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舞台艺术表演训练策略研究

2012-04-29 00:44罗建玲
考试周刊 2012年40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手势姿态

罗建玲

摘要: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提高声音表现力和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舞台艺术表演的研究。

关键词: 声乐舞台艺术表演课堂教学歌唱实践

声乐表演是一门既要唱好又要演好的艺术。“以演助唱”,“唱”和“演”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随着当今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能把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更多样式、多角度地放大,呈现给观众,这就对声乐演唱中演员在表演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声乐演唱中形体表演是赋予声乐作品以鲜活生命的创造行为。声乐作品的处理、情感的投入不仅能用声音体现,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诠释。身体姿态、脸部表情、眼神、手势、台位等形体表演诸因素不仅是声乐演唱的辅助手段,更对歌唱起到了协调、统一、提升的重要作用,是生动展现音乐魅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我介绍自己多年来的表演经验和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对舞台艺术表演的认识

1.舞台艺术表演的概念

舞台艺术是一个艺术名词,一般来说舞台艺术表演指的是利用舞台这一三维空间由演员把艺术作品在原有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为中心的综合表演艺术,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多重作用和强劲的感染力量,以及在美化舞台画面、艺术造型诸多方面的特殊效应及其内蕴丰富的意境、节奏、韵律、品位,等等。

2.声乐舞台艺术表演的重要性及涵括的内容

声乐艺术作为舞台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而且是视觉艺术。捷克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爱斯坦曾说:“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表情、手势动作、舞台演绎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由此看来,只有声情并茂,歌声、情感、舞台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歌唱艺术。我们要把歌唱和与之表达一致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加上舞台演绎完美结合,表现声乐技巧,表达作品的情感内涵,将作品完整、生动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高度完美统一的舞台效果。

声乐演唱中的舞台艺术表演涵括的内容有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台位变化、上下场方式的处理等。

二、在课堂教学中训练舞台艺术表演能力

观众在欣赏表演艺术时,一般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欣赏演员的作品。歌唱艺术包括声音表演和形体表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舞台艺术表演,应关注两个部分:一是科学地提高声音的演唱技巧;二是通过身体姿态、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展现形体表演。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点。

1.身体姿态

一个演员的天职是对“美”的创造。所谓歌唱“姿态美”并不是单指容貌的美丽。挺拔、松弛、自信、精神饱满的身体状态不仅有助于歌唱发声,更是塑造良好舞台形象的关键。身体的姿态美要根据歌曲内容、风格表现,这是声乐表演的基本功。通过不同的身体姿态能表现出潇洒、豪放的姿态美,秀丽、甜美的姿态美,含蓄、质朴的姿态美等。如不同的唱法也有不同的要求:美声唱法歌唱姿态相对庄重、稳定;民族唱法要融入各民族及戏曲特色的表演身段;通俗唱法更多的是边舞边唱。需要强调的是,在声乐表演的全过程中,无论何时、表现何种情感,哪怕是表达痛苦、悲伤的情感,都应在身体姿态上表现出优雅和端庄。舞台表演中不应该出现身体松懈、动作随意性和太生活化的自然主义的身体姿态。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是人与人交流时视觉与人际上的一种需求,生活中各种面部表情都是自然的流露,无需培养与训练。而在声乐演唱时,人们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表达情绪的。声乐演唱中,演唱时是一种假设性的表演,所处的环境是“虚境”,因此就要格外注意训练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与艺术感受能力。声乐表演的想象不是一种幻想,而是具体的,不仅要用声音唱出来,而且要用整个身体表现出来。所以就要求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要与所演唱的声乐作品的感情表达一致,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及作品的内容。

(1)眼睛的表达

歌唱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尽管以唱为主,但演唱者不能忽视表情的作用,特别是面对听众的音乐会演唱。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仅凭表情就看出某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演员的眼睛,要能看山有山在,看水有水流,看花花满园,看天有鸟飞。“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一瞬之间千变万化。演员应使观众从其眼神里看出角色的内心活动。

艺术大师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是说眼睛是可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甚至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微妙感情,都能用眼睛表达出来。人的眼神有好多种,一位奥地利著名歌唱家说:“每个人歌唱的音色不同,正如每个人的眼睛不同—样。”眼神的种类也可因个性不同而不同。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要懂得“眼”的表现力。首先眼睛要有神,用眼神与观众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睛表达情感。总之,通过眼睛各种“眼法”表演,把歌唱活了,唱出歌者的内心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抓住观众,才能感人。

(2)眉毛的表达

歌者的面部表情还涉及眉毛,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可以用眉毛表达多少感情。其实你能用眼睑和眉毛的运动表达全部的各种感情。通过眉毛的运用,能更生动地刻画出苦恼、恐惧、焦急、狂喜等各种情感。如在演唱表现痛苦的歌曲时,歌者不能只局限于运用具有表现力的声音,还要加上眉毛形态的配合。稍稍一皱起,就更能表达痛苦的情感。面部表情应随着感情变化而变化,对着镜子练习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当你在舞台上表情呆滞或者不管演唱什么内容总呈同一种表情时,是无法打动听众的(也表明演唱者内心的“空白”)。优秀歌唱者都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歌唱,其演唱表情很自然地与所演唱的内容相一致与同步。声乐演员上场演出,首先对观众要有一种热情服务的正确态度。同时,注意上场的动作要潇洒、自然,有适度感。因为,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想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声乐演员从一上场就要注意努力表现出良好的台风,让自己的演出有一个美好的开端。在演出的全过程中,从头到尾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台风,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艺术的创造之中歌颂美、表现美。

3.手势动作

手势的起落是声乐表演者要关注的“点”,在歌唱中的作用不亚于指挥。歌唱中除了表演唱,或演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歌曲外,手势的动作并不复杂。首先应该让手势参与到歌唱呼吸中,成为音乐流动的一部分。歌唱的气息是需要连贯、流动、保持的,因此许多学生习惯用手势打拍子唱歌,这是非常错误的,会造成歌唱气息的不连贯,声音位置的不统一等一系列歌唱问题。演出中手势能代表歌唱想法。如歌唱中需要表达声音渐强、渐弱,气息扩张、保持,深呼吸、高位置,舒缓、有力等歌唱意识,都可以通过手势协助完成。其次手势动作可以分为指示性手势、象征性手势、情绪性手势、象形性手势等,在表演中可以细腻地传递音乐的律动、歌曲的内涵,因此动作的设计要根据歌曲内容、风格进行编排、练习。

三、在歌唱实践中训练舞台艺术表演能力

一位好的歌唱演员只拥有精湛的演唱技巧在当今这个音乐市场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对形体表演的研究,除了平时训练外,鼓励学生争取多上舞台,在舞台实践中提高。因此我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的声乐活动,如:每学期的中段、期末的声乐观摩;年级声乐小比赛;校园十大歌手;学校技能节的声乐比赛及一些校外的歌唱比赛。只有通过这样的活动,才有助于声乐表演能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这些活动中我会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训练。

1.台位变化

形体表演中台位的变化主要指的是步伐的移动。歌手演出中大部分的时间是站立原地演唱的,而在前奏、间奏时间,或与伴舞配合时,或在需要与不同方位观众交流,进行舞台调度时,就需要迈开步伐,适当地变化台位。台位的变化首先应该确定脚下步伐何时起步,何时转身,大概要走几步。而后迈步时要注意步伐的节奏、步伐的幅度和走步的优美性。腳下站立及走步时要注意脚下重心的稳定,出脚后重心的转移,脚步与手势的配合等。其次台位变化中起步、转身、交流等动作要配合音乐,并注意男生与女生的站姿、步伐有所不同。

2.上下场方式的处理

节目的出场与退场是演员与观众交流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做事要有头有尾”,上下场的处理是歌唱形体表演的重要部分。演员出场是演员总体台风的最初体现,可以使观众初步感受到这个演员良好的气质与风度。一般演唱者在出场前心情是最紧张的,我们可以通过面带微笑、仪态大方的表情,步履稳健、速度适当的步伐稳定情绪,尽量表现出自信、从容的心态,站定后从容地向观众致意。设计出场的方式可以根据歌曲的情绪、前奏的长短或与伴舞的配合等处理。演员的退场是演员与观众告别的一个形式,不能虎头蛇尾。退场方式的处理首先要求演唱者的歌唱情绪、动作一定要保持到音乐结束,接着在观众的掌声中微笑鞠躬谢幕。而后稍退一步,步伐从容,速度中速偏快地退场。应该强调的是歌唱的最后一个动作的收势与鞠躬谢幕动作、迈步退场步伐要连贯、协调,浑然一体。

虽然声乐演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但是面对高科技电视、网络视频、大小的晚会、一些比赛,人们对歌唱者的要求日益提高,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台位变化、上下场方式等诸因素对声乐演唱有辅助作用,对歌唱起到了协调、统一、提升的重要作用,是生动展现音乐魅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所有演唱者及教育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11.

[2]蔡仪主编.美学原理[M].长沙人民出版社,2008.

[3]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

[4]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5]邹长海.声乐学习心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1.

[6]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第1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

[7]李小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4.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手势姿态
攀爬的姿态
挑战!神秘手势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V字手势的由来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胜利的手势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