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大地震”专题报道的叙事分析

2012-04-29 00:44谢磊桂冠琦
新闻世界 2012年4期
关键词:叙事学新闻周刊汶川

谢磊 桂冠琦

【摘要】“5·12”抗震救灾报道中,我国媒体一改以往面对灾难性事件时的作风,进行积极、公开的报道,在抗震救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主要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媒体是如何进行报道,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作用,从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的。

【关键词】新闻叙事学灾难性报道情景结构《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已经深深烙印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在深为灾区同胞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生命、失去亲人而痛心的时候,我们也注意到,在这次地震灾难的报道中,我们的媒体也经历了一次洗礼,信息发布之速度,内容之全面性和丰富性,报道视角之深刻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93%的受访者对媒体抗震救灾的报道表示满意,其中各类媒体中认可度较高的方面分别是:电视——及时迅速,报道感染力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广播——及时迅速,高互动性,报道感染力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报纸——体现人文关怀,突出各阶段报道重点;期刊——体现人文关怀,报道感染力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突出各阶段报道重点;互联网——及时迅速,人文关怀,感染力强,有效推动公众参与。①

作为中国主流新闻时政杂志之一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汶川地震后接连四期以“地震”为封面故事推出专题报道,报道力度和深度震撼人心。本文试选取5月19日(即地震报道的第一期)的相关文章进行新闻叙事学分析,以探究灾害报道中深度新闻报道的叙事规律、叙事原理以及叙述方式等。新闻叙事学主要的研究范围是从文本出发,揭示新闻叙事的原理与方法,即新闻是如何通过文本的形式也就是叙事方式来表现新闻本质的,其研究范畴可以概况为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四个不同的层面。②

一、整体叙事结构:围绕主题,层级展开

本期的《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锁定为“大地震”,简短有力的三个字,不需要过多的文字与说明,只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地震中的故事。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叙事单位的有机组合,多个故事经过特定的编辑排列便形成新闻序列,“一个序列是一系列合乎逻辑的,由连带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核心。”③托伊恩·A·梵·迪克提出过一个假设性的新闻图式④(如图)。

在“大地震”的主题报道下,“大地震”一文短短的600余字,作为主题的概述,道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人民,正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的考验”。六个小标题分别发挥着情景和评价的作用,“北川,一瞬倾城”、“汶川,回不去的家”、“‘救救孩子,他还有呼吸”三篇文章分别以北川、汶川、遇难的孩子为叙述对象,进行主要情节的交代;“预兆迷局”对许多震前异象进行了解读,并做出结论:那些具有“仅供参考”价值的现象,并不能成为地震将要来临的可靠证据。“难以解读的地震”通过对话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和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倪四道教授,为读者进行背景交代。“‘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预警”讲述了32年前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唐山地震的震前预警情况,通过这种横向对比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情景说话”,再现真实

话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不仅要有语内行为功能,还要有言后之果。新闻叙事修辞的目的,即“言后之果”,就是通过新闻叙事之内容与形态的进一步组织,达成劝服与认同。⑤“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⑥在报道诸如地震这样的灾难时,没有什么比现场目击者的所言所感更真切更具有说服力的了。通过直接描写现场或是以目击者的讲述再现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可以显著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北川,一瞬倾城”、“汶川,回不去的家”、“‘救救孩子,他还有呼吸”三篇报道都是透过地震幸存者的视角,用他们的讲述为读者呈现地震发生的突然性和巨大破坏性。

在三楼与二楼拐角处活下来的还有北川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永。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北川中学教师楼办公室里,突然感觉脚底震动了一下,整个房子都跟着晃动。“我的头皮都麻了,冲出办公室就往二楼跑,刚到拐角处,就感觉天崩地裂,楼塌了下来。整个过程不到七八秒。”李永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一瞬间,这栋四层的教师楼夷为平地,六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垮塌得只有一人多高。

“地震发生时,老师高喊着让我们躲到课桌下。”北川中学一名高一女生说,“随后,楼上的水泥板压了下来,不少没来得及钻进桌椅的同学,当场被砸死了。我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身边到处都是哭喊声和尖叫声。”朱贵平是北川县曲山小学二年级2班班主任,地震时他刚刚打开书本准备讲课,“幸好当时教室的门是开着的,否则谁也跑不出来”。

死亡、慌乱和惊恐充斥着这个原本平静的城市。直到见到其他活着的人,杨华武等人还没有缓过神。在废墟中昏迷了半个小时,李永也爬了出来,“浑身骨头都被晃散了架,我没看到这栋楼里的第二个人”。

这段文字通过当事人第一人称的叙述,将读者带到灾难来临时的可怕瞬间,仿佛读者与幸存者一样经历了一场生命的考验,读来可感、可靠、可信。

增强新闻真实感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对话。对话是一种“直接引语”的形式,通过人物的原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难以解读的地震”就是通过记者与专家直接的对话,将震后人们关心的事项由专家一一解释。直接引语中的“说话人”一般是政府官员、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等,他们本身的身份就具有权威性,新闻叙事应该充分“借势”,通过叙事声音来确立话语权威,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三、图片:无声的语言,心灵的震撼

图片拥有文字难以企及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尤其是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恰当地运用图片,可以令读者感同身受,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

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图片简洁凝练:地震波的背景,红色十字标出震中,标题为“大地震”,没有过多的语言描述,似乎不忍再触痛国人敏感的神经。在“大地震”的专题报道中,更是充分挖掘图片的力量,配发整版摄影图片,主题涵盖“灾难、恐慌、坚强、爱心、温暖”等各个方面。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新闻周刊》连续一个月(四期)的时间以地震作为封面主题,“大地震”、“悲痛中,我们汲取成长的力量”、“汶川的孩子”、“一个国家的动员”,四期主题更像是一部抗震救灾的进行曲,从解读灾难——鼓舞士气——人文关怀——理性思考,随着事件进程,报道重点和报道视角都在不断变化,四部分层层推进,以深度和人文关怀取胜。母题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⑦简单来讲,由于人类共同文化和心理沉淀的作用,人们在讲故事或听故事时往往表现出共同的兴趣和偏好,由此便形成了众多的叙事母题。新闻从古代缘起至今,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叙事母题,如寻宝、灾变、性、死亡、异趣等等。⑧这次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国内外媒体持续予以高度关注,表现出强烈的媒体责任感。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必须主动公开。随着该法的实施,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成为新的信息发布准则。汶川地震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担当起检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情况的重任。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举足轻重。当灾难发生时,第一时间的信息公开是关键,5·12地震发生后,部分灾区通信信号中断、交通不畅,信息屏蔽下的群众处于恐慌和焦虑中。面对突发意外的来临,首要的前提是要搭建起通畅的信息渠道,让公众及时了解灾变事实,建立起基本的认知模式。托伊恩·A.梵·迪克认为:“这些反面事件的认知模式和自我防卫的情感系统直接胶合在一起,在这个情感系统中对一切可能出现反常现象的事物的好奇之心又做好了逃遁或保护性行动的有效准备。”⑨《中国新闻周刊》的地震连续报道,内容囊括了灾区信息通报、历次大地震信息链接、地震专家解读、灾区恢复重建等各方面,因为他们懂得灾难面前,媒体的首要责任就是使人们及时了解灾变信息,通过迅速、公开、透明的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信息公开的力量,以达到凝聚民心、整合国家功能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汶川地震救灾报道满意度调研报告》,中华传媒网,2008-6-13

②⑤⑧何纯:《新闻叙事学》,岳麓书社,2006:9、207、145

③[法]罗兰·巴特著,张寅德译:《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寅德选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

④⑥⑨[荷兰]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5、796、127

⑦[荷兰]佛克马、易布思 著,林书武等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4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叙事学新闻周刊汶川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云上远眺新汶川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新媒体时期女性新闻周刊的发展之浅见
汶川6年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