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专题教学的实效性

2012-04-29 00:44:03陈丽莲
文学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人文精神实效性

内容摘要:高职语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我院对高职语文实施“专题式”教学改革,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语文; 专题式教学; 人文精神; 实效性;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立德树人仍是其根本任务,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淡化学科性教育,语文课作为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处境异常尴尬。因而高职语文教学如何通过改革,突出职教特色,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成为摆在高职语文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而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层次相对较低,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观念的滞后等具体情况又加大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难度。

为了更好发挥高职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充分体现高职语文课程作为职业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的一个主阵地作用,为了更好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我院对高职语文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改革调整,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夯实学生从业实力、实现学生终身教育需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我们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实际需要为立足点,确定以培养学生会欣赏、会表达、会写作、会运用四大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核心,采用“项目驱动——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界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用性,注重技能实训与能力培养,构建与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相一致的教学新体系,实行全新的专题化教学。

一.专题化教学内容体现实效性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要求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根据高职生普遍存在的求知欲、自制力、自信心、创新精神、意志力等人文素质方面和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长需求,结合校外专家建议、教学规律和高职院校特点,发挥我院“人文与技能结合”的办学特色,设计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为此,我们改变原有语文教学内容单一的传统,采用专题模块式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需人文素质及语文能力要求,选择内容,组织教学。

以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教学在内容上必须是面向全面综合的、贴近生活和职业的、可以作整体观察的问题领域。不应将简单(简化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基础,因为某些东西只有能在全面的整体关系上被观察和深入,并且最终能够被重新带回到整体关系上的话才能被理解”(杜布斯)为基础,在内容上追求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化,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八个专题:汉语漫谈、诗歌天地、文学欣赏与人性完善、戏曲大舞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比较谈、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与婚姻、文化名人与民族文化、应用文写作知识。将人文性蕴于内容选择的时代性、灵活性、开放性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这种专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仅尊重教师,利于教师个性和才能的发挥,而且内容关注了教学生命个体,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便于激发学生情趣。八大专题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而这种人才的生长点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就蕴含在他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之中。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加大了实践课的容量,在实践环节中渗透整体人文观念,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反馈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为此在教学安排上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具体做法:

一是教师结合专题内容,选择较能提升学生职业修养的内容来讲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是延伸拓展,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即将专题内容与专业内容进行相似性的联系,确立研究点,开设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样,通过人文知识内容的多角度学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基本的表达、交际等职业通用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职业人”,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方法体现实效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科技法提高学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要启发并形成自觉,为此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文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以前语文课单一的讲授模式,增加学生参与活动,如讨论、朗诵、演讲、辩论、读书、影评、调查、表演等。在实践课堂上强化口语训练。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重视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与人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这也是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一条中指出:“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职语文教学要想改变其边缘化的处境和地位,就必须在教学兼顾高职“学以致用”技能培养的特点,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树立起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以及终身化和国际化的现代教学观。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了“项目驱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将教学分为两大块——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实践。正如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教育对象)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根据专题选择授课点,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引导学生在专题领域中寻求探究项目,促动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互相探讨,形成自圆其说的见解,借助实践课展示成果。最后在师生共同交流中把握问题主流。我们先后开展了成语竞赛、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开展的蒙古族文化介绍、美文美读、金钱下的人性、网络漫谈、我主我秀等主题实践课。这些实践课既充实了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而且“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中外古今的教育名言的功效在这样的高职语文课堂中真正焕发了光彩,因此学生说在这样的语文实践课堂上他们的心在跳情在烧。最关键的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手段的使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改革教学手段。创建适合当代大学生特征的视、听、读、写、做的全新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手段,矫正学生的“课堂疲劳症”,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充实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学院制作了精品课程网页,网页内设置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大纲、教学录象、电子教案、配套习题等,学院网中心支持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从事网上学习。同时,任课老师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QQ学习论坛与任课教师交流,老师定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信息化的空间内架设起师生互动的桥梁。现代化的科技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比较学习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进行作业的改革,形成开放性、科学性的作业形式。由课内到课外:每次作业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老师自己灵活设计题目,因材施教。如结合专题设计相应的问题如根据诗歌提供的意境作画、写文;古诗今韵(将古诗词配上适合诗词意境的流行音乐乐曲或自创的乐曲之中,进行演唱);根据切身感受谈网络的利与弊等。由知识到能力:增加实践课的比重,督促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关注书本到关注社会:结合专题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生活处处皆语文。如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戏曲单元、诗歌单元、文化名人单元等都涉猎此问题)等。由短期到长期: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帮助学生寻找与专业相关的课题,鼓励并协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形成长远效益。正如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举例说,一个想做物理学家的学生花费时间去学习西方文化遗产,他可能会很不耐烦,假如叫他以物理学为学习中心,探讨物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物理学对社会产生的结果以及物理学与伦理学之类的科目,那他就会注意了,这种课因与学生所学主干专业联系密切,有很强的综合效果。专题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的密切结合,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学经典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实现通过文学经典传承文化传统的功效,真正使学生“自觉地将对人的尊严与使命,人的权利与责任,人的理想与品格,人际关系和谐与协调,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问题的思考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以确立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创业与创新思维,增强非智力因素,即在广阔的视野内,确定正确的人生追求与价值”。目前在学前专业学生开展的《古诗词对特殊儿童语言开发的研究》《蒙古族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课题正在进行中。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灵活化

课程为考查,重视能力测试,采用平时表现+口语表达+小论文三者结合的考核方式

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往是一张试卷定高下,这样的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增加平时成绩在学期成绩中的比重,而平时成绩的评定是全面的动态的,它包括了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包括演讲、读书在内的各种语文活动的表现等。

对期末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更加重视对能力的考核,减少单纯知识点考查,增加阅读、写作、应用能力的考查,以主观题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之,我们的高职语文课程围绕着“以生为本”,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方面积极主动实现高职语文课程的有效性,改变着高职语文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就“大学语文”的困扰答记者问》[J],文史知识,2005(2),4-6.

2.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爱因斯坦:论教育[A].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王子科,高职院校应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兼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出路,语文学刊,2010(6).

5.张旭红: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方法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4).

6.邹壮云: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创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3):202-203.

7.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07).

8.周长萍: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试改革的构想[J].民营科技,2010(03):50,191.

陈丽莲,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汉语教研室教师。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人文精神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4:11:27
浅析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角色与功能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19:34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