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北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

2012-04-29 21:05王辰依郭佟佟
中国市场 2012年49期

王辰依 郭佟佟

[摘要]本文以北京为例总结出四种果蔬类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利用AHP评价四种模式的流通效率。结合得分结果、北京市果蔬类农产品供应状况和日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经验,本文认为针对北京本地果蔬类农产品应当通过深化“农超对接”提高流通效率,针对外埠果蔬类农产品应当通过增强销地一级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流通质量。

[关键词]流通效率;果蔬类农产品;AHP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67-03

1北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现状

1.1北京果蔬类农产品的供应现状

目前,北京果蔬类农产品呈现出外埠主导、本地补充的局面。2010年,外地进京的水果、蔬菜量分别占到全市消耗总量的94.2%、83.4%,外地进京的果蔬类农产品经批发市场流通量达80%,批发市场在北京果蔬流通中作用仍然较大;北京本地果蔬类农产品经超市的流通量达50%,而且部分实现了“农超对接”。

1.2北京市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模式

本文调查了部分果蔬类农产品流通主体并参考北京农产品流通相关论文,总结出四种北京果蔬类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具体流通模式如图1所示。

1.3北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市场分析

目前,北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市场处于较混乱的状态。现有的农村合作组织受政府直接领导、独立性较差;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提供价格形成、传递信息、农产品集散服务;此外,农民与中间批发商、连锁超市存在利益冲突,在博弈中较被动。

2日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现状

日本小型农户广泛分布的现状与我国相似,其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经验值得借鉴。

图2反映了日本果蔬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大部分果蔬类农产品由农协或联合托运人组织,经过中央批发市场流通,中央批发市场类似我国销地一级批发市场;剩下的果蔬由农协的经济事业部或全国果蔬中心负责,完成生产者与生协、大型零售店的对接,其流通过程与北京的流通模式④类似。

中央批发市场内部规定、交易流程、内部人员的职责如下:有资格认证的批发业者以拍卖、当天出售的原则,将接受委托的产品卖给获资格认证的中间批发业者和参加交易者,并从东京都那里获得与交易量成比例的佣金;未获得资格认证的参加交易者只能从中间批发业者手中购买;关联事业者为交易人员提供配送、仓储、冷藏、加工和饮食、住宿等服务;安全检测者在交易的各环节、对各店铺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批发市场的开设者对各种产品的交易量、价格等信息进行每天、周、月、年的统计。日本中央批发市场在流通中有效地发挥了价格形成、产品集散、信息传递、安全检测的功能。

通过以上对日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研究,本文认为北京农产品流通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流通市场缺少交易规则、流通主体角色不明晰,导致流通环节衔接出现障碍,从而增加了流通的时间;第二,交易双方属于零和博弈或非合作博弈、流通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了流通成本的增加。

3北京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

本文考虑到北京当前经济、物流状况,利用AHP评价各种流通模式的优劣。

3.1建立AHP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分为三层,最上面的目标层为流通模式的效率;中间是准则层包括流通成本B1、流通质量B2、社会安定B3三个因素;最下面为子准则层,是对三个评价指标的展开。

3.2构造判断矩阵依据

(1)第一层判断矩阵B

过高的流通成本会加剧通货膨胀问题,因此,流通成本是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就业压力仍不断增大,维护社会稳定非常重要;同时,受经济水平的影响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偏低。综上B1、B3、B2重要性依次减弱。

(2)流通成本判断矩阵C1

为了分析各种流通成本之间的重要性,本文于2012年3月24、25日对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八里桥批发市场、通州天赐良缘小区农贸市场、通州富河大街天客隆超市的几种水果、蔬菜的价格及运输成本进行了调查。

调查中果蔬类农产品在销地的流通过程如图3所示。

调查的原始数据及经过计算处理后的数据如表1所示:

结合上述数据估算出总运费占终端价格的百分比不超过20%,查阅相关研究得知我国果蔬类农产品在流通中货损成本大于25%。中转次数与货损程度、运费、期望的利润密切相关,重要性高于中间商期望利润。本文认为流通成本四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货损成本C12>运费C11>中转次数C14>中间商期望利润C13

(3)流通质量判断矩阵C2

首先越大的辐射范围能保证越多的百姓吃到新鲜果蔬;其次缺货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后考虑购买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故重要性排序为:模式的辐射范围C24>及时的补货能力C21>购买的便利性C22>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C23

(4)社会安定判断矩阵C3

结合当前经济状况,通货膨胀对社会安定的影响最大;多环节的流通模式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但会导致重复、迂回运输引起资源浪费;所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C33、就业人数C31、资源浪费程度C32重要性从大到小比较合理。

3.3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构造四个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CR全部小于0.1,故判断矩阵均满足一致性检验的要求。

3.4各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

3.5专家打分

(1)打分的标准

请5位相关研究人员对四种果蔬流通模式的11个指标打分,最低1分,最高5分,成本型指标值越大得分越少,效率型指标值越大得分越多。

(2)得分情况

四种模式的最终得分为:2.113、2.398、3.275、4.014。

3.6AHP结果分析

得分最高的4.014是“农超对接”模式④,表明其流通的效率最高,排名其次的是只经过一次销地批发的流通模式③。

4结论和建议

结合北京果蔬类农产品供应现状和AHP结果并借鉴日本果蔬类农产流通模式,本文认为对北京本地果蔬类农产品应该采用模式④,通过深化“农超对接”提高流通效率;对外埠果蔬类农产品采用模式③,通过增强销地一级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流通质量。

(1)通过发展代表生产者或消费者利益的协作组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的混乱局面来推进流通模式③、④。

(2)从日本中央批发市场运作中得到的启示:

①政府应发挥定规、监管的作用,规则制定、交易主体透明化会大大降低流通成本。

②从批发第一环节采用拍卖制形成公正的产品价格,从源头上减少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现象。

③在空间上实现产地、销地批发市场功能合并,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时间。

参考文献:

[1]程蕾,王道平,李峰.我国大城市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及规划框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1(8).

[2]祝映莲,郭红莲,谢宏良.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0(1).

[3]袁亚军.层次分析法在设置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中的应用[J].汽车科技,2011(7).

[4]孙前进.北京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10).

[5]李东新,宋岭.中国农超对接现状及发展新疆特色的农超对接的策略[J].新疆大学学报,2011(3).

[6]荆林波.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

[7]高丽然.日本农协的特点、经验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考古,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