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政策能使日本经济复苏吗?

2012-04-29 00:44:03王飞郑弘
银行家 2012年4期
关键词:日本央行日本经济

王飞 郑弘

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灾使得本已缓慢增长的日本经济重新陷入衰退。2011年,日本政府虽然采取了诸如扩大金融资产购买规模、向收购海外企业的公司提供贷款等一系列经济干预措施,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陷入负增长的日本经济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GDP速报数据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以后,GDP实际增长率较第三季度降低0.6%,换算成年度为降低2.3%。从全年情况来看,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2011年日本实际GDP为506万亿日元,同比降低0.9%;名义GDP总值为468万亿日元,同比降低2.8%,无论从实际还是名义数值来看,日本经济均已是负增长。分区域情况来看,日本央行2012年1月16日发布的地区经济报告显示,由于生产和出口复苏势头放缓等原因,日本全国9个地区中有7个地区的经济评估被下调。大型消费电子制造商占地区经济比重较大的近畿地区“首当其冲”,受日元升值、欧元贬值影响,日本出口和生产处于下滑趋势,库存量也持续增长。九州、冲绳地区处于下滑趋势的行业也在增加。四国地区虽然经济评估保持不变,但也显示出对经济呈现下滑趋势的担忧。被评估为持续复苏的只有正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的东北地区,但仙台与福岛也表示复原重建工作受到劳动力因素的制约,担心“进入全面复原重建阶段后,建筑业人手不够问题必将加重”。

加大货币宽松政策力度

日本央行于2012年2月宣布将进一步明确政策立场,并加大货币宽松力度。由于目前日本的实际利率已几乎为零,且央行已决定继续作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零至0.1%的超宽松水平,资产购买计划成为日本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扩大扶持增长性行业贷款计划规模。2010年6月,日本央行引入一项支持增长性行业贷款计划,计划向私有银行提供利率为0.1%的1年期贷款,鼓励银行向18个高增长行业放贷。高增长行业的企业可以用不动产,或是家畜、机械设备等动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2012年3月,为加大对有助于巩固经济增长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日本央行决定将原定于3月底结束的这一贷款计划延长两年,并将贷款规模从3.5万亿日元扩大到5.5万亿日元。同时,作为贷款计划的一部分,日本央行还宣布首次考虑将所持外币资产用于发放价值1万亿日元的美元计价贷款。

扩大购买资产基金规模。日本央行近期还宣布,将用于购买国债等资产的基金规模从55万亿日元扩大至65万亿日元。此次扩大的10万亿日元将全部用于购买长期国债。截至2012年2月,日本央行已购入包括国债、民间债券等在内的资产规模为43万亿日元,追加10万亿日元资金,意味着到2012年年底前央行还能动用22万亿日元用于从市场上购入资产。

设定中长期价格稳定目标。2012年1月,日本核心CPI下降0.1%,经济疲软、通货紧缩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此形势下,日本央行宣布,将消费物价通胀率的政策目标值设定为1%,旨在通过设定中长期价格稳定目标以明示其对抗通缩的决心,并希望能够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增长。

除上述一揽子宽松货币政策外,日本央行还宣称,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未来仍将继续实施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日本央行小幅上调了对经济的评估,由于产出和公共事业支出已开始显现经济增长的迹象,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出将增长,且第二季度的产出将维持上升趋势。

复苏前景仍不明朗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性,宽松货币政策这一“强心剂”能否为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尚未可知。由于欧债危机、政府债务、消费乏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日本经济的真正复苏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日本央行也表示,鉴于当前日本经济仍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且面临日元升值、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减速等风险,会将日本经济增长预期从2.2%下调至2%。

欧债危机和日元升值大幅拉低出口水平。欧债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降低和日元升值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直接导致了日本出口的大幅下滑。2011年中期,欧债危机程度加深后,日本名义出口额从2011年9月份的5.6万亿日元,一路下挫至2012年1月份的4.51万亿日元。2011年全年,日本名义出口额同比下滑2.7%,并出现2.49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为过去31年来首次。2012年1月出现的1.475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更是创下了最大单月逆差记录。在日本政府公布2012年1月进出口数据当天,标普就发布报告称考虑下调日本主权评级。2012年2月,日本政府出台宽松货币政策后,日元升值趋势得以逆转——3月15日的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升至84.17,为2011年4月1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兑日元汇率相较75.91的最低值已上涨近10%,但欧债危机的影响仍远未消除。

从出口地来看,2012年1月,日本对西欧出口额同比减少11.2%,其中,对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出口分别减少12.5%、5.5%、34.3%和32.3%。出口额的下降反映出欧盟这一日本第三大出口目的地的需求,正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而逐步减少,这也正是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做出“欧债危机是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判断的主要原因。同时,一旦欧元区情况继续恶化,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冲销宽松货币政策作用,为日元带来继续升值的压力。

巨额债务尚未找到明确化解途径。日本国会众议院近期通过了一项总额高达96万亿日元的2012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案,其规模创日本政府预算案新高。据估算,到2012财年末,日本国家和地方长期债务总额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95%,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属最差水平,即使是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仍低于日本30多个百分点,而同属于“欧猪”国家的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债务与GDP的比重均在110%左右。而灾后重建的巨额资金支出,还将继续在本已超负荷运转的日本财政体系上加上更为沉重的砝码。自2011年4月日本国会第一笔“赈灾预算案”至今,日本政府用于灾后重建的资金总额不超过9万亿日元,而这些款项主要用于灾民临时住宅建设、灾区地震与海啸垃圾处理、企业重建补助以及遇难者家人慰问金等,而在真正耗费资金的大规模灾区新城区建设、企业恢复生产所需厂房与设备投资等方面,日本财政还尚未投入资金。

据估算,日本地震灾后重建约需100万亿日元,这对约49%的预算资金都需要靠发行国债来筹集的日本政府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据OECD预计,2013年日本债务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至227%,预示着日本主权债务向着危机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减薪加税造成国内消费能力下降。为缓解政府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和筹集地震灾后重建资金,日本通过降低政府公务人员薪资水平、提高税收等方法试图开源节流。2012年2月,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公务员减薪法案》,根据法案,日本普通国家公务员薪金在实施平均下调0.23%的2011年度人事院建议的基础上,2012年4月起将平均再减薪7.8%,其中,首相减薪30%,内阁大臣和副大臣减薪20%,政务官减薪10%,科长级以上减薪9.77%,科长助理与股长减薪7.77%,主管人员减薪4.77%。同时,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国会议员秘书减薪法案》。除降低薪资水平之外,日本政府正试图出台一项“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草案,该草案中拟将现行5%的消费税率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提升至8%和10%。

无论是降低薪酬还是增加消费税收,都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居民消费的降低。而从2011年日本内需和外需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度来看,个人消费等内需贡献度为0.06%,而以出口大幅减少为背景的外需对GDP的贡献度则为-0.64%。一旦个人消费等内需的正拉动力减弱,日本经济的复苏将更为乏力。同时,日本政府公布的中长期经济财政估算显示,即使如期执行增税方案,到2020财年,日本公共债务总额仍将增加到相当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1倍的水平。

人口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老年抚养比已经超过了40%,较英国、德国、法国和瑞典等欧洲国家高出近30%,较美国更是高出超过一倍。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老龄化问题将更加严重,2030年的日本老年抚养比将达到60%,2050年将达到80%,也即每100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80位老年人。与此同时,日本老年和少年总体抚养比目前也已经达到了60%左右,而2050年前该比值将升至90%以上,相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一倍多。

与人口老龄化相对应的是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自1995年起,开始从8717万人的高峰期开始下降,近几年下降幅度更为剧烈,劳动力短缺现象明显。据报道,在仙台,每个申请建筑工地交通控制员职位的人有17份工作可以选择,而每个找工作的铁路工人则有11份工作可以选择。而在日本东北部地区,劳动力流失问题则更为严重,海啸和核事故带来的破坏使很多人离开当地前往别处,如女川镇自大地震以来已流失了20%的人口,这使得受灾地区在完成灾后重建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大幅降低。劳动力短缺不仅加重了日本社会保障负担,使本已债台高筑的政府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养老等福利性支出,更加不容乐观的是,日本经济还将面临社会生产率和增长率低下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电力供应短缺难以支撑产业发展。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许多核电站停运,电力供应形势严峻。日本关西电力公司目前在西日本地区的11座核电站已全部停运,日本国内继续运转的核电站也只剩下两座。同时,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动摇了社会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信任,许多已完成停机检修的核电站也无法重启发电,相应发电量改由火力发电替代,造成了燃料费用和发电成本的大幅上升。受其影响最大的关西电力公司预测,其2011财年全年净亏损将高达2530亿日元,是该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一旦政府决定因供电成本上升而上调电价,则将造成日本企业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上升。目前,日本企业的电力成本已较美国高出40%,较韩国高150%,如电价继续上升,则可能造成日本企业外迁海外,加剧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今年3月公布的一项对9357家日企的调查结果显示,73.2%的日企想“走出去”,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担心电力不足也将使外国企业在日投资减少,据统计,2011年外国企业对日直接投资净流出额达1832亿日元,为1985年以来的第二大规模,有30%的外资企业因大震灾,将中止投资计划或缩小投资规模。

制造业不振造成经济增长引擎乏力。以索尼、松下、东芝、日立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日本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灾这两场接连而至的天灾使得日本制造业遭受重大创伤。日本东北地区工厂在2011年3月的大地震中受损严重,生产供应链中断,10月份的泰国洪水更是冲毁大量日本工厂,造成企业零部件供应不足,汽车和IT产品生产一度中断。有媒体报道称,这些问题使日本上市企业减少收益7000亿日元。加上日元持续升值对日本企业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2012年2月,几乎所有日本家电与电机企业都提前宣布陷入“经营赤字”。

从各公司2011年4月至12月的经营状况来看,日本制造业上市企业经营状况总体不佳,经营利润同比锐减三成多。其中,钢铁业整体亏损210亿日元,汽车业虽盈利7171亿日元,但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54.6%,精密器械业利润减少40.5%,化学业利润减少25%。而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日本电器巨头的日子则更为难过:松下亏损3338亿日元、索尼亏损2014亿日元、夏普亏损2135亿日元、NEC公司亏损975亿日元,上述企业2011年财年预计亏损合计更是高达1.39万亿日元。

除此之外,缺乏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性创新、新兴市场开拓步伐缓慢和制造成本高居不下及缺乏价格竞争力等,也是制造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

猜你喜欢
日本央行日本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寻日本
中华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0.1%不变
银行家(2017年1期)2017-02-15 20:37:41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02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