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仍缺乏魅力

2012-04-29 00:44毛志成
中关村 2012年5期
关键词:极端化生还者生动性

毛志成

什么是教育的魅力?是可信性、生动性、感染性的总和。

泰坦尼克号轮船的沉没是真实事件,但毕竟还有生还者。生还者是什么人?据调查,妇女、儿童占69%,此外还有少量曾坐头等舱的人。而大多数成年男人生还者只占17%,数量很少。

基此我们可以想到,那些道德的形成,绝对离不开接受过必要的教育,而那样的教育一定是有生动性的教育,有魅力、有感召力的教育。另外,那些有道德的人的举动绝对不是在船长下令、在某种从众习惯下被动地做出的,而纯属个人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首先是个人的信念和行为,是主动性、自觉性的。因此任何教育,尤其是德育,最根本的目的首先是促成每个人自身德智素养的增进。要实现这些,教育的魅力化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教育的魅力?是可信性、生动性、感染性的总和。而这一切魅力中,德育魅力是第一魅力。

中国的德育有过真正的魅力么?当然有过,可惜经不起种种客观外力的异化。

古代中国,曾是天下第一、举世无双的德育大国。从孔子起,直到他之后一代代的儒师,所写、所编的教材几乎百分之百是德育教材,纯粹的智育教材几乎没有。虽然孔子的教学内容中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但在实践上却很少有关他如何教学生练习算术的记载。连体育方面的事,也没发现他细讲过什么。德育的极端化,对智育的冷陌,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之一。结果连德育本身也很难搞生动,很难有真正的魅力。孔子曾自供“吾惶惶如丧家之犬”,这对一个教育者来说也是大失魅力的。

上世纪的中前期、中后期(至1976年前),中国的另一种德育极端化现象又盛行起来。这就是:用政治教育(包括极左宣传)代替一切德育内容。德育的极端化和虚假化,政治的病态化和疯狂化,包括“文革”时期将千千万万的教师弄得“惶惶如丧家之犬”,这实际上是德育的彻底崩溃。当然,连智育也很难幸免。那样的教育,有什么魅力可言?

无论是古代的“独尊儒术”还是前时的“政治挂帅”,中国的德育在目的上从来都不关注大多数平常人的基本道德,只想将少数人拔高为非常之人。殊不知离开对常人常德的培养,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德很难形成,而且又离不开作假。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后,中国教育有两种苏醒都应当肯定,即德育苏醒和智育苏醒。德育苏醒首先表现在对“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之类僵冷教义的远离,而对个人意志、个人能量、个人价值给予了空前的尊重;智育苏醒主要表现在向新型的现代科学知识的攀升,产生了“知识爆炸”式的空前效应。

中国教育从古代的“唯德育论”,前代的“唯政治论”,又一下子走向“唯智育论”,都等于走进了教育误区。今天的中国,“教育”已成为“智育”的同义词或等义词,即使后来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属于智育范畴。不论是前时在德育中折断了智育翅膀,还是今时在智育中斩断了德育脊骨,教育的任何飞行都不会是壮丽的,不会是自由的,当然也不会显示出真正的魅力。

中国教育立足于培养非常之人的心思太重了,而忽略了培养生动的人这一根本。生动的基本特征是一种良性的触动,而高品位的觸动就是感动。总之,生动是一切魅力的基础。

今天,教材、教法不生动,教师不生动,教育家也不生动,学生也不生动,致使教育的魅力难以彰显出来。教育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的影响对象不是其它,只是人!因此只有教育生动化了,魅力化了,才能产生出和发挥出切实的良性影响力。把社会和人生推向生动,使教育成为世上最有魅力的事业,这是一切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项工程。

猜你喜欢
极端化生还者生动性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中国去极端化的立法起点及发展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相关内容评述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漫话军事人物传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