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边散札二则

2012-04-29 00:44:03刘厚生
上海戏剧 2012年5期
关键词:小商品

读武侠小说好比吸香烟

我读武侠小说,从《七剑十三侠》、《荒江女侠》到《鹿鼎记》,几十年来大体上出入于这样一个圆形历程:少年时因奇侠奇事奇思妙想而读,很快上瘾入迷,迷得昏天黑地;年事渐长,迷久了看多了觉得老一套,并不都精彩,于是有所怀疑,怀疑中更发觉耽时误事,荒学废业,渐渐有气;气不打一处来,终于下决心与之脱离。然而可悲的是,说离说离却往往离它不掉。到现在垂垂入老,如果碰上一本又有新奇之处又没有读过的武侠小说,很容易重又入迷。这奇、迷、疑、气、离五字真言,构成一个金箍套,套走了我生命中大量时间,并且相当深地影响了我的思想。

曾经向一位吸了几十年香烟的朋友谈及此情,他说他自幼至十的吸烟经历大致差不多,戒了几次都终又破戒。我于是得一会心顿悟:看武侠小说同抽烟很有相通之处。

五字真言中的关键字是疑:武侠小说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学?为什么看多了就有老一套之感?它对读者会产生什么作用……

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这是不用多说的共识。然而通俗文学幅员广阔,下含庸俗,上接高雅,内容复杂,边界模糊,还应更进一步具体探讨才是。想来想去,想到可不可以用上一个杜撰之词:这是一种小市民的浪漫主义文學?

武侠小说作者谁也不会为政治服务而写,恐怕也难有为了抒发自己心灵深处的悲欢苦乐、探索人生意义而动笔。他们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迷住越多越好的读者。这些读者文化水平不必太高,不必太富有,他们看小说全是为了消闲,愿意看那些又有曲折情节、又有奇妙想象的东西。他们大多是善良的劳动者,有正义感,同情弱小,厌恨强暴,但自己又无力斗争,总希望有英雄侠义出来锄强扶弱,代他们发泄生活中常常受到的窝囊气,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样的读者群只能是现实社会的小市民层,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地位构成了武侠小说的市场基础。 (20世纪20、30年代以来,与武侠小说同时兴起的还有社会言情小说,其后裔大约就是如今的港台电视连续剧,二者情况略略相似,对象则比较侧重妇女。我以为可以称之为小市民的现实主义。)为什么现在也有大量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乃至上层人物热衷于武侠小说?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当然有我在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小市民气,中国社会原就是小市民的海洋。另外,好的武侠小说自然也会有某些特殊的魅力吸引某些特殊的读者,比如某些大胆想象之对于科学家。

武侠小说之所以迷人,因为它原就是为了迷人——为越多越好的人而写。正好比制售香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上瘾一样,入迷,上瘾才能赚钱。从这一角度说,武侠小说(以及社会言情小说)也就是商业文学。进一步说,武侠小说还是一种题材文学——有人称为类型文学。就是说,还未写作,先就规定作品的题材范围,题材是第一位的,而每一类型题材,都必有其基本人物、常用套路。比如写侦探小说一定要有神探、案犯,要写蛛丝马迹、科学鉴识等等,写社会言情小说离不开家庭、婚姻、爱情的多角纠葛。正是在这一点上,最容易产生老一套、差不多、公式化的现象,武侠小说尤其如此。

就我看过的武侠小说,最少可以归纳这样几条套路:

武侠小说第一要义是武打、行侠,因而其英雄人物和反英雄人物绝对必须有或高或低的武功或特异功能(神通)。其基本情节永远是无休无止的好勇斗狠,厮杀拼命。任何作者都把最大努力放在编织和描绘武打上。

武打的最突出根由是恩与仇的纠缠,我还没有看过不写恩仇的武侠小说。施恩、受恩、报恩,结仇、复仇、反复仇,恩仇互变交错,几代人都不止息。

恩仇斗争又主要是在各种门、派、帮、会、山、堂、教之间展开。古典的如少林、武当、峨嵋等等,新潮的都由作者命名,不计其数,必定有正派反派,必定是集团斗争。

既然是门派帮会,当然就有祖师爷、掌门人、舵把子、山主等等最高权威;就有一整套父子师徒伦理,就有帮规戒律,有法必依,违规必究。

情节开展中最重要的是设置悬念。如何使悬念一环扣一环,吊足读者胃口,如何设计和描绘悬念的形成和解除是武侠小说作者最重要的功力。

正面帮派的祖师必定道德高尚、武功卓绝。徒子徒孙必不可超越前辈。如果要写后继有人,青胜于蓝,则可选一二禀赋特佳具有夙因的后辈给以特殊机遇:或偶然获得天书秘籍,或无心喝了仙酒兽血,或意外遇上隐居异人,因而武功大进,足以胜过前辈,甚至做掌门接班人。

主要人物的命运和某些帮派的胜负都是宿命的,该成正果者自然得道多助,倒霉者必定在劫难逃。

为了突破正反人物一般化脸谱,必要给以某种奇异特征:特胖特瘦,特高特矮,特老特小,特美特丑,特脏特洁,特仁慈特残忍,特冷漠特滑稽等等。

人物的身份职业也要越杂越好,越远离普通人越有神秘感。和尚道士,尼僧女冠,绿林乞丐,王子公主,雅士无赖,一直到仙佛隐逸,妖魔鬼怪。还不够,更可请出神雕巨鹰,老猩怪猿,赋予人性,灵通诡异,五彩缤纷。

人物活动的场景环境则视故事人物而定。世俗性的多在农村城市庵堂寺院,更多的是神魔性的,就要向外扩展,穷山恶水,大漠高原,冰极雪岭,孤岛仙宅,绝壁黑洞,乃至渺渺高天,沉沉深海,总是要力求怪诞,远离尘世。

从上述种种(还可举出一些),多少可以看出武侠小说这类题材的基本框架人物和套路。因此,近几十年来又有不少作者在作品中力图强调或增加某些新的套路,力求有所突破。

武侠小说的神奇想象、诡异构思、生花妙笔引领广大读者进入一种浪漫的虚无飘渺境界。有英雄美人,有巨奸大恶,有生死搏斗,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读者读了,心舒神旺,扬眉吐气,其精神上的愉悦同“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岂不是很相像么?小说自然有优有差,这同香烟有中华牌和马路牌也差不多。

然而武侠小说一个根本问题在于,它的门派帮会的团伙思想,它的祖师爷、父子师徒的陈旧伦理道德,它的森严残酷的帮规戒律,它的睚眦必报的狭隘恩仇观念,它的好勇斗狠、杀人如麻的粗野风气,它的一切先定的宿命论等等,无论怎样用正义与邪恶来装饰,终是在渲染、散播、美化浓厚的封建思想感情,而且往往是最恶劣的层面。

去年在电视上偶然碰见一位武侠电视剧的名家讲话,他一方面强调武侠电视剧的文化意义,记不住了,只觉得如果武侠电视剧能够对当代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我们的文化未免太可悲了;另一方面,他特别对儿童观众提出忠告,千万不要学电视剧中那些暴力打斗行为。我当时就想,若是对文化建设有好处,又何必给孩子们划出一条隔离杠杠呢?

吸毒犯法,吸香烟没事。但现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规定在香烟盒子上必须印有“吸烟有害”四字。一方面办厂卖烟,抽税取利;另一方面宣传有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当代一个无奈的悖谬。武侠小说影视情况类似:少量的、短期的,对较能自我控制的人,副作用也许不大,长期大量积累毒素,后患无穷。能不能设想做出这样的规定:所有武侠小说和影视的封面片头上,都必须印上“多看有害”四个大字?

美国暴力电影同校园枪声的关系,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2001年3月)

古盧宅与小商品市场

今年4月在金华期间,到金华东边的东阳、义乌两地去了一趟。在东阳,看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韵大型民居院落“卢宅”,在义乌则看了刚刚建了几年的大型小商品市场。两个紧邻的地方,却使我产生了奇妙的反差强烈的印象。

明朝永乐年间,婺州(今金华)东阳卢家出了一个进士卢睿,由那时起,明清两朝五百多年中卢家获得功名,做了官以及恩封的前后达150多人,称得上是世代簪缨、钟鸣鼎食之家。按常理说,也许会有一些贪官污吏吧,然而看情况那种败家浪荡子弟似乎不多,倒是可能有相当多传家守业的有识之士,因而家世兴旺。一代一代盖了数千间厅堂房舍,而且是按家族繁衍,有长远规划地一进一进,一院一院地建造,保存到现在相当完好的还有30余座院落。这样的古老建筑群,让我们不仅可以想象古代仕宦之家的生活景象,看到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样式,也会感受到这也是一种我们民族的气派,一种文化气质的积累。

据说这里游人不多。这也难怪,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兴趣,光看看这些房子,是难以引起共鸣的。我一边观赏一边想,这么几处空荡荡的大院落,无声的建筑群,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风霜雨露的淘洗,涵容着多少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起伏,现在我们有幸获得这份遗产,难道不该在它身上多做出一些文章来吗?如果有人愿意写一部卢家家史的长篇小说,将会有何等丰富的内容。

上午看了卢宅,下午转到义乌。据说义乌现在是全国小商品市场最大、最集中的地方,我们只看了一座新建的三层大楼,每层面看来比北京百货大楼或上海一百商店都要大。走道狭窄,摊位紧逼,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一望无际,我看到的摊位号码已在1600以上,卖的东西从针头线脑,发卡笔盒,头饰首饰,到皮带刀剪,儿童玩具等等无不具备。据说另外还有服装市场等,摊位主要靠批发赚钱,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批买,连带街上也都挤满了为这些交易服务的旅馆、饭店、运输行等店铺。我在许多城市都看过小商品市场,确实没有一处像义乌这么密集,这么热闹。我不懂经济,说不出这种现象的优劣利弊,我只是感到一种气势,一种中国人民追求富裕繁荣的海劲。不是十个八个,不是成百上千,而是多少多少万的青年男女,大包小包,起早贪黑,千里万里,就是为了要生活得好些。他们之中,肯定夹藏一些漏税偷税、假冒伪劣的不法之徒,但是大多数摊贩实在像蜜蜂,像蚂蚁,到处采集财富,让自己和自己的种群过好日子。

东阳卢宅和义乌小商品市场,对比十分强烈:前者古老、静谧,后者年轻、躁动;前者是传统文化积累,后者是当代商业行为,两者如同风马牛。但是能不能用一种什么方法把这两方面联结起来呢?我想,把卢宅仅仅当作个古董“保护”在那里是不够的,还需要用现代的观念、方法把它利用起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山西有一个丁村民俗博物馆,就是利用了一座大型古民居,可以参考。而小商品市场一个明显的不足是缺少文化气息。我不是指即将建立的文化市场,那当然是好事,我是看那么多青年摊贩,都是识字的、会算账而且精明能干的,他们如果永远陷在钱眼里直不起腰来,那么受到伤害的将不只是他们自己,而是我们的民族。他们至少应该大体知道中国历史,能背二三十首古诗,知道有一个鲁迅。

这自然要下多少年的功夫,不过马上就有一件可做之事:把这些摊贩组织起来,分批去参观卢宅,并且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么多旧房子空摆在那里却不拆了盖高楼,更不在那里建立小商品市场,不亦可乎?

(1993年11月)

(选自刘厚生著《刘厚生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标题为编者所拟,略有删节)

猜你喜欢
小商品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浅谈电商运营之小商品视频拍摄技巧
科技视界(2019年19期)2019-08-29 02:58:06
供应链管理下小商品流通渠道模式与策略分析
用心触摸时代发展的脉搏——《全球最大小商品城何以三十年兴盛不衰》采写体会
传媒评论(2017年12期)2017-03-01 07:05:00
在新媒体视域下马路中央散发小广告、售卖小商品行为的调查报告
新闻传播(2016年22期)2016-07-12 10:10:19
小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金华风物志
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海王集团:医药品牌扎根非洲
传统小商品批发市场保护与发展的文化解读
商场现代化(2014年8期)2014-06-20 19: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