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
【摘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是智慧性的、深层次的。新闻的人文精神,主要指通过新闻报道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有利于社会进步价值观的确立,树立健康向上的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在《畸变的媒体》中提出:“无论是网络媒体或是传统媒体,其最大的价值是为广大受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基础,而这一信息基础是一个健康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它追求的是人类生活的美好社会,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①新闻是以报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关注受众、尊重受众是新闻传播的职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价值的标杆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媒体的新闻报道在经济利益追逐下,人文精神也随之淡漠。
媒体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对于整个社会它要有一种平衡意识,这样才能去引导受众。人文精神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新闻报道弃人文精神不顾,其很难履行新闻职责。本文旨在让新闻工作者更好认识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为新闻更好发展作出微薄之力。
一、人文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现实意义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②
新闻报道体现人文精神这是新时代形势下赋予新闻报道的新的属性。新闻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但它的产生过程与人息息相关,它的发生与人的精神活动和思想活动都密切相关。同时,新闻价值高的报道必然着眼于社会,着眼于社会的主体——人。新闻报道植入人文精神有利于社会进步价值观的确立,树立健康向上的的人生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1、灾难事件报道中缺乏同情心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多数记者习惯性地将灾难中受害者还未愈合的伤疤揭开,将血淋淋的事实赤裸裸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比如在一些关注度高的命案报道中,记者将案件的细节细致描绘,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灾难的受害者,同时也对受众造成了心理创伤。
另外,在法庭庭审现场,特别是在一些社会影响力的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记者都会抢拍被告和原告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刊登在第二天报纸。在去年下半年省城某起案件庭审中,省城一些都市报编辑将被告接受庭审时照片和遇害者亲人在法庭上痛哭流涕的照片对比刊登在报纸的醒目位置,好像是要用他们的情绪对比来引起受众的注意,进而起到“教育、警示”作用。但是恰恰忘记了这样的场景、画面如果让他们的亲人看到了,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只怕是如同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2、狂轰乱炸式采访和不当评论
采访和报道中不考虑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比如对不幸事件、灾难事件的当事人或者亲属进行重复采访或“一窝蜂轰炸式”跟风采访,有的甚至刨根问底,一遍遍追问“当时是什么感觉,现在有啥感受”。
“小悦悦事件”中,伤害最大的应该是她的父母。当事人小悦悦妈妈在接受采访时,已表示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景。但是我们的记者将话筒和录音笔伸向她,一遍一遍地问她“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而救人的陈贤妹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老人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上电视。在采访中这位老人不断表示“这只是件小事情,我当时只想帮一下,没有想太多,没什么好讲的”,但是记者们还是群追猛打,不断向这位朴素的老人发问。
合肥前段时间,发生了一起花季少女被毁容事件,该事件被曝光后,不论是网媒、电视,还是报纸都争相采访受害者,记者在采访时不断让她回忆当时事发的情景,这名16岁尚未成年的孩子在追问下,只能不断被重复回忆当时的场景。媒体人为了获取事实资料,采访当事人固然没错,但是是否能考虑了人文关怀,考虑还未成年的受害者的感受,换种采访方式,或者采访她家人,让受害者身心的伤害降到最低。
媒体刊发不当评论,没有分寸感。2010年12月12日,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通过网上拼团的方式,在气候条件非常不利的条件下组团前往黄山未开发区域探险,并最终导致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民警张宁海牺牲的悲剧。有媒体刊发《警察搜救驴友纵有牺牲也天经地义》评论。从标题上看,虽然警察搜救驴友是天经地义,但是不能说牺牲也天经地义。题目中的“天经地义”让人无法接受,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作者冷冰冰。③
3、图片、画面处理上欠妥当
图片和电视的人文精神应注重在图片或画面选择上保护受众心理的感受。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俘后伤重身亡。这条新闻成为了合肥几家都市报头版新闻。尤其是卡扎菲的那张“眼睛微张,制服被鲜血染红”的照片,出现在一些报纸的头版的图片中,有些都市报还将其放大。那几天有些电视台轮番播放着众人围着卡扎菲的尸体拍照、戏谑等情形。
人文精神的意义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甚至是生命的维护,给死者以人格尊重,同时也使生者获得尊严。无论对于谁,新闻媒体在使用图片时还是应该保持基本的道德底线。寻找到尊重他人包括尊重死者的平衡点,在图片和画面上适当的打些马赛克更为合适。
三、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1、注重媒体人的人文素质提高
新闻的人文精神,主要指通过新闻报道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其中包括高尚的情操、在市场经济和商业利益的冲击下,保持一颗坚守良知、维护正义的心,保持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激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关系着新闻事业的兴衰,更影响到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记者只有把对人的关怀放在中心地位,写出的报道才能吸引受众,才能被受众认可,得到受众的尊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2、关怀受众,注重细节
媒体在报道时代精神、典型人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普通人。如果缺乏平凡的普通人物,我们的报道就会失去广泛性和群众基础。正如走转改活动中,“你的脚上沾了多少泥土,你的心中才沉淀多少真情”这句话被反复提到,记者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去,尊重、关注、报道群众,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传播者和受众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除了关注受众,媒体人更要注意细节上的处理。前段时间在关于“绿领巾”事件的报道中,西安某小学的“绿领巾”,被老师当成“激励没戴上红领巾的学生”的手段,被学生们解读为“差生”的身份标志,因而格外触目惊心。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在做关于这件事的报道时,就佩戴了一条绿色领带,把节目的主题与服饰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和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3、多换位思考
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人文精神与受众知情权、被采访人隐私权之间的平衡。为实现对受众知情权的满足,媒体的人文精神有时会与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发生冲突。因此要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进行隐形采访中,媒体人更应该把握住该曝光哪些,不应该曝光哪些,多换位思考,才能将“度”掌握好,才能保护好当事人,也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综上所述,作为媒体,当然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受众最大的信息量和最及时的信息传播,但是最吸引人的新闻,可能最容易失去人文精神的“度”,这需要媒体人特别是“把关人”铭记:人文精神是媒体成熟与进步的标志之一,报道出来的文字代表着媒体的立场和形象。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媒体环境中,只有将人文精神植入新闻报道中,才能更多地获得受众的支持与理解。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585.htm
③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安徽法制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