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
摘要:近几年,武汉红色旅游业发展迅猛,武汉市政府对红色旅游发展非常重视。武汉市藉“百年辛亥”的良机,兴建了首义文化广场等红色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全力打造武汉旅游精品品牌。本文在分析武汉红色旅游景区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根据问题提出武汉市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相应的发展对策。本文对武汉市红色旅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参照作用。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区;旅游发展关键因素;对策
一、武汉市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现状
2004年以来,按照《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计划,全国各主要红色旅游省市的红色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武汉市为例,2010年红色旅游所接待的旅游者人数攀升到了230万的高点;以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主要红色旅游景点为依托的武昌都府堤红色旅游街区,2010年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成为武汉目前接待旅游者人数最多的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开发了五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市内线路方面已形成了“毛主席叱咤武汉”、“辛亥革命圣火”、“农民运动的摇篮”、“二七英烈现江城”、“大别山硝烟”等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跨区域线路方面已形成了“将军故里行”、“洪湖水、浪打浪”、“革命曙光”、“领袖摇篮”、“星星之火”、“小平故里”、“革命圣地”、“武汉一麻城一大别山二日游”等八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二、武汉市红色旅游景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体制不顺。由于红色旅游景区分属文化、文物、民政、教育等不同部门管辖,且多为事业单位编制,缺乏统筹规划发展和市场竞争氛围,因此,体制不畅成为红色旅游产品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2)规划不够。由于红色旅游区资源分散,规划难以统筹,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严重不足,导致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较低,影响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资金不足。由于红色旅游景区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资金存在很大缺口,导致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建设严重。(4)理念不开放。由于缺少市场竞争意识和正规、系统的职业培训,部分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景区管理人员还保留着传统的“等靠要”思想理念,难以与市场接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三、武汉市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思考
根据武汉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可以推知,红色旅游景区要实现持续发展,关键的因素在于合理规划、创新产品和规范管理。辅助因素在于政府主导、资金、区域合作以及社区关系。前三者是体现内部实力的核心因素后四者是体现外部保障的支持因素;而政府主导在顺畅的情况下可以成为驱动因素,在僵化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制约因素(如图1所示)。
(一)驱动,制约因素:政府主导
设置合理的体制,将直接提高组织的效率,反之则降低组织的效率。而红色旅游景区大多为事业性质的单位,往往出现体制僵化的弊病,如多头领导、权限范围混乱、权责不分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景区组织目标不明确,结构涣散,对外部条件变化反应滞后;员工没有归属感和作贡献的欲望,景区经营管理活动效率低下。按照“红色一期规划”要求,中央成立了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负责同志牵头,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文化部、民航总局、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建立了红色旅游发展的常态化机制。各主要红色旅游省市也相继建立了红色旅游协调机制。
(二)核心因素:合理规划,创新产品和规范管理
“红色一期规划”中明确提出,红色旅游发展要实施八大主题产品系列、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的总体布局。2009年武汉市在全面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武汉市红色旅游专项产品开发规划纲要》,确定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完善产品结构是重要的市场营销策略之一。通过建立起由不同种类、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构成的体系。能拓展客源,扩大盈利面,降低亏损的风险,从而提高经营者的竞争力。红色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产生迅速飙升的人气。但如果景区管理跟不上,则只会将景区推人更艰难的境地。规范化的管理必不可少。红色旅游景区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作用,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游客管理、市场营销等活动,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三)支持因素:社区关系
对社区与旅游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早期,旅游仅仅被看做是一个简单叠加在社区上的分离层,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旅游规划的重要目标是把社区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与旅游整合到一起,而社区是影响旅游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设计出有效的手段来允许居民参与旅游规划过程并鼓励其踊跃参与这一过程对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是首位重要的,社区支持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因此,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社区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
社区的支持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特别是那些居民广泛参与景区旅游经营活动的景区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旅游者对旅游地居民拉客、宰客、欺客的现象都深恶痛绝,在付费的旅游中若碰到这些情况,一般只会归罪于当事人。而红色旅游景区一般都是免费开放,免费给旅游者的心理带来了微妙的变化,即“便宜没好货”,若旅游景区没有处理好社区关系而滋生居民拉、宰、欺客等不良行为,很容易影响到景区的形象和吸引力。其次,游客量的猛增势必加大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如果能妥善处理好社区关系,激发社区居民共谋旅游发展的热情,一方面可以取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动员社区居民的力量来缓解管理压力,例如,景区可以从社区居民中招募志愿者或义工,让他们乐于奉献自己的专长,承担游客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环境保护等部分工作,这样也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四)支持因素:资金保障
2004年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将武汉市八七纪念馆和毛泽东旧居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目前这两个主要景区(点)均得到了全面扩建和修缮,都已免费向游客开放,并享受了政府补贴。此外,武汉革命博物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点)也逐步对全社会六种群体实行了免费开放的政策,并享受了政府财政补贴。
(五)支持因素:区域合作
“红色一期规划”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等跨区域红色旅游区列为规划发展的重点旅游区,标志着旅游一体化已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武汉市目前已与黄冈市、信阳市等地签订了《鄂豫皖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书》,组织旅行社企业赴川、湘、豫、皖、赣、黔等红色旅游资源地进行实地勘测踩线,确定了红
色旅游区域合作的主打产品线路,使红色旅游区域一体化工作加快推进。
四、武汉市红色旅游景区发展对策
(一)要跳出“红色”来做“红色旅游”
目前,红色旅游发展主要是以从建党到建国这段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为轴线来进行旅游产品规划设计,而对鸦片战争以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兴起、国民政府北伐抗日、租界和码头革命文化等方面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红色旅游发展应避免主题过于单一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主题的“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应将党史文化与近现代工业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国民革命文化、租界和码头商会文化等多元文化主题进行创新融合,打造出一种新颖、多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态。只有这样,红色旅游才能具有永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才能具有独特的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魅力。
(二)要跳出“时空”来做“红色旅游”。
如上所述,红色旅游目前主要是针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斗争史。值得探讨的是,“红色旅游”的精神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综合承载形式,不仅应包括近现代革命文化,还应包括中国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的英勇奋斗文化,应具有更加宽泛的时空定义。从近现代文明来看,不仅应充分融合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历史文化主题,还应该将视角延伸到以载人航空、载人深潜等为代表的现代国防军事,以现代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现代都市服务业等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以科教兴国、文化强国、科学发展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等当代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从古代史文明来看,既要浓墨讴歌以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为代表的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历史人物,还要着力表现以春秋战国、三国风云为代表的促进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概而言之,应该以“红色旅游”为主线,充分融合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星火燎原、奋斗不息”的文化精神传统,推动中华文明的伟大历史复兴工程。
(三)要跳出“行业”来做“红色旅游”。
目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要把红色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具有“政治特性、文化特性、富民特性、旅游特性”的新兴复合型产业。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应该把握上述四个特性,还应该跳出旅游行业的限制,围绕着中华文明复兴工程的目标来进行科学规划、战略定位和高水平开发。首先,在目标定位上,要把红色旅游产业打造成为一个“百年永续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水平开发,为未来之中国创造一批可以传承世纪的红色旅游经典记忆工程。其次,在市场定位上,要围绕中华文明复兴的时代主题,以国际化视角来谋划红色旅游发展,按照“港澳台市场、海外华人市场、世界儒家文化圈市场”的逻辑顺序梯度开发国际旅游市场,逐步扩大红色旅游的国际影响力。最后,在技术定位上,要走科技兴旅之路,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大红色旅游研发投入,实施一批红色旅游软体工程,启动一批红色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红色旅游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