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善:德育的源头活水

2012-04-29 00:44张天凯
慈善 2012年4期
关键词:读本慈善德育

张天凯

以《慈善读本》赠阅为代表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开展以来,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从表面看,主要得益于各地慈善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的有力推动,更深层次地,其实也和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分不开:一是慈善事业的永续开拓,二是德育教育的普遍困境。作为一名扎根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对于后者我有切身的体会。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专家将德、智、体并举且以德为先,既是对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也反映了社会和大众对教育的期待与呼声,同时也是基于教育规律的明鉴,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智力的开发才能持久,其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所练就的强健体魄才能在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轨道上发挥积极作用。

人才的第一素质是人品,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小学老师对于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从来就不敢忽视,然而,事实上却面临着难以规避的尴尬和困境。虽然老师们绞尽脑汁地让学生铭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鼓励学生以此为借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学生、高尚的人。而大多数老师所惯用的理念与方法都似乎太过生硬机械,也实在收效甚微,其结果必然是一步步将本就不够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推向僵死的深渊。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界似乎并没有找到更好的突破口或抓手,以至于“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很难真正落地生根。惟其如此,《慈善读本》对于现代基础教育的意义也得以凸显。

《慈善读本》不谈钱、不设指标,贯穿始终的唯一“爱”字,将培育仁爱心、呼唤同情心的教育使命和社会吁求融入开放性十足的活动中,令人耳目一新。用这种循序渐进又和谐温馨的方式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助益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为学生喜闻乐见。但是,平心而论,我们却不能对学生抱有过高的期待,毕竟这份慈善情怀的熏染習得不能一蹴而就,慈善教育和一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一样,必须力求稳健,并留足空间,特别要与各地区、各学校以及每一名不同的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地进行。

比如:我所任教的小学,地处川东北偏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不得已只能背井离乡远赴外地务工,家里剩下或老或弱或病或残来带幼小的孩子,这在中国也许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留守学校对留守学生担负着多重使命:除了知识上传授,更多了一份生活上照管和心灵上抚慰的责无旁贷。老师们不单是要尽教书育人的义务,还有给孩子们亲情上的补给。这无疑给老师们的德育引导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否则很容易导致这些孩子因情感上的“先天不足”演变成性格上的“后天畸形”,从而耽误孩子的一生。再好的老师,也无法取代亲人的作用,但现实既已如此,我们也只能尽心力为之。

《慈善读本》给这样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困境带来了一个转机。因为读本精选的故事、图片、歌曲让我们能产生共鸣: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缺衣少食,而是没有爱的心;人最大的贫穷,不是没有金钱,而是丧失慈善的情怀!这个世界因为种种不可预知的灾难,有很多人身陷苦难的囹圄,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比他们过得好不少,他们有能力去献出一份爱;即便是在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中间,也依然不乏慈心闪耀者,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去抱怨别人、报复社会,而是满怀最纯真的善良去尽其所能地帮助那些或许并不比其更为不幸的不幸者,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的孩子学习和感佩。

我们需要怎样的德育?《慈善读本》给了我们最需要的答案。教育要以德为先,德育要以爱为本。爱才是我们老师能给予学生及这个世界的最好礼物,爱能开阔学生的胸襟、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添学生的人生乐趣,当我们将爱心之根种在学生心田的时候,才是真正把学生当“人”来培养的开始,才是真正履行了教师这个角色在社会的责任,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嘉勉。孟子说,“人性皆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我坚信每一个孩子在仁爱上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只要我们坚持以“慈善”为抓手,以“爱心”为旨归,让孩子们学习爱、表达爱、奉献爱,德育教学的理论瓶颈是可以突破的,这是德育教学走向有生命、有作为、有实效、有价值的必由之路。

爱与善,德育的源头活水。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平昌县泥龙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读本慈善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雏燕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慈善之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慈善义卖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