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稿、文件传阅中领导人署名画圈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2012-04-29 00:44:03
党史纵览 2012年4期
关键词:画圈电文胡乔木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离开了延安,与陕北、山西之敌周旋,并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战事,那是叶子龙他们收发电文最频繁忙碌的一段。叶子龙说:“那时期电文往来的确密集频繁,而且由于当时电报、文件发送的制度没有形成规范,还出现过一些小差错。然而也正因为发现了差错,我们设法防范,又建立了一些好的制度。”

原来,自1947年下半年,随着战事的发展,解放区一天天扩大,巩固后方,对旧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工作日显紧迫。进入晋绥解放区的那段时期,整个战局趋于平稳,因此,毛泽东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土改问题。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土地法大纲》,明确宣布废除一切封建性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对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解放区,支援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在此后不久,却产生了“左”的偏颇,中农的利益受到侵害,中小商业遭到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乱打乱杀的现象。

这些问题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让新华社电台拍发全国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要求各地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此后,毛泽东就等候关注着各地的反映。

3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秘书的胡乔木告诉他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道:“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叶子龙说:“大概还没有来吧。”可胡乔木说他清楚地记得电文已经来了。

叶子龙连忙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了出来。他见电文上画了许多钩,当时领导人阅看电报、文件后,就在头一页上画个钩,所以叶子龙说:“这份电文您已经看过了。”毛泽东听了有些不悦,说:“我根本就没看过!”由于上面只有钩钩,的确看不出究竟是谁画的,所以也分辨不清到底谁看过,谁没看过。

这时,还是胡乔木替叶子龙打了圆场,说是画钩这种方法有缺陷,许多人看后都打钩,钩一多,谁看了谁没看,就分不清楚了。没记准谁看了,谁没看,责任不全在叶子龙。毛泽东听了胡乔木的解释,觉得有道理,就没再深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叶子龙想出了个办法,就是在送传电报文件前,先在电报文件上署好各位领导的名字,哪位领导看过了,就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一个圈。这样一来,谁看了谁没看一目了然。领导人传阅电报文件在署名上画圈的制度,就这样形成了,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摘自王凡《聆听历史细节》)

猜你喜欢
画圈电文胡乔木
ADS-B延迟转发电文检测及干扰台定位方法
神奇蘑菇会“画圈”
肩周疼痛没事画画圈
来而不往
北方人(2017年3期)2017-04-14 13:40:46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读者(2016年24期)2016-11-26 21:06:42
卫星导航系统导航电文编排结构研究
“反冒进”与批判“反冒进”:胡乔木的经历与思考
“考眼力”答案
《一定摸到红球吗》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