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与人本培育模式研究

2012-04-29 07:38:12杨阿维宿丹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本培育中学

杨阿维 宿丹萍

当代教育还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应试教育的培养方式,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变迁角度分析当代应试教育模式的优缺点,使得在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健全的环境下,如何使中学人本培育模式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文分析了中学教育如何从传统管理走向人本的模式,它的核心是做好对人——师生的管理,选择适合学生学、老师授灵活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利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

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人本培育模式

1.传统教育制度下的中学教育概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它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和创新能力往往还会抹煞个人偏好,走向中庸之道,忽视对人的独立、自主和人格力量的铸就,以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它剥夺了人的进取的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激情与能力,致使本应是聪慧之学的学科教学论为记诵之学。它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潜能的发挥,将知识掌握同情感发展割裂,将能力发展与人格培养割裂。

2.中学教育培养模式现状

经验式教学。大众教育培育模式下缺乏选择性庞大学生主体繁杂的教学与教育系统使得中学教育的生产力降低。中学阶段都是基础理论学习,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转化知识的能力。在中学生时代是最好的收集信息阶段,中学生不具备完整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也比较匮乏。

教学培养目标。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目标是取得高分,老师的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这样应试体制就有了它存在的土壤和条件,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3.中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与人本培育模式分析

A.中学教育制度的改革

改革的核心。中学教育的改革的实质性是教材改革。中学教育的症结,第一在于标准化的教材,第二在于以一次性的中、高考作为教育的指挥棒。

改革的目标。中学教育制度的改革,从各方面来说还是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作为以后学习和生活的积累基础。既要减少中学生的负担,又要保证教育质量。采用各科不同的课堂评价模式,课堂评价全部围绕不同科目课堂评价模式展开,课堂结构的改革可以带来效果的转变。

改革的内容。教师工作安定性。教师流动热不断升温,结果造成了中学师资力量的极度欠缺。为了达到“全面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效果,教师聘任由起初的每隔三年一轮发展到了如今的一年一聘。聘任的频繁,也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加剧了教师的流动。

学生生源的稳定性。各学校之间学生相互流动现象并不普遍,当时学生的转学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搬迁或因父母工作地域变更而引起的。学生就近读书,取消籍贯、户口限制,降低学生的入学门槛。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报道称不少学校的日工作时(包括晚自习)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减少在校时间,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中学实行三年制循环教学程序,初、高中学生上三年成绩合格即可毕业,但这也并非定理。

收费机制的规范性。全国各地民办中学迅猛崛起,公办学校使得教育收费也越来越高。收费高涨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教育的需求,拉动了部分领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广大农村,经济并不发达,高额学费势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B.现行教育制度下人本培育模式分析

人本培育模式: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观念,应用于目前的学校管理,其目的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等手段,有效地使用“人本体”资源,达到管理目的,它重视继承传统的人本理论,重视结合和发展现代人本理论。

以人为本教育。它突出培养人的主体性,倡导主体性教育,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主体与自身三重关系中的教育作用,彰显创造性在主体形成中的作用,营造一个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环境,努力寻找主观世界发展与认识客观世界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统一。

实现师生的自身价值。如何促使教师重视体现自身价值的教学行为的设计和实践,从而形成自身教学行为的特色,实际上是激发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本”的主要途径。在评价过程中去掉分数制和升学率制,重视各方面成果的肯定。

可行性分析:教师能力及素质分析。具备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的观念素质,这是教师的灵魂。而一个人的能力有十种,即语言、数理逻辑、运动、空间认知、音乐、自然、自省、人际交往、生存、灵性与价值(思想)。具备以献身精神为主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师不但精神上具有先进的意识,而且在物质上也有所奉献。具备以精通教育科学为主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之外,还要知晓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知识学习的需求。具备以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教师是培育新一代人才的领路人,不但方向要正确,而且知识结构要超前,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来社会效益。

学生能力培养分析。培育合格人才,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减少逆反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可以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在实践中锻炼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整体素质。

4.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与人本培育模式展望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性化管理是必由之路,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根本保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尊重教师的尊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的理解,缺乏对学习者人性的尊重。但是这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人的本质的自然性,忽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本培养模式主张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人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是正确的,但认为这些心理特点都是天生的潜能,忽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决定作用,学校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必然产物。

[1]王祖萍.中学教育管理走向人本的初探,2007

[2]中国授课网.中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误区,2008

猜你喜欢
人本培育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人本计算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新闻传播(2016年22期)2016-07-12 10:10:28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6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