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摘要: 励志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励志教育的内涵出发,探讨励志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创新地提出开展励志教育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励志教育三维目标社会实践
励志,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意为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汉朝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其中,“励”即激励、鼓励之意,“志”,一指志向、抱负,亦即理想、目标;二指意志、决心、态度,亦即对理想、奋斗目标追求的强烈程度。“励志”,意为振奋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远大目标。
励志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成功学等知识,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唤起学生潜能的教育。就此而言,励志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当代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励志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1.体现思想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第三维目标的实现。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是传统教学合理的部分,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而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正因为如此,对很多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是一个新课程改革之后产生的新生事物,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传统知识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不能够通过讲解的方式,“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本质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受教育者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第三维目标的实现,就成为每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励志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励志音乐、励志电影,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最终能够形成对某一事物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较好地促进第三维目标的实现。
2.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成绩。
高考是任何一所中学无法回避的现实。著名教育家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说:“我们要正确认识高考。素质教育不是不要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好也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抓高考,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学生梦寐以求的,代表了广大考生及其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思想政治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强,最终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励志教育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次教学实践中,因为某班学生作文不够认真,学习态度较差,班主任请我利用班会课时间给学生做一次讲座,我给他们做了一个以《谈谈作业》为主题的带有励志性质的讲座,用特色作业导入,一个小学教师给学生留了一个奇怪的作业,让大家拿一个生鸡蛋,护蛋一周。学生们小心翼翼、担惊受怕地过了一周,老师告诉他们,你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呵护你们的。一个生鸡蛋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询问学生喜不喜欢这样的作业,学生都表示喜欢,接着又与学生达成谅解,我们不太可能布置这样的作业,因为有着高考的压力,将作业与高考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打好基础,在将来的高考中正常发挥,考上理想的大学。最终,这节班会课取得圆满成功,甚至其结局令我有些意想不到,在一周后的学年段模拟考试当中,该班虽然是一个理科班,但是学生的思想政治考试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超过了文科重点班。从中可以看出励志教育所能发挥的激励作用。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膨胀的同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风靡一时,人们过分追求金钱、利益、权力,导致了精神家园的荒芜。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信仰,沉迷于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这时,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德育功能,通过励志教育,则是一个由外烁到内生的反思过程。它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坚持教育形象化、生活化。通过丰富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情感,从而形成道德认同,增强爱心行动,建树完整的人格,最终可以净化心灵,唤醒良知,激发潜能,回归人性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展励志教育的方式
1.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又是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比如在《经济生活》板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我就引用了李嘉诚的案例故事,香港巨富李嘉诚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一毛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便蹲下来准备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便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一案例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甚至争辩,教师进行引导,无形当中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在励志教育校本课程中深化。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确实可以渗透励志教育,可是课堂教学毕竟还是学校开展应试教育的主阵地,无法充分发挥励志教育的作用,因此开设以励志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则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思想政治老师以校本选修课为载体,前期在学校里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然后安排课程内容和活动,之后撰写课程纲要,利用网络、励志书籍、生活体验搜集素材,设计课例,以励志讲座、名人讲坛、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电影欣赏、辩论赛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上完课,应撰写教学反思,进行课堂评价,总结成果,反思论证,提高励志校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内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学习相结合、与励志教育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校内活动中体验励志,从而实现认知上的内化。
思想政治老师上课所教授的思想政治原理、方法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很容易遗忘,但思想政治老师通过励志教育所给予的积极暗示和正面激励是难以忘记的,这在毕业生返校交流中得以证实。事实证明,励志教育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而思想政治老师不可推卸这一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词条:三维目标.
[2]马静,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团学术论坛,2008.8.
[3]刘彭芝.人生为一大事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4]梁士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