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忠
在享受了世界级盛会首次走进亚洲来到北京的短暂“虚荣”之后,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的魅力又能保持多久,北京又从中看到了怎样的差距
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举办的时间,恰恰是北京农业盛会启幕的一个重要节点。
从小的角度讲,世界草莓大会是进入到2012年之后,北京市举办的第一个农业盛会,自此之后,桃花节、梨花节、杏花节、西瓜节、樱桃节、苹果节、葡萄节,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节、采摘节、美食节等等带有各个区县鲜明标签的会展节庆活动将陆续上演。
从大的角度讲,继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之后,2013年世界食用菌大会、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2014年世界葡萄大会等等一系列国际性盛会将相继来到北京。
实际上,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了2012年北京农业的一件大事。借助一届世界级的农业盛会,北京世界城市的内涵更加丰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品牌、新形象得以向全世界进行展示。此外,通过大会的举办,草莓作为一个填补北方冬季空白的鲜食水果,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也被更多的首都市民所认可,草莓的生产者也借机收获了更多的真金白银。
草莓大会带给各界的欣喜证明,农业会展已经悄然成为了北京郊区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此次与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水准的农业盛会拥抱之后,大会的魅力又能保持多久,北京又从中看到了怎样的差距?在享受了世界级盛会首次走进亚洲来到北京的短暂“虚荣”之后,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认识尚不足
“面对可以预见的成千上万参观者,我们为此专门培训了20多个业务骨干,可大会的组织者却通知我们只能在展台留5个人,其他的人要进来可以,自己买票。”这是记者在世界草莓大会举办期间一家参展企业展台听到的抱怨。
而当记者会后带着“此次大会为北京留下了什么”去请教某知名农业专家时,他顺手指了指屋内还未拆封的几包印刷品,“会前几天组委会把这些宣传品运到我这,让我分发给业界的一些朋友,一共就剩下了几天时间,我那里去找这上百号人,据说这还是夏市长发话后组委会在距离会期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赶印的,要不连这个宣传资料都没有。”言语中透着不满的该专家一再叮嘱记者:聊聊可以,但不能在文章中出现他的名字。
两个画面拼凑出举办地组织承办世界草莓大会的些许不足,“会展效果还是很轰动,充分展示了昌平乃至北京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自信和实力,昌平的区域形象和北京的知名度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肯定了大会成效之后,上述专家分析指出,上述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于农业会展的认识还不到位。
在这位专家看来,过去举办一次农业会展,由于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更多的是一个产品的简单展示,让别人知道我们有什么,而经过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办会展的目的正在发生改变,更多的是要突出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目的的改变缘于对会展经济本质的认识。事实上,因为认识上的差异,区域性会展经济形成巨大差异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1999年深圳把办了十届的荔枝节改成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的与会企业以数百家增长,交易规模也是连年递增,而同样地处广东的珠海,创办于1994年的“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曾被称为中国三大电影节之一,但举办了两届便销声匿迹。
深圳注重发挥会展对经济的贡献,因此成为了“会展之都”,而珠海注重会展对城市形象的宣传,虽然博得了“浪漫之都”的美名,但游客们到了珠海却不知道去哪里、该怎么浪漫。
延续辉煌还是昙花一现,因为认识不同而结果迥异。一位长期关注北京农业会展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农业会展与其他会展一样,要更多的从经济的功能去衡量,区别于以往只强调简单的宣传意义,要从满足市场的角度思考一个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人们去参加展会消费的是产品,组织者应该从产品开发体系上进行研究,向参会者呈现出包含整个产业链的新产品,而不仅仅是让一些会展的设计公司、施工单位从中赚钱。“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草莓产品设计成北京市对外交流的‘北京礼物系列产品在会期宣布,那将是多轰动的事件。”
很显然,世界草莓大会向参会者普及了草莓丰富人们生活、改变人们生活的种种知识,点燃了首都消费者全面了解并消费草莓产品的热情,但遗憾的是,举办地呈现给人们的草莓产品却难与消费者高涨的热情成正比。如果我们能像对待北京文博会一样,在筹展期间鼓励参会单位开发设计更多的创意产品,相信世界草莓大会将给首都市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文化的缺失
会展业有悠久的历史,但对于北京的农业而言却是个新课题,要让会展业真正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平臺,必须要赋予其文化的内涵。
而对于一个农产品的会展而言,其文化不仅仅要基于某一个单个产品,更要把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融入其中。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厚度的大国,要呈现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传统农业文化,我们在大会现场看到的除了几十个中国本土的草莓品种,还有就是成千上万市民“赶集”式的热闹场景。
有专家曾经指出,传统的农业文化应立足于农业的功能性去发掘,在现代城市文化占据主流的今天,实现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其核心在于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变成市民的生活方式。
而具体到草莓大会,如果能把整个草莓的生长过程,生动立体化地呈现给现场参观的市民,甚至在筹备草莓大会的几年间,拿出昌平新建的几千个大棚中的极小一部分,租给城市的市民去种植,让市民在体验中了解草莓的价值、农业的文化,并真正将这种文化体验变成一种休闲方式,不仅可以把抽象传统的农业文化时尚化通俗化,还可以让市民真正感觉到短短几天的大会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
“现场连一些促销活动都没有,带着草莓参展的企业,不是只许看不许动,就是现场带了几十盒草莓一会就销售一空。”这是记者当时在现场听到最多的议论。
中国会展杂志社的执行社长倪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为什么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不多?为什么展会过多的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的竞争?为什么出现太多的展会欺诈和诚信危机?这一切都与我们没有十分关注会展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有关。
在倪玮看来,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会展文化,在暗中制约着会展经济的发展。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把自己的文化植入到专业性的展会中和所在区域的生活方式中,只有自己独特的会展文化作支撑,会展经济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有形式,没文化。”也许是中国留给世界草莓大会的第一印象,也是给北京留下的一个看得见的教训。
实际上,反观草莓对首都市民生活的影响,一个原本几块钱一斤的农产品,借助采摘、观光休闲等形式,一跃上升至每斤三五十元,甚至不乏百元一斤的案例,这本身就证明草莓作为农业的属性已经拓展到了文化层面。
而适应一个农产品属性的拓展,不仅仅是扩大其种植规模,或者是引入一个行业盛会,更重要的应该是提炼其文化精髓,研发系列具有文化符号的产品,并将其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不过,好在这只是北京承办国际性农业会展的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食用菌、种子、葡萄,甚至更多的国际性展会中,但愿能为相关区县的组织者们提供借鉴。
节庆应整合
农业虽然在北京的比重不大,但北京并不缺乏农业盛会。比如桃花节、苹果节、西瓜节等等。
但对比北京相关活动与世界性农业盛会的差距,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的节庆活动正在由盛转衰日渐式微,由于形式的约定俗成,内容的空洞无味,几乎可以用一年不如一年来形容,而类似世界草莓大会的农业盛会,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北京的农业盛会各个区县之间一直在互相模仿,几乎没什么创新,而且区县为了推出自己的地域品牌,甚至对其他区县不惜恶言相向,搞到最后没有一界盛会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参加了北京多个农业节庆活动的农业部专家向记者表示。
他指出,此次世界草莓大会在昌平举办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大会过多地强调昌平草莓的发展如何如何,参会的北京企业也主要以昌平为主,却忽略了北京其他区域如大兴、通州、怀柔、顺义等都有大量的草莓种植,而此次大会在昌平举办,实际上是昌平代表北京来办这件事情,所以应该更多把北京草莓的整体品牌推出去。“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次盛会并没有对北京草莓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大多数参会的人感觉到,北京在支持昌平发展草莓,却无意中打击了大兴、怀柔等其他地方的积极性。”
如何更好地拓展农业会展的品牌效应?其实,借助一个会展的平台,北京更需要向世界展示推出的是带有“北京”地域特点的农产品,更应该把首都的历史、文化等价值融入其中,在北京市规划出不同特色产品的产业带,而不是让北京的区县去攀比竞争,恐怕这也是造成北京现有节庆活动生命力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北京,亟需从市级层面对各个区县的现有节庆活动进行整合,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和资源浪费,提炼形成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会展品牌,将“平谷大桃”、“昌平草莓”等升级为“北京大桃”、“北京草莓”,并真正立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而研发新产品以借助展会等形式推向市场,农业会展的功能才能得到发挥,成为一个带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