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新
摘要:2011年福建高考的物理试题结构和呈现形式与往年相比总体上保持稳定,且趋于成熟,试题既常规又有所创新,不刻意追求热点,注重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注重对物理过程分析、建立物理模型及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加关注物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认真分析今年的试题对今后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很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从中发现平时教学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2011福建高考;物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2)4(S)-0010-3
1物理试题总体分析
2011年理综物理试题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立意在于考查考生的能力。试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助于考生从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试题具有合理的知识覆盖面和比例,突出考查物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既符合考纲要求,又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突出重点和热点知识,实现平稳过渡。前面6道选择题涉及的正是常考知识点(热点),难度设置有梯度且区分度较好;实验题较常规,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验能力;计算题背景新颖、层次分明、难度设置有梯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各类高校选拔人才。
整卷有12道题,尽可能地覆盖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力、热、电、光、原子物理比例分布合理。从主要知识点分布看,除功率、环绕速度、横波的图像、库仑定律等少数的几个主干知识点外,必考部分覆盖绝大部分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点。考点有梯度;知识覆盖面广;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从物理版块上看,其中力学部分约58分,约占总体的48.3%;电磁学约46分,约占38.3%;光学6分,占5%。从必修和选修上来看,必修部分108分,占90%;选修部分12分,占10%;即选修3-3和选修3-5各有12分。
概括起来,2011年福建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坚持能力立意的主导思想
试题以知识为载体,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各种能力;通过对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的分析与判断,进行理性思维,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14题考查考生对光学现象的分析,第16、17题分别以简单常见的传送带模型和U型框架模型为载体。既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等知识与运用速度图象分析、判断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及灵活应用。又如:第18题,通过用假设法、极值法等,将一个比较复杂的、新情景下的问题转化成考生熟悉的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连结体模型),用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运算来考查考生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第22题压轴题,合理依托知识的交汇.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能有效甄别高层次学习能力的考生。
1.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
试题体现了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第13题以我国月球探测为背景,第20题以反射式速调管产生微波为背景。第21题以鱼饵自动投放器为背景等,考查了考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3强调适当提高试题的区分度
试题针对各种层次考生进行设计,既有容易题,也有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力求使得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考生都得到有效甄别。如第20、21、22题三道计算题的难度设置,按易、中、难顺序分布,且每道题还设置了渐进式的设问,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能力,较好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
1.4强调全面考查实验能力
第19(1)题是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考查了游标卡尺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使用,会控制实验条件,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等;通过基本实验的考查,检测考生的基本实验素养。第19(2)题是通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一学生分组实验.考查了多用电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分析和判断,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实验难度,改变往年实验题得分率低的状况。
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201 1年福建省理科考生为15.4086万人,考试结果根据计算机统计,第1卷物理总分36分,平均分X=19.26分,难度值为0.535;第Ⅱ卷物理总分84分(72+12分),平均分X=37.61分,难度值为0.448;全卷物理总分120分,平均分X=56.87分,难度值为0.474。第1卷各物理试题的答题情况如表1所示,第Ⅱ卷各物理试题的答题情况如表2所示.
高考试题的题干往往是以考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接触到的常见问题为背景,或者是以学生熟悉的情境来设问,试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需要考生学会融汇贯通,具有较好的综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下面几点:
1.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物理量的表示符号模糊不清。基本公式出错,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很好地运用。
2.解题欠规范,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物理公式中字母书写混乱。
3.建模能力不足,不能灵活地把实际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求解。
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5.解题缺乏自信,简单问题而未作答的现象比较明显。
3教学启示
1.重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教学。要重视基础,在基础的夯实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如功能关系等主干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在平时的训练中务必掌握到位。选修3-4《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绝大多数考查机械波问题,像简谐运动的公式等知识点虽然是Ⅱ级要求,但由于平时考试几乎不涉及,在教学中往往重视不足,此次考查暴露出这一弱点,给今后的教学很大的启发。
2.抓住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导向,强调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体现课改”的命题特点。培养能力应渗透于平时的教学之中,如建模能力、计算能力、利用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同时要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善于挖掘试题中的关键字眼和隐含条件的能力。
3.紧紧围绕中学物理新课标要求,有效利用新课教学,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物理概念及其含义、物理规律内容、内涵及其思想方法的认识,又如中学常见的、基本的物理问题模型的建立、分析过程与方法等;通过简单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再现物理过程,学会观察实验,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会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物理学史、科学小常识等的教学展示物理思想与方法。
4.加强物理实验复习教学。实验教学要注意讲清实验原理,夯实基础,加强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讲清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实验复习的重要环节,也是高三复习容易忽视之处,切不可舍本求末,敷衍了事,应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依据什么物理规律,即实验原理的理解。
(2)根据实验原理,需要获得哪些数据,应做哪些测量,要得到这些数据需要用什么方法。选择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3)根据仪器和装置的使用规则或实验要求,怎样完成实验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数据处理一般有平均值法和图像法.特别是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怎么画图,图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图像不过原点,为什么采用“化曲为直”。
(5)实验结论和误差分析还是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从实验中用到的物理规律和仪器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5.高三复习过程总体要抓住主干知识,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复习。加强对基本物理模型、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平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别要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件,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资源。
参考文献: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2011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教育出版社.
(栏目编辑赵保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