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和中小学生交流读书经验体会的时候,我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或者反复问到的问题就是:怎样把作文写好?
这个问题出现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当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这个问题过于功利,它有悖少年儿童成长的天性和规律。
我要告诉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就可以把作文写好。但是我还要告诉大家,读书的目的是广阔的,不单单是为了写作文;读书的目的是久远的,不单单是为眼下。文学潜移默化的作用看似无痕,却能到达心灵深处。文学的陶冶是舒缓的,却能为我们建立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它是润物无声的细雨,它看似“柔软”但却能力克金石。
知识来源于读书,幸福也来源于读书!
以前,在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图书很少,遇到什么书,就只能读什么书。我们信奉的就是开卷有益。而现在这个时代,各式各样的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好书,阅读好书的时代。
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我认为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和优秀的书是两个概念,它们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相悖的。同时,被孩子喜欢的书和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书也是两个概念。它们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相悖的。
少年儿童的认知是有限的,幼稚的。因此好作品能够到达少年儿童的手中是需要桥梁的,需要一双双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引导,这桥梁、这一双双大手就是老师。老师的修养、见识、审美情趣对于儿童阅读是至关重要的。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让儿童多读书、读好书,老师的贡献和责任是重大的且意义深远。让孩子喜欢阅读,老师一定要喜欢阅读。让孩子读到好书,老师要先学生一步,读到这些好书。指导好学生阅读这件事是功德无量的。
一部文学作品让孩子哭也好,笑也好,都不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当一个孩子看了你的书,可以笑,可以哭,但他还思考了一会儿,体会了一些人生的况味,这才是最理想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最神奇的莫过于生命,一粒種子就是一个生命。而一本好书就是一粒成长在我们精神世界的种子。这种子就是文学,它看似微小,却富有神奇的生命力,它看似平凡,但它会开出绚丽且令人惊艳的花朵。
这样一粒种子,当它种入我们的脑海心田,如果它是有生命力的话,它一定会默默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让儿童热爱读书,在他们心灵播下一粒文学的种子,明天他们就会收获一棵幸福的大树!这棵大树会硕果累累,并且四季常青的伴随着他们一生。
张之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责任编辑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