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敏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创建初期的图书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求知者对信息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文献信息的中心地和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及学习的重要场所。做好在新形势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工作,为广大的求知者提供更加广阔、更加现代化的学习知识平台。
1建立特色数据库服务读者
现在人们对图书馆知识的获取应经走向效率化,传统的模式应经完全不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求。网络数字化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式的管理,而是一种比较开放的信息系统。建立特色数据库是实现信息化关键问题,数据库的建立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宽阔的服务范围,能优化服务手段与服务功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库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即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社会资源馆藏化。现代读者对知识的渴求着早已远离对自己所需内容进行逐页的寻求,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还降低效率,所以图书馆要把馆藏资源数字化,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方便用户的查询使用;另外图书馆在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的基础上要扩大知识范围,对一些社会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后融入到自己的特色馆藏中。
2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及素养
网络化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在综合服务职能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际上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馆员既要具备扎实的传统图书馆管理经验,又要勇于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束缚。馆员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新型文献信息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及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作为新一代的图书馆员,必须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其次馆员要全面学习新技术,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信息搜集、组织、加工、发布以及信息教育,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掌握新技术并能运用。
3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拓宽信息服务领域
高校图书馆也是一个教育的平台,平台的网络化不但方便了用户尽快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更有助于在他们学习借鉴之后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在网络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就要建立自己的网站,针对自己学校的特色分门别类成各个板块,把馆藏内容融入其中,实现各门类学科知识的整理。各板块由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并定时回答用户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开展定题、专题、课题等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优势。为进一步促进交流,为教学教研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各高校之间应加强横向联系,通过网络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增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提高。各高校之间的图书馆在建立网络化平台之后,要突破自我发展的瓶颈,各院校之间的学员或者用户可以自由在各院校图书馆之间寻求资料,有助于他们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度越来越高,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真正的把学校的丰富资源普及到社会中,远程教育应孕而出,受到了社会群体用户的一致好评。远程教育是以网络为依托对用户开展信息教育的,它是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教育特点建立远程教育体系进行服务的,尤其校内的名师、教授等的课堂教育资料,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后,针对用户的需求通过网络进行视频或音频教育。这是在地域上、环境上、时间上、群体上的突破,这种信息服务方式比较新颖,也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它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古板管理模式,体现了教育的多样化。满足了非校内用户群体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图书馆内图书的利用率。
4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要向知识服务发展
在网上查询自己的所需知识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然而在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上搜到的相关资源却浩瀚如海,不知从何下手整理,不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弄得头晕脑胀。高效率的生活节奏要求我们对所需资料的精确化,所以图书馆馆员要为用户起到导航的功能,提供准确、细致、全方面的信息检索服。新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在网络信息检索技术上必须进行资源整合,采用局部资源整合、基于文献内容层次的整合、文献资源深层次整合、异构数据库的同构化整合、数据库存资源层次的整合等。经过整合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检索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5有针对性的服务
比如在教研室提出某项专业课题时,馆员可以参加到研究中去,从课题的研究方向出发,更加实际的了解到研究的进展境况与所需资料。馆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在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从中提炼出教研用户所需要的部分。这无形中提高了教学科研的效率,提高了检索服务的质量,也是新时代民办高校图书馆今后进行信息检索服务的发展趋势。
6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可以提高人的才能,增强人的活力和积极性。现代管理学家认为“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都取决于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馆内专业人才匮乏会直接影响到它的服务水平,馆内人员的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越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水平也就越高。教育与培训也是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高校图书馆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中短期教育计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通过教育与培训可以有利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尽快适应新时代图书馆的需求。
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首先要进行规章制度的改革,根据网络化的图书馆需求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对图书馆内的馆员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不同员工的能力与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整合。制定图书馆的近阶段的管理目标,把管内管理人员的个人工作目标与图书馆的管理目标相结合,提高工作成效。引用激励机制充分了解管内人员的需求与动机,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另外还要建立有章可循的奖罚措施,引入竞争机制,全方位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只有队伍建设好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
7结语
高校图书馆不但要结合图书馆实际发展趋势进行建设还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只有把这两者融为一体,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打造出一流的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应当充分认識到它的重要性并切实践行,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宗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探索—— “新世纪图书馆管理变革的散思”之二[J].图书馆建设,2003(2).
[2] 陈艺.数字化参考服务初探[J].图书与情报,2002(3).
[3] 李洪斌.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工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