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2012-04-29 00:44白新红杨勇
吉林农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蛟河市全市机械化

白新红 杨勇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是丘陵地带,有少量的河谷平原,全市幅员面积6429.3平方公里,整个地面大致可概括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人口约为47万,其中农业人口约占60%,耕地面积为5.8万公顷(其中水田1.215万公顷),宜机耕面积为60%,即3.5万公顷。农机总动力为4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为22650台。

1.回顾与思索

蛟河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曾走过了“两高一低”的发展历程。“两高”中第一高潮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国家大办农业机械化时期,提出198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大量投入农业机械,以生产队、生产大队为经营单位,机械作业主要以旱田为主,搞秋翻、秋耙、机械播种、农田运输等。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强行实施,对蛟河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家的大量投入与实际效益不成比例,收效甚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便偃旗息鼓。第二个高潮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蛟河市引进日本的水稻工厂化育苗机械插秧技术,国家给予农民低息贷款的扶持。经过几年的推动,全市的水田生产,从育苗整地到插秧等农艺,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特别是水稻前期管理常出现立枯病造成毁苗现象得到扼制)。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全市80%的水田都实现了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水稻插秧使用人力手动插秧机)。一个低潮即是90年代至上世纪末,前一个阶段购置的机械设备经过10余年的使用已逐步被淘汰或报废,而新的机械设备及耕作方式没有及时跟上,加之购买农业机械投入较大等因素,到本世纪之初,农业机械化还只限于后勤加工、场上作业、农田运输、机灭茬、机起垄、水田翻耙等作业环节上,农业机械化仍在徘徊中前进。

2.现状与探索

随着农村产业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启动,城市开发区和小城镇建设工程的拉动,大批农村劳动力走进城市,走进工地,进入第三产业,有的甚至跨出国门,寻求发展机遇。这部分人中有的离土离乡,有的离土不离乡,这就为土地集中统一经营创造了条件。近几年,由于国家“三免三补”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的产出效益不断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增收致富的积极性,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瞄准了土地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回到农村承包土地,实行土地集中经营,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整体效益。例如:新站镇五家子村农机大户黄金太,自2005年开始承包土地,享受国家惠農政策购置大型农机具,耕种土地面积由2006年的50公顷,扩大到140公顷。2008年开始,组织合作社成员发展青食粘玉米产业,到2011年发展到300公顷,其中自己承包耕地140公顷,纯收入70万元,带动社员收入130万元。农机具由自用发展到对外作业。2011年,机械收获玉米180公顷、水稻60公顷、大豆40公顷;播种作业250公顷(免耕50公顷);喷施农药200公顷;地膜履盖80公顷;秋翻、深松、起垄、整地150公顷;秸秆饲料收割、青、黄贮20公顷;青、黄秸秆还田300公顷;纯收入40万元。

随着农村产业化、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倾向于离土不离乡,他们春天进城,冬季回乡,耕种土地的主要环节靠雇工或农机作业。比如,播种、插秧、收获,特别是玉米收获环节急需收获机械,农民工宁可花钱雇农机手收获,也不愿放下在城里的工作。而现在全市需要重点发展的是农田作业专业化,形成专业的农机作业市场。这样不仅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3.机遇与展望

2004年6月25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6年1月16日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通过了《农机维修管理办法》。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蛟河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驶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4年国家开始对农民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实施补贴的优惠政策,2005年蛟河市开始享受购机补贴政策,农民购机积极性空前高涨。2005~2011年,全市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5048万元,购置补贴机具8100台(套),受益农户达6500户。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一是全市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1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3万千瓦,比2006年增长102%,拖拉机保有量达22650台,比2006年增长120%;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386台,比2006年增长420%;玉米收获机74台,实现了从无到有;水稻收获机64台,比2006年增加60台。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到2011年末,全市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比2006年提高27%。玉米机播、机收取得较大进展。水稻机插面积由2006年的1.33千公顷提高到5.2千公顷,机收面积由2006年1.33千公顷提高到4千公顷。

综上所述,农村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农民的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有了一定的积蓄。农村产业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土地不断向种田大户集中。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输出,为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农民思想观念的快速转变和经济基础的不断提高,今后5~10年必将是蛟河市农业机械化大发展的时期。蛟河市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进而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

猜你喜欢
蛟河市全市机械化
蛟河市推进未来教育学习中心建设与应用
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难题及破解对策
蛟河市农广校开展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培训
吉林省蛟河市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