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晓波
分布
仅仅是我国的省名、省城名、地级市名、县名,带川入名数量就十分可观,更遑论乡镇名和村落名。县级以上地名共有40多个,如四川、银川、铜川、临川、汶川、北川等。而说到村落名,最密集的区域当属浙中区域、皖南浙西区域、陕北区域。以“川”字构造地名,在朝鲜、韩国、日本也被广为推崇。
浙中带川地名分布最稠密的区域为永康市(129个)和缙云县(63个)。周边的东阳、武义、莲都区、青田、永嘉等县市区,川尾地名数量稍逊一筹。分布更疏,但川尾特征仍然鲜明的地域,则有丽水地区的云和、庆元、龙泉、景宁、松阳、遂昌等县市。从流布情况来看,带川地名呈带状分布;从所依附的河流来看,以分布钱塘江上游永康江、东阳南江、瓯江上游好溪以及瓯江干流的沿岸地区为主。
从浙中地区川尾化地名使用状况来看,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现今仍在使用的,一类是谱牒中使用或旧时口头使用的,一类是现已消失或被其他组成文字取而代之的。
永康、缙云等县市区地图中的川尾地名,现广泛使用于行政文书或其他书面载体。永康有苔川、郎川、渎川、白沙川等,缙云有笋川、鱼川、皂川等。
谱牒或口头使用的川尾化地名比地图上还要多出许多:永康有将川、黄川、王川、灵川等,缙云有项川、吴川、胪川等。
还有一类是现今已经消失,但曾在过去盛行,文献鲜有记述的川尾化地名。例如,永康曾有杜川、小川等,缙云有汇川(乡)、槐川等。
川尾地名还可按姓氏派别分类。各大姓氏对带川入名的习俗都能予以尊重和恪守,一些姓氏更是呈现出狂热心态,力求各宗支地名格式化,源流关系清晰。
永康最典型的标榜同姓同根的川尾化地名有:胡氏有峰川、石川(石桥头)、苔川等,陈氏有柳川、新川、棠川等。
缙云刘氏有笋川、麻川等,周氏有长川、项川、谷川。
在我国古代汉语言中,“川”字的释义为:
初指水道、河流,后多用于指流动的水脉;作平地解,系水道、河流引申而来;指丘陵或山坳谷地中的河流;指两山夹峙的由小河冲积而成的平原;由谐音转化而来,不特指某条河流或某片土地,但仍赋有其义。
地名构造及内涵
经过历代永康、缙云一带民众的精心创造,不断优化,川尾地名呈现出丰富的构词方式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传承价值。从首字的词性、词义来分析,构造方式又可分为如下七种:
一是“姓氏+川”式:突出姓氏特征,彰显宗族意识。例如:金川、丁川、邵川、钱川、王川、韩川等,均以姓氏为首字。据邢氏谱载,邢川唐末有邢君才,任凤翔节度使。归家时经过缙云塔石黄店,指问牧童:“杏花深处是何地?”答日:“邢川(今名邢弄)。”君才见其地山弯溪绕,龙环虎抱,心甚爱之。“且我本姓邢,此处又名邢川,岂不是前缘所定?”“不如在此暂且安身,俟太平之日再返故里,未为晚也。”由是就地安家,邢君才即为缙云邢氏始迁祖。
二是“自然景观实体+川”式:体现质朴情怀,打开山水天地的文化记忆,将居住点的原始地理要素或自然界事象概括其中。以气象入名的川尾化地名有雪川、霞川、霓川等,以山水入名的川尾化地名有峡川、浦川、鸿川等,以动植物入名的川尾化地名有榉川、苔川、莲川、鱼川等,以矿物入名的川尾化地名有金川、铜川等。如缙云县有一村落处山茶繁盛的狭窄山弄内,因名茶弄,后雅称茶川。
三是“人文景观实体+川”式:记录先祖创造,品味人文精髓。该类地名多从历史社会视角进行名称的提炼、创作。例如:库川、柄川、泮川等。例如泮川得名,相传宋朝建村之初,民房聚集在一圆形地域内,东面从乌基坯流下的后溪,与西面从树同尖流下的城坑里(水名),围绕全村,汇合后流向大溪。形似学府之“泮池”,以期裔孙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为了纪念祖先的这一创造,村居被命名为“泮川”。
四是“形容词+川”式:融入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传统居址文化的美学要素,洋溢着和谐高雅的审美情趣。例如仁川、丽川、新川、丹川等。
五是“动词+川”式:讴歌先祖开拓壮举,描述山川河流沧桑变易。例如定川、易川、填川、凌川等。永康市定川村处山峡间,原建村于下端,因子孙不发,认为此地可以发子旺孙,遂决定移此建村,故称定川。
六是“方位词+川”式:记录村落方位,便于访者寻觅。例如东川、高川、西川、上川等。
七是“拼造字+川”式:追求标新立异,塑造独特个性。例如:栢川、零川(蒙坑)等。
命名主旨及图腾属性
“川”字地名大量涌现,是共同的民俗心理、民俗信念在古代浙中地区经过反复传导的结果,是民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人们乐意按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取名传统去习成和坚持。
主创者的命名主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提振本族。中国古代社会更多的时候体现为以姓氏宗支关系和宗族文化构架而成的各人群的总和。在永康、缙云一带,往往会将某一宗派各支系的族名或地名统一以川尾化地名取代。川尾地名如此大面积分布,最重要的动力源为宗族文化。
以永康姚氏为例。游川姚氏始祖姚仕周约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从仙居迁永康游川,郎川姚氏始祖户部尚书姚惟治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从仙居迁郎川。游川姚氏还在析居地以川尾化地名命名,如雅川(上宅口)、花川、椒川。
二是夸耀本土。永康、缙云一带是以盆地地形为主的丘陵地带,河流密集分布,有着独特山川地理形态。川尾化地名,十分适合这里多山地带的地貌特征。以川取名,可以勾起本土民众对地理文化的记忆,突出地理含义。
以缙云灵川为例。灵川系江氏聚居地,即今之雅江,四围皆山,天造地设有“灵川八景”,分别名为纱帽增辉、寿星照耀、花岩焕彩、香炉含烟、一柱千霄、岩门锁翠、双峰插云、钓岭垂竿。前六景均为奇岩。可见其始祖以川尾化地名彰显天然山水景色和原始生态,族裔势必会对乡土景观大做文章。
三是雅化。“川”字具有丰富的表达意义,使人联想到充满内蕴的气派、宽阔的大江大河,适宜使用于地名雅化。永康、缙云一带初起地名往往显得较为鄙俗,通过改用文雅的“川”字,能够输入更多的文化成分,增强地名内涵的深刻性和穿透力。
雅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方言发音的相近,即“川”与“村”“前”等字眼方言中读音一模一样,让“川”字替代原用文字;一种是择取原地名首字,后加“川”字。后一种改名行为甚至在整个地区流行,导致“川”字涵义的外延持续扩大,一度成为“村”字的替代字。以“川”代“村”,为永缙一带地名开辟了崭新的意境。有人推测,永康川尾地名最多之时,三分之一村落地名后缀为“川”。泮川村主修宗谱的周天德老人(82岁)认为,“川”在永康,类似于“甲”“保”“里”等行政级别名称,“川”即“村庄”之意。
四是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浙中地区作为地理和历史的概念,有着丰厚的人文土壤和悠久的文化发展史。在永康、缙云等地家谱中,名人撰序比比皆是,各地名人对浙中文化倍加推崇,常把永康所属的金华一带称为“金华小邹鲁”。生于兹长于兹的民众,势必接受本土流行的文化传统。而川尾化地名习俗通过对浙中文化的表现和渗透,在一定意义上使其演化为浙中文化的内在要素。
如果能从更宽泛的视角和更深远的时间概念来考察,川尾化地名源于图腾崇拜。图腾指一个民族的标志或图徽。川尾化地名表达对水的崇拜,属于以图腾命名。远古时期的人类把水视作有生命、意志以及伟大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和特殊爱护,并为此建立了礼仪、禁忌、制度和习俗。在浙中一带,这种图腾崇拜行为经过千百年的陶冶沉淀,逐渐形成带川取名这一极具地域特色、有着文化磁性和张力的民俗。
集体化使用“川”字入名,体现了永康、缙云地区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传承先祖图腾文化的精神和心理特点。靠水者敬水,人们与图腾物——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关系,并借助地名、族名里的图腾符号——“川”,承载对未来的强烈期望,希冀出现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丁兴旺、物阜民丰的景象。这种图腾遗风的存在,传递出很强的生命意识,彰显了生命至上的原则。
历史演进
川尾化地名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它的生成、勃兴和衰落,充分体现了各时期社会形态、人类价值理念和各地民间风习对它的冲击。下面就其历史演进的三个阶段予以阐述。
虽然以川取名秉承了远古图腾文化的精髓,但该取名形式的开始流行,则在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川尾地名数量并不可观。川尾地名渐次增多,与唐宋移民历史有关,特别是与汉族南迁关联甚大。人群徙居一地之初,不断有人以低山丘陵中的流水命名,抒写“天表之精华变幻,山川之景象无穷”,以谋求在地名命名上形成一些规律。例如建川,现名新建。据传原名下洪镇,村址在今缙云新建镇溪南前畈。唐仪凤二年(677年)因毁于洪水而迁后畈(今址)。据《建川朱氏宗谱》载,宋时称建川。
进入明代以后,北方南迁移民与本土氏族移民交替出现,川尾化地名随村落数渐丰和氏族的快速发展而在永康、缙云一带扩展,彰显了巨大的活力。清末、民国是该类地名全面繁荣的时期。它们大多承载了明清时代移民事件的记忆,甚至不少地名显示出迁徙时的情景。
这一时期川字地名的形成,明显受到宗族社会、文化教育程度、民间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也与区域民众习尚或地理景观特征分不开,形成了该类地名的巨大内生功能。“川”字多为士大夫甚至粗通文墨的人们用来作为改易地名的最常用之字,多在书面尤其是谱牒上使用。又因“川”与“村”谐音,大有以“川”代“村”之势。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相对稳定,人口迁徙往往是本县(市)内的小范围移民,部分川尾地名被移植使用。总体来说,川尾地名在20世纪下半叶变化均不大,本世纪以来因大规模建设而导致一小部分地名变更或消失。前期坚守传统,后期有放任失守倾向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在川尾地名群内地名工作者使用“川”字命名新地名。对移民新定居点的命名,优先使用“川”字。例如永康市赤川,因村口溪滩岩石为红色,故称赤岩石,“文革”时期改称赤川。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浙中经济的飞速发展,毗邻永康、缙云城市的川尾化地名的村落拆建成风,原先地理形态遭到改变,加上村庄撤扩并的实施,现代观念和新潮地名的冲击,个别川尾地名趋于消失。毫无章法、千篇一律的街道名、小区名、合并后的村名掩盖了川尾地名原本的那份纯朴、本真的气息。由于缺乏地名遗产保护意识,川尾地名的生命力相当脆弱,尚有更多的地名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作为一项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川尾地名的渐趋消失,将会造成区域文化资源无法估量的损失。对川尾化地名的保护,对区域化图腾的抢救,是一项紧迫而又烦琐的工作,各地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和落实。要使之扎根群众,代代相传,使川尾化地名保护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延续民俗命脉的同时,创造其品牌的价值。
余论
川字地名拥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揆诸实际,川尾化地名在永康、缙云一带有着较大的传播半径。但在流行区域以外,数量明显减少,影响明显减弱。
以东阳为例。南乡当属川尾化地名流行区域,北乡则不是。在东阳的13个该类地名中,北乡仅有1个。考察以下一个不带川地名的命名情况,即可印证东阳南北两乡在地名习俗上的不同追求。
王坑始祖吴平川兄弟二人白天台塘里来东阳游玩。游至鸡峰山西麓,只见风景优美,群山环抱似龙盘虎踞。东有鸡峰,北有驴头山,阻止东北风,南有远景如画,西有水罗堘、大饫殿、永泰庵,中有三条坑似“川”字,向西流里许汇成一条溪。故于此定居,取村名王坑,也名环坑。该村落如在永康、缙云,则绝对被配以“王川”或“环川”之名,只因处于川尾化地名聚集区域之外,地名沾染其他风俗,未能带上“川”字。
其实,川尾地名群分布区域有着清晰的边界线,在东阳以划分南北两乡的东西向山脉为界,在义乌为划分义南、义北之界线,在磐安为划分县南、县北之界线。区域之外并非川尾地名稀缺,与全国大多数地区川尾地名分布比例一致,如东阳北乡有“石川”,义乌北乡有“酥川”等。而在川尾地名群内,也难免有部分反映河流的地名未能遵循本土俗规,带上“川”字,如“林坑陈”没有书写成“林川”,“木渠”没有书写成“木川”。
川尾地名群内外的比照研究,对于了解川尾地名的真实发育状态大有裨益。
(题图:天下第一峰——鼎湖峰,褚德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