职教育正因为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结果造成不少高职学生不适应社会及单位的需要。未来几十年,全世界都将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所有技术及相关知识都在飞速的推陈出新,许多课本上的技能即使学会,学生还没毕业该技能就已经过时。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国外的许多名校都已经开始对学生的关键知识及能力进行培养,企业之间更要做到双赢或者多赢。

团队合作精神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看重的一种核心素质,各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已经转换到服务及团队的高效率合作上面。公司员工个人的人际关系、公共道德、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责任心等重要的人文素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关系到员工的职业能力高低以及潜在的职业发展能力。从这方面来说,重新定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对扭转高职毕业生的职场弱势,促进学生提高就业质量,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2.2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高职教育不是高技能教育的简称,其简称应该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是一个过程性与系统性的概念,即员工在自己岗位进行劳动时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对其职业进行完成的一个过程。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培养,应该满足该职业所需要的所有内容。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都与职业实践完全相对应,知识和技术也不再抽象,而是每个企业与员工进行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所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的本质。

我们应该正视职业技术在职业发展过程的能动作用与主导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龚放教授也指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掌握技能与培养人格同步,过多地强调物质享受而对精神追求进行忽略,都与大学理念想违背,长期这样,就会将大学降低到了社会上职业培训班的级别。大学教育归根到底是对人文的一种教育,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当然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高职院校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份子,从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走出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想扭转高职院校学生的职场弱势,除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还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使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前进的核心引擎。

3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仅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在社会及用人单位站住脚,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文等.高职生入学导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胡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9).

[3]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4]顾悦.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2).

[5]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思考[J].职教通讯,1999(6).

[7]龚放.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不容忽视[J].高教文摘,1993(6).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