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骞
什么是家族史?
你所在的家族,曾有过怎样的荣耀和坎坷?
我们的个体历史,和国家民族的大历史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找寻、定位自身的历史价值?……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位名叫雷宗兴的同学,思索着这些看似艰深的问题,并以其持续的坚韧和勇气,尝试进行他的解读。
欲言又止的外婆
清瘦的面庞,儒雅的谈吐,16岁的雷宗兴身上,有一种淡淡的读书人的气质。因为身体不好,小学三年级之前,雷宗兴一直休学在家。当老师的爸妈怕儿子无聊,便给他买了一大堆书,科技的、文学的、历史的……丰富的阅读体验,不但让雷宗兴很早完成了童年的知识启蒙,更让他对身边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我要知道”的渴望。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历史又为什么是那样……从高中开始,雷宗兴又对自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渴望知道一切与我相关的事情。”
这所谓的与自己相关的事,首当其冲,便是家族的来历。
实际上,从很小的时候起,雷宗兴就隐隐察觉,自己的祖辈仿佛有点“不一样”。“外高祖父郭葆琳是民国时候的地方官员,知识分子,两个儿子留学日本,后来还都开办过实业,富庶一方。”
这些,都是雷宗兴从外婆那儿听来的。照理说,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应该是会有很多故事流传下来才对啊,可是,关于外高祖父更多的事情,平日健谈的外婆却总是欲言又止,只在某个时候,她会喃喃道:“他是个坏人……我们曾吃过很多苦,我甚至不愿意再提了。”零散的片段在老人的嘴里被拼凑起来,然后,她似乎又想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那一场浩劫……于是,故事便终止了。
“真是这样的吗?我的祖辈真是为家族所不齿的、为国民党做事的反动人物?”雷宗兴的脑子里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2011年夏天,刚结束第一年高中生涯的雷宗兴,决心重新梳理自己的“家族史”。
“难道你就不怕吗?”
在调查的初始阶段,除了向家里的老人们不住“问长问短”,雷宗兴把希望寄托在了仿佛是万能的互联网之上。当听说郭葆琳死后葬于万国公墓,他上网查找有关万国公墓的情况。“当时德国占着青岛,万国公墓大多葬欧洲人士,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凭啥进的万国公墓?”
雷宗兴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没日没夜地在网上泡着,不断切换着各种关键词。可奇怪的是,不管怎么努力,雷宗兴一直没能获取什么有价值的答案。每当在搜索框内键入外高祖父的名字,出来的总是一堆不知所谓的无用信息,仿佛郭葆琳这个人就不曾存在过,这让雷宗兴非常纳闷。
更糟糕的是,雷宗兴的“家族调查”还惊动了家里德高望重的三太公——郭葆琳唯一在世的儿子郭宪达。这个将近90岁的老人给雷宗兴的外婆打电话,再三交代:“叫宗兴不要管这事儿啦,只管学习!”而当雷宗兴企图再做说服时,老人家用一种几乎无法辩驳的威严,坚决地回答:“我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他的这种思维方式我完全可以理解,”雷宗兴告诉记者,“文革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当那个时代的受害者重新面对调查时,他们会自发地抵触,害怕重新面对伤痛,也害怕会对自己及家人产生伤害,我清楚地记得,太公当时就问我,‘难道你就不怕吗?”
雷宗兴没有反驳,当然,他也不会放弃。太公的阻挠反倒激发起了这个喜欢刨根究底的理科生更强烈的好奇心。
“人生苦短,不在活多长,看的是你活得有没有价值。”雷宗兴说。
一份判决书
作为一个在新世纪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雷宗兴和时下不少年轻人一样,无比渴望获知事实的真相。质疑、发问,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雷宗兴经常就书本上一些看似“不容置疑”的定理、公式、实验过程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最近一篇名为《论质疑精神》的文章中,雷宗兴就很大胆地“质疑”了一件事:历史书很可能把牛顿的生日搞错了——“《自然科学之数学原理》里提到牛顿生于1642年圣诞节,而历史课本上却说是1643年的圣诞节。”雷宗兴跟同伴一起查阅了不少资料,最终确认:牛顿的生日按儒略历计算,应为1642年12月25日,按当今公历计算则是1643年1月4日。 不管怎么样,课本上的表述都是不正确的。
“这本课本使用了这么多年,竟没人发现错误,这难道不正说明我们缺乏质疑精神吗?”为了这事,雷宗兴还专门写了一份研究报告。
而这次,雷宗兴质疑的对象从书本转移到了现实。即使阻力重重,他依然希望能够还原一部真实的“家族史”。
外婆对雷宗兴的“工作”表示支持,尽管她对这种近似“海底捞针”似的调查并不抱有太充分的信心,“以前的照片、族谱全都在抄家的时候被烧毁了,你一个小孩子家,敲敲打打的,能找出来吗?”老人家半开玩笑似地在外孙的耳边不住唠叨。雷宗兴不为所动,他心里有一个念头,既然是发生过的,那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啊!
终于,突破口出现了!这天,不知怎的,外婆从一个箱子里哆哆嗦嗦地翻出了一份东西,那是几十年前的一份青岛洋房的法院判决书和一份郭宪聪(郭葆琳长子)当年的家庭成分表。仔细看了一遍,雷宗兴兴奋地大叫起来,天啊,“粗心”的外婆一直把郭葆琳的名字记成了“郭葆霖”!
顺藤摸瓜,在查阅了更多文献和历史资料后,家族的脉络在雷宗兴的眼中渐渐清晰了起来——原来,他的外高祖父郭葆琳竟是中国著名的农学家,写过好几本书。解放后,其子孙们却因各种原因被清算,从此家道中落……
答案揭晓的那一刻,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外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劲地在那念叨着:“我愧对祖宗啊。” 而这时,她累了好几天的外孙雷宗兴已经骄傲地睡着了。
追问在继续
“真相也许已随时代的烽烟吹过,但我还是感到欣慰,因为我已尽我最大努力基本填补了这一方面历史的空缺……”雷宗兴在《被找回的家族记忆》一文中这么总结。这篇详实生动的“历史作文”在2011年的秋天,获得了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的一等奖!听到这个喜讯后,同学们在贴吧上疯狂地打探雷宗兴的消息:这家伙到底是谁啊?哪个班的?
不过,雷宗兴倒是挺淡定的,他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而已,何况这件事,还跟自己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呢。
细节一点点浮出水面,可雷宗兴却仍觉意犹未尽,对于发生在祖辈们身上的这些故事,这个高二男生感慨万千:“家族在劫难之后,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使平反以后,这心灵的创伤也未曾痊愈,待人接物,唯唯诺诺。”
痴迷历史学的雷宗兴一直在思考、追问,比如,一场群众运动如何把一个国家、民族推向深渊?我们又该如何医治那些在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人们的心灵?……这些几乎都是课本涉及不到的。
为了找寻答案,雷宗兴跟几个同伴一起组建了历史课题小组,专门研究群众运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影响,“国家的浩劫,是国家不可磨灭的伤痛,也必须是当代人不可以遗忘的记忆。”
历史画上了句号,生活仍将继续。在未来的漫长日子里,这个戴着眼镜,喜欢问问题的山东男孩,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