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坤
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表现为对学习发自内心的未知欲。著名的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人的成功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其中附属内驱力就是从他人的称赞和奖励中获得的驱动力,这在童年早期是成功动机中的主要因素,而到了少年期和青年期,这种动机自然而然地被其他两种动机所替代。那么,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高年级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引起对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了。因此,老师应当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对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给予热情帮助。要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好英语、学好英语的基础。
2.日常生活英语化。
英语无处不在,学了六年的英语,只要你给他机会,学生就会给你不少惊喜。比如,学习了数字,让他们讨论身边有哪些数字英语。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telephone number,car number,room number and so on,再如学习了国名,可将国旗、著名景点、国家语言等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受到英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紧紧相连的。
关注身边流行的事,适时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前段时间流行的“超女”,成为学生茶前饭后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一次英语课上,我问:“超级女声你们都很喜欢,但有没有发现有一个英语单词不断出现?”学生一愣,很快说出:“PK。”我又问:“你们也看了这么多关于PK的比赛,那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它又是怎么构成的?”在课后的查阅中,学生明白了PK就是挑战的意思。现在,PK一词家喻户晓,成为学生口中流行的词。试问,如果教师不知道“超女”,那么怎能与学生形成共鸣,使他们转而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巨大魅力?再如,在现在流行的节日——圣诞节时,可组织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和它相关的单词,等等,帮助学生真正过圣诞节。
3.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排斥语言知识。而在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小学英语教学实际。
4.深入孩子的内心,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意大利的马拉古兹在一首诗中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要走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里,教师就要多下一番工夫。在高年级学生眼中的世界并不一定是已经存在的世界,他们有时的想法会令你觉得不可思议。尊重他们的天性,理解他们的不可思议,我们就能赢得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眼光看教材,用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理解教材,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运用教材,用贴近他们心灵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在教“关于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这个对于小学生难掌握的概念的时候,我适当加入了山东快板的前奏,孩子们就会颇有兴趣,乐于接受,而且容易记住。在课堂教学中,我曾多次尝试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自己不仅是游戏的组织者,而且是参与者,和孩子们互换角色,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当小老师。自己坐在孩子的座位上,和其他孩子一样做学生听课,举手发言。有时甚至可以毫无顾忌地和孩子们一起开怀大笑。事实证明,这样的老师更有亲和力,这样的英语课堂更有生命力。
5.精心设计课后习题,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都会发现学生们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我采取目标激励法,分层互促。在设计作业时,我会布置一些难度比较高、灵活度比较大的问题留给“吃不饱”的学生思考,也组织兴趣小组,让他们有事情可做。而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更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布置一些较易完成的作业,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做到节节有收获,天天有提高,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