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
吾常闻,市场下跌,众人亏损累累。然,市场跌破2000点又如何?平常人若无熊市应对之策,恐怕只能望跌兴叹。
世间没有后悔药,捶胸顿足亦于事无补,唯有总结经验,痛定思痛。笔者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寻找熊市的应对之策。熊市应对第一方法就是保本。在保本前提下,运用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寻找大概率的盈利机会,避免在小概率前提下,盲目出击,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简而言之,尽管每日都有几家股票涨停板,然而,对多数人而言,追逐强势股,做涨停板敢死队,其盈利模式并不可复制,一则涨停速度很快,多数人不明其中原因,决策迟疑会提高成本,其二,系统性风险来临之时,强势股补跌,会使不善于止损的人套牢。强势股最终都是过眼云烟,历史经验证明,快进快出的法则并不适合多数投资者。当然,价值投资也并不适合多数投资者。因为,多数投资者并不能以理性的思维考虑市场各类行为,亦不可能做一个逆向投资者并耐心等待机会出现,跟风与从众的心理是多数人亏钱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亏钱,根本原因是不知道风险,没有风险意识。所谓风险,绝不是指股市或个股的波动率,巴菲特讲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才是风险。没有自知之明的衍生意义是,投资者不知道自己的投资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知道熊市逆市操作亏钱是大概率,或者明知道在熊市操作亏钱是大概率,但心存侥幸,妄图将亏损扭转出来,结果反而在抢反弹的过程中,越亏越多。因此,风险提示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却无法真正做到控制风险,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实力。由此,反思一下,郭树清主席讲的是很有道理的,多数人并不适合炒股票。
因此,炒股,其实就是博弈,博弈就是零和游戏,炒股是负和游戏,扣掉中介机构的费用、税收及所有的成本后,多数人必定是亏,少数人赚。可惜很多人均对自己过分自信,实际上是自负,总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市场,但90%的专业机构都无法战胜市场,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
投资则不一样,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取稳定的长久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依靠短期频繁交易来获取的,不是靠来回“炒”,而是建立在长期赚钱的大概率事件上。来回“炒”股,交易成本很高不说,最大的风险是频繁的决策可能导致犯错概率非常大,因为交易越频繁,出错的概率越大。只有将长期大概率赚钱变成一种自己的投资行为并实践,才能保证投资股票是赚钱的,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的提款机。
所以,成功的投资家就像是个猎手,正如巴菲特所言,一生当中,只有20次机会扣动扳机。
多数投资者也许并不适合参与这种熊市的反弹,但从资产配置角度来说,股票的熊市并不等于资产复合收益的亏损。对于目前中国的投资者而言,我们仍有其他类资产可以配置,并获得不小的收益。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新股精准申购;2、国债回购;3、认购保本型债券基金;4、参与7天或30天的交易型理财基金,5、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根据测算的结果来看,如果每只新股都参与申购,并在上市首日以开盘价卖出,自去年以来的新股申购年化回报率为14%。如果能够控制新股质量,有所为有所不为,申购收益率会进一步上升并超过14%。因此,在目前熊市股票下跌是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何不选择新股申购策略择机参与,积少成多,扩大胜利果实。
而且从目前新股的发行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逐渐与二级市场市盈率接轨的趋势。比如本周一待发行的新股——洛阳钼业,投价报告根据申购情况定价6元,结果被监管机构砍去一半,最后定价3元;发行股份从5.4亿降到2亿;募集资金从计划35亿降到6亿!历史罕见,由此可见监管机构呵护市场的用心良苦。如果参与该股申购,应该能赚个喝茶的钱。
如果要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那么在现金管理方面,可以参与国债逆回购。一方面在特定的节假日,回购利率往往会大幅飙升,另外对比交易型的基金产品而言,比如某基金公司的理财30天基金,最近年化收益率仅为3.5%,而1个月的国债回购利率较高,可以获得超过4%的年化收益。在上交所品种当中,年化收益最低的1天期国债回购品种也超过4.2%,因此,在特定时间段,选择国债逆回购,即可保持流动性,又能获得年化收益率最高。
熊市的最大概率就是多数股票都将会跌至谷底,少数股票即使不下跌,因为价格太高,也并不值得买入。如果要避免进入小概率事件去追求所谓的强势股,那就不如秉持大概率的保本策略,扩大稳定收益型的资金头寸,让资金无须承担更多的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