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摘要】民族题材纪录片在我国纪录片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题材纪录片。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在市场上的流量是有限的,如何改变现状,发展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扩大其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题材纪录片DV爱好者独立制作人
这里所说的民族地域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民族特征较为鲜明的聚居地。在这里生活和居住的人们,往往是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群体。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是以少数民族生活现状和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
一、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简史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为团结民心,宣传抗日,中央电影摄影厂就拍摄了《西藏巡礼》(十本),《民族万岁》(九本)和《新疆风光》等民族题材纪录片。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少数民族,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参考,全国民族委员会委托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后新气象的纪录片。如纪录中央民族访问团到各少数民族地区慰问及介绍民族地区情况的《欢乐的新疆》、《光明照耀着西藏》,反映各民族代表来京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中国民族大团结》等。这些影片集中反映了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
1958年8月,文化部发起抢救因社会急剧变化而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动。随后,八一电影制片厂组织大批民族学专家、摄影专家赴云南西盟瓦山、四川大凉山、海南五指山,和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一起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时间里,全国共拍摄了《佤族》、《凉山彝族》、《彝族》、《鄂伦春族》等16部少数民族影片。这些影片反映了各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活动,民族风俗,自然风光等,具有极高的影像文献资料价值。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族题材纪录片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藏北人家》、《西藏一年》、《最后的山神》、《神鹿呀,我们的神鹿》等纪录片,不再简单停留在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简单记录和对民族地区自然风光的展示,而是在猎奇的同时渗入了制作者自己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思考。
二、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1、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选题
当前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在选题上存在边远化和单一化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族题材纪录片绝大部分反映的区域在藏地或东北等边远地区,内容也局限在藏族、鄂伦春族等个别少数民族。而我国幅员辽阔,拥有56个民族,加上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不同地域的民族具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入侵,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大量民族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被同化,濒临消亡的边缘。少数民族地域的社会变迁在纪录片中的缺失将是我们无法弥补的缺失。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民族题材纪录片热衷于民族地区自然风貌,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外在现象的表达,其拍摄角度也停留在某些状态上,而缺乏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
2、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表达
目前,对于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存在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纪录片有别于电影,为追求内容的真实,不必过于要求画面的精美。他们认为画面讲究,拍摄技巧华丽的纪录片,会偏离纪录片的本意,流于形式,而失去内容,并把这种创作风格认为是娱乐化。也有人认为,纪录片要与国际接轨,进行市场化运作,必须吸引观众的眼球,采用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更多的人喜欢看纪录片。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值得捍卫的,纪录片的发展也需要受众的广泛认可。纪录片具有影像资料价值,同时也具有视觉欣赏价值。基于此,纪录片应该遵循影像思维表达方式,在恪守真实性的前提下,追求画面的精美,运用技巧表达主旨。
3、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制作
随着DV摄影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影视爱好者开始用DV创作纪录片,其中不乏大量优秀的民族题材纪录片。在追求高效和经济效益的年代,纪录片创作不会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集中一只专业团队,采用高端设备,历时数年拍摄完成一部纪录片,这已经成为奢望。相反,使用DV摄影机拍摄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新潮。荣获2011年“小川绅介”奖的民族题材纪录片《雨果的假期》就是导演顾桃利用DV摄像机独自一人拍摄完成的。
4、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发行
和其它题材纪录片一样,民族题材纪录片面临营销环节缺失的瓶颈。纪录片的融资、制作、营销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尚不健全,纪录片创作缺乏资金支持;制作环节也大多是些热衷于独立制作人孤军奋战;缺乏多元播出渠道和受众是纪录片营销环节的壁垒。纪录片商业链条的残缺造成恶性循环,使好多优秀的纪录片只是在国内外捧回一个奖杯而无后文。顾桃拍摄的《雨果的假期》就只是在日本捧回一个“小川绅介”奖和50万日元的奖金,而这些奖金还不够他还债。因此,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纪录片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纪录片产业政策迫在眉睫。
三、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从人类学角度讲,纪录片与人类学的结合是保存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纪录片的直观可视形象性,使它能够将民族传统文化形象、生动、真实的记录下来,为人类学研究和民族文化发展留下宝贵影像资料。
从纪录片发展角度讲,纪录片应该纪录和呈现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把传统文化与纪录片创作融为一体,才有益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与走向现代化。纪录片的发展,需要提高它的审美艺术,但更需要承载一定的社会文化,在欣赏之余,有能够引人深思的内容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
1、培养大众DV爱好者
一方面,应该在民间摄影爱好者组织和大学校园里开展纪录片拍摄培训,让非专业纪录片制作者接受专业化培训,帮助和指导他们设立民族题材选题,并指导他们拍摄。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学生拍摄和制作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要抓住大学生创作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
另一方面,可以大胆尝试“萨丕尔——沃尔夫(Sapir—Whorf)的假说”理论。语言人类学中的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文化,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人们就怎样观察世界。根据这一假定,他们让纳瓦霍印第安人拍摄人类学纪录片来反映他们自己的文化。
纪录片《牛粪》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它讲述的是藏族牧民在零下40℃的高原上,利用牛粪建筑家园,利用牛粪治病供神,小孩子可以用牛粪做玩具,艺术家可以用牛粪制作佛像;从牛粪可以看出草原的好坏,从牛粪可以判断牦牛的病情。导演兰则是一名牧民,他没有学过摄影,在拿起摄影机两天后,拍了48小时就完成了《牛粪》。这部纪录片在豆瓣影视上的评分达到9.3,很受观众欢迎。这种创作方式的成功为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2、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独立制作者
由于我国纪录片产业链尚不健全,这是纪录片发展的困境。目前在坚守纪录片梦想的人,大多数都倾其所有,甚至负债拍摄纪录片,即使拍摄完成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也没有销售市场。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纪录片的发展,尤其是民族题材纪录片。纪录片要在这一困境中寻得出路,迫切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同时,需要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独立制作者。纪录片《牛粪》就是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乡村之眼”影像纪录项目的支持下拍摄完成的。“乡村之眼”影像纪录项目在云南、四川、青海、西藏项目中培养了60多名乡村摄影师,把摄像机交给这些村民和牧民,让他们自己拍摄纪录片,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拍摄制作了《牛粪》、《秃鹰》、《索日家和雪豹》等40部作品。
3、加强民族地区市县级电视台纪录片制播平台建设
增设民族纪实频道是市县级电视台谋求发展,努力扩大外延覆盖的策略。市县级电视台创办纪实类频道或栏目,抓住贴近性,抓住民族情感,做本土好文章是强台的策略之一。
民族地区市县级电视台与当地少数民族具有天然的地缘关系。少数民族特殊的民族心理造就了其强烈的群体意识与民族凝聚力,在生活中演化为一种民族情感。因此,对少数民族受众的“贴近性”就成了开设纪实频道或栏目的依据。只有饱含民族情感的事物才能打动本民族受众。这种民族纪实频道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少数民族受众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是他们的朋友和帮手,必然为民族同胞所关注。市县级电视台开设纪实频道或栏目,一方面是民族地区对外宣传的窗口,同时,也为民族题材纪录片提供了播出平台。
总之,民族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大门类,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对于纪录片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宣传和促进作用。民族题材纪录片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发展民族题材纪录片需要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合理扶持,也需要纪录片制作者用影像去挖掘、思考和展现民族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①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②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③陈刚:《这样创作纪录片——人类学视野中的纪录片研究》[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④李雅玲,《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生存现状及策略分析》[J].《新闻世界》,2010(11)
⑤冯小强,《少数民族地方纪录片创作的思索》[J].《新闻传播》,2011(6)
⑥方方,《珍贵的影像——电影纪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J].《中国民族》,2005(1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