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敏
一
第一次听到《忐忑》的时候,我一下子懵住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歌曲?歌词近乎一串乱码,不知道在唱些什么,节奏快得要死,耳朵听着都赶不上趟,旋律像龙卷风一般,上天入地到处乱窜乱钻。惊愕之余,我似乎受到了某种刺激,蠢蠢欲动,就想着要挑战一下。也来唱一唱,练一练,就和家人一起学着玩儿。本来就是半吊子的嗓子,一上口才知道,上气接不着下气,舌头根本就忙不过来。又不甘心服输,一而再再而三地较劲,折腾得舌头发直,眼睛翻白,东倒西歪,洋相迭出,一家人笑得死去活来。
作为歌曲的《忐忑》,应该归到哪一种类别合适呢?属于哪一路的风格呢?民歌、通俗、戏剧、摇滚,显然都不是,都归不进去,各种味道都有一点,都掺杂其间。很难归类,真的很难说。有人干脆将其称为“神曲”。
“神曲”的称呼一出,大家都认同,后来就少有人叫《忐忑》了,都直接将之称为神曲。人们愿意叫神曲,可能是因为它可以有多重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它是凡人所听不明白的,传达的是神的意思,只有神才能领会它的意思;它是一般人唱不了的,如果没有非凡神奇的功夫,你根本就别想唱好它;它有一种空灵的神性,自由飘忽的,自在随性的,不愿意被牵引被束缚被压迫的。在网络上,之前也有几首歌曲曾经被网友们称为神曲,影响的范围比较小,在一些小年轻之间流传了一阵子,相比之下显得“神气”不足。把这首歌曲称为神曲,还真有那么一点点意思。我喜欢神曲这个名字,尤其是它跟但丁的长诗《神曲》同名。此神曲同彼神曲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我看到了这种联系。
文艺复兴运动,于后世来看愈看愈伟大,是人类精神文明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具有近代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文化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的重大意义,简而言之,主要在于发现了人。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与但丁的名字紧密相连。恩格斯在意大利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位诗人。”在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但丁是一张响亮的名片,从世界各地来朝圣的人络绎不绝。但丁的旧居,处在纵横交错的旧式街巷里。我去的那个午后,阳光正好,斜阳照在窄巷里,照在石块铺就的粗粝的路面上。房子也由石块砌就,土黄色的外墙面上,嵌着但丁包着头巾的浮雕。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们,在这里驻足,拍照,凝视。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游客,都是寻觅张望的眼神,沉静肃穆的表情。来的游人可能非常熟悉他的身世和作品,也可能对他的神曲知之甚少。熟悉不熟悉都无关宏旨,人们是冲着他的名字来的,他的名字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文主义的精神价值。在但丁的《神曲》里,已经可以看到人文主义精神的曙光。在中世纪的一片黑暗中,我们看到了对人的肯定,对人性的肯定。今天风行的这首神曲里,我看到的也是人,借用龚琳娜的话语,就是“能够打开自己”的人。
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唱神曲的难度很高,人们学唱的热情居然同样也很高。一段时间里,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唱神曲。在一些非正式的聚会上,在一些电视的娱乐节目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要求其中的当事人出来表演一个节目,唱一首歌什么的。唱什么歌呢?一般情况下,被要求者都会谦虚推辞一番,这个歌不会,那个歌也不会。如果此时有人提议,那就唱神曲吧。令人奇怪的是,这样的要求竟然不大会被拒绝,包括那些自称五音不全的人。于是你就会非常惊奇,想听听他到底会怎么唱。一旦他们张口唱出来时,你就会更加惊奇地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按照龚琳娜的唱法来唱,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唱法在唱。每个人的唱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创的版本。有慌腔走板版的,任其跑调,跑到哪儿算哪儿,最后唱得似是而非。有含混其辞版的,听不清楚在吐什么词,囫囵吞枣,在喉咙里打转。有羊癫风版的,双眼死盯,口吐白沫,浑身打颤。有亢奋激情版的,有嘤嘤细语版的,还有胡唱瞎唱乱唱的,什么样子的都来了。唱好唱坏不要紧,会唱不会唱不要紧。甚至于,不会唱歌的更好唱,没有束缚,自由发挥。
神曲的神奇功能就在于,它是可以用来自由改变的,可以用来别出心裁的,可以用来颠覆传统的。人们似乎乐意借助神曲,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现一个不同于别人的自我。神曲就好像是一盘试音碟,大家都可以来试,试试能不能唱出一个“特别的我”。大家都在这里争着展现自我,表现个性。从人们乐此不疲争唱神曲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释放个性、张扬个性的冲动与热情。我们听别人唱神曲的欣赏趣味也变得不同寻常了,不再是听谁唱得最符合标准,而是去赞赏谁唱得最不标准、最有自己的特点了。这就是神曲,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大家不是争着去“从众”,努力地把自己变成和别人一模一样,而是争着去做独特的“这一个”。“这一个”是恩格斯在阐述文艺理论时的用语,经典作家恩格斯的话没错,指艺术典型的个性特征,是艺术典型的生命力所在。大家唱神曲的时候各唱各的,一路的变异添加恣意创造,唱出了各种特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个性化和多样性,看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人。
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认识已经十分彻底。一直在提倡创新,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奖励创新的措施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口号提出已经多年,效果的显现却十分缓慢。看看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还有服装设计,不要说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地位,就在国内市场,重要的设计几乎都是邀请老外操刀。我们许多的地标性建筑,国家大剧院、北京奥运中心体育场、中央电视台主楼,都是由老外设计,包括后来的广州的电视塔,也是老外设计的。说实话,这几个建筑我都很喜欢,我老是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个设计都需要老外来完成?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行。有一些工业或者信息的核心技术,它的创新需要技术积累,需要基础和时间,而那些个建筑设计,完全是靠想象力就可以解决的,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行?国家大剧院,像一滴巨大的水银滴在古老的城市里,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有人说它像牛屎,话说得粗鄙,还真的蛮形象,那牛屎咱们见过的人多了,怎么没有人想到呢?奥运中心像鸟巢,类似民间老百姓用藤条编织的,乡村里常见的。央视的大楼像大裤衩,北方的胡同南方的弄堂,更是常见。广州电视塔像小蛮腰,这个汉语词汇本身就颇具生活趣味。我们有那么庞大的人才队伍,为什么就设计不出来?就这些个牛屎、鸟巢、大裤衩和小蛮腰,是我们没有想到,还是不敢去想?北京上海的设计是这样,另一些二线三线的城市也如此,有重要的建筑,都请老外设计,我们自己靠边。艺术作品也是如此。
我所居住的宁波,是一个漂亮的港口城市,十多年前,想搞一个像样一点的雕塑。在征集雕塑方案的时候,主题要求非常明确: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要求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初步的方案出来之后,多方征求意见,一级一级地报上去,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一个令各方难挑毛病的方案。雕像有男人,有女人,还有小孩,可以理解为一户家庭,也可以代表着一个社会,男人代表工业,女人代表农业,孩子代表未来。还要体现濒临大海的特点,就让小孩子站在一排海浪之上,最好还能够体现飞速发展的特点,没有问题,按上飞翔的海鸥。一只海鸥难搞,就按上一排,另用金属制作,放在小孩子的头顶上。这样,一个分别由三大块主体(男人女人和小孩)两种材质(石料和金属)组成的比较庞大的复杂的雕塑群就诞生了,放在一个很中心的广场上。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在那边上拍照留影的人还不少。没过多久,就没有人注意它了。雕塑就在我工作的大院的前面,我上班天天从那里经过,似乎没有再朝那个方向多看过一眼。兴师动众搞成的雕像,于是成了大家眼中的鸡肋。终于在几年之后,雕塑被悄然移开,移到了一个边远公园的角落里。移开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坊间有传说,那小孩的光屁股对着大院大门,晦气。也确实,大院里面,当时有几个重要的人物出事了。要是没有这个屁股蛋,说不定那尊雕塑现在还继续搁在那个显眼的地方呢。
宁波有个屠呦呦,年逾8旬,突然间成了新闻主角,她成为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外界评价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评审委员会将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这位中国科学家,以表彰她在研发抗击疟疾药物方面作出的贡献。在她得奖之后,国内一片热议。大家高兴啊,拉斯克奖是诺贝尔之外,最有权威的一个奖项,我们以前还没有人得过这个奖。没有得过诺贝尔奖,是我们心中的一个结,有了这么一个奖,不也是很好嘛。也有持异议的说法,这个奖为什么要奖给屠呦呦个人?质疑的声音很尖锐,参与的人很多,为什么给其中一个人?荣誉该不该颁给她个人?她个人在这个科研项目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关注一下不同的说法,很有意思。持异议者的意见大体为,我们都是“集体攻关”(这个词语稍稍年长一点的人都熟悉),科研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奖项颁布给某一个人不妥。青蒿素在研制成功后,无论是申报国家奖励,还是获得国外奖项时,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美国拉斯克奖评委们作了认真的调查后,在最后一份正式的文件中谈到,他们表彰的是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而获奖的关键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了“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了具有100%活性的青蒿素;第一个将青蒿素运用到临床并证实它有效。
出现的一些异议,源于我们一贯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传统里,确实如此,个人的东西,都是消融在集体里的,我们不能有独立的个人。这里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分野,不仅仅是两种观念的碰撞,还触及到了方法论的问题,个人的想法在创新活动中所起的是怎样的作用?创新的最初始的源头来自哪里?创新最重要的主体是什么?创新最需要鼓励的对象应该是什么?拉斯克奖项的嘉奖理念集中在一条逻辑上:最初的创意,最初的实践,是所有创造活动中最珍贵的部分,创意想法与实践的产生肯定首先来自某一个具体的人,个人才是創新的主体,最需要尊重最需要鼓励。在某种角度上言,方法论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方法论。
三
人是一群群的,应该也是一个个的。在今天的中国,我看到了一群一群的人,也看到了一个一个的人。
人民,非常神圣的名字。每次听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时,我心里边的自豪感顿然而生。我喜欢听这样雄壮的声音,它里面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后来,有人试着提出质疑,有人试着回答解释。于是,发现提问者和回答者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人民是谁?是我们大家。谁是人民?是你吗?不是,我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的一分子能够代表人民吗?不能。人民的一分子就是人民吗?不是。人民是我们,我们是人民吗?我们一个个加起来,是人民,我们一个个不加起来,不是人民。那么,加到几个才能算人民?我们到底是不是人民?
记得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旁听过一场发生在生活中的辩论。放学经过一家食品商店时,我看见一个售货员和一个顾客在大声争论。顾客是一位声音洪亮的男子,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附近有一家很大的招待所,估计他是从外地来的住在那里的。售货员也是个男的,戴一副眼镜,瘦瘦的个头,说话的音调很高。事因是,售货员找钱的时候,把钱扔得太远了,掉到了柜台外的地上。顾客大声质问道: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是为谁服务的?售货员毫不示弱,大声地应答:我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不是为你服务的。售货员是本地人,也说起了普通话,神情很是庄严,我抬着头听得愣愣的。顾客针锋相对:我难道不是工农兵吗?售货员更是犀利:你难道能代表工农兵吗?顾客再反问:难道工农兵是一大块一大块从哪里搬来的吗?售货员依然斩钉截铁:能不能搬过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不能代表工农兵!他们就这样倒来倒去地争论着,看不出谁胜谁负,我等不到结果,感到很无趣,背着书包回家吃饭去了。自那之后,这“柜台争论”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一直在想,他们的争论,到底谁是正确的?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是那个售货员的声音,那样的声音更响亮。在“工农兵”的名义下,集体常常成为压倒个体的强大的理由。在集体的名义下,我们常常把个体给忽视了。在集体面前,个人是渺小的,不值一提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我们经常用集体来压个体,集体压住了个体,淹没了个体。集体是主体,个体不是主体。没有了个人,不见了个体。直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我感到,这个儿时听到的“柜台辩论”,才有了明晰的答案。我们似乎才知道,除了人民的概念,还有人的概念。
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里,我曾经听过一位高端人士的报告,他说在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之前,曾经在一定的范围里面征求过意见,他是被征求意见的人士之一。他曾积极建言,认为提“以人为本”,不如提“以民为本”更合适,并推出数条坚实的论据支持。他在做报告之时,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公布于世,为大家所熟知了,然而他说他心里一直在纳闷,为什么不听取他的建议提“以民为本”?我在下面听着他的报告,心里边窃想窃笑,这个道理不是明摆着的吗?“民”的对应概念是什么?是“君”,君之下的民,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吗?你把自己放进去过没有?你是想做民,还是想做人?你又不是“朕”,你如果是“朕”,我倒能理解你。我为自己的犀利而暗暗得意。离开会场一想,错了,是我幼稚可笑了,我在逻辑上出了问题,诘问他没有道理,不具针对性。在君与民之间,还有一个概念叫臣,臣不在民之列,而在民之上。
冬去春来,我在留意社会生活中一些词语在悄然变化。一般法规类的文本,用词要求准确、严谨、规范,不可以随意。后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已于10年前的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其“总则”的第一条阐明立法宗旨,里面有一句话,“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修订版则易“人民”为“人体”,成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人民与人体,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外延内涵差别甚远,居然可以替换。说明,人民的概念曾经被过度使用,人民的伟大的光芒,把许多本应该展现的具体概念,一个个具体的人,给掩盖了,淹没了。歌曲中的歌词,似乎是可以自由创作的。可以自由创作的歌词的些许变化,或许更能说明问题。1990年的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是我们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主题歌由刘欢和另一位女歌手主唱,歌词开句是,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接着几个句子都是我们起句,最后的结句是,亚洲雄风震天吼。歌声歌词都十分的雄赳赳,气冲霄汉,豪情万丈。主语都是我们,当然是我们,唯有我们才能代表国家,代表民族。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会歌由刘欢与一位老外女歌手主唱。歌曲的题目为“我和你”,歌曲的开句是:“你和我”。从亚运会到奥运会,过了18年时间,叙述的主语,从我们变成了我。宏大的叙事,主语也可以不用我们,用我。我们终于明白,主语可以用我们,也可以用我,有些时候用我更好。
最近传来一个消息,让我兴奋。美国为纪念人权运动,要树立一个马丁·路德·金的塑像。从2000年开始,马丁基金会就在全球物色雕塑家,中国长沙的雷宜锌,于2006年在2000多名候选人中胜出。雷宜锌再用4年时间,顺利完成作品的创作。一名中国雕塑家,击败了所有的老外,包括美国本土的设计师,最后勝出。看了图片,看起来雕像本身比较普通,表情比较仇恨,这一点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而金的儿子非常认同,认为这就是父亲,充满了反抗精神。整体设计很有创意,在一块大石头的中间,雕出马丁的全身塑像,然后像豆腐一样切出,把两边两块岩石前移数十米,置于纪念园入口处,象征美国多年的种族分离。参观者穿过两座山石之间的通道,看到马丁的高达9米的雕像。整体设计体现马丁著名演说中的一句话:“在绝望之中开掘出希望之石。”这个创意鞭辟入里,一下子抓住了美国人的心。金的塑像矗立于华盛顿广场,在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和林肯纪念堂之间。从塑像安放的位置看,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龚琳娜,站在挺拔的老锣旁边时,个子显得分外娇小。她说,自从认识了老锣,就不再穿高跟鞋了。
屠呦呦,多么可爱的名字,这样的名字本来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广大宁波人原先却不知道她是宁波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宁波拥有宁波籍的两院院士数量最多,院士名录中没有她。
雷宜锌,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一直生活在长沙,他的胜出必定有其无可辩驳的理由。这位仁兄的创意很简洁,三块石头,一条信念。他用三块石头阐释了一条普适的信念:从绝望迈向希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复数意义上的人在大半个世纪前就已经站起来了,单数意义上的人,正在一个一个地站起来。单数意义上的人,才是创意思想出发的真正的原点。
神曲,已经不再就是但丁那一部神曲了。但丁,当所有的人都不敢或者不能说出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他说出了走自己的路吧;数百年之后的2011年仲夏,他的青铜雕像按一比一制作的复制品,被当做庄严的文化符号,请到了我的家乡宁波,置放在美丽的三江口书城边上,我们欣喜的心情所期望的,是文化的复兴,是民族的振兴!
责编 李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