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张志公先生指出:“学语文和学其它课程不同,学语文不是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是从已知已会的基础上不断加工的过程,这是一种加工工艺,而不是制造工艺。”[1]语言是鲜活的,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生成与创造,语文的这种“生成与创造”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探究与独特体验。“互动-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践行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它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及其主动参与式建构。这种主动参与方式不仅仅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认知行为参与,还包括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和维持、激发主动探究的学习需要和思维创新。[2]从这点来看,语文教学活动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如水灵动体验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时有“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生成性的喜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巧以利用,课堂才会兴致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容忍“节外生枝”,鼓励个性表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解决问题和自我感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进行思辨的习惯,“尊重学生的多元感受”。[3]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主体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适度引导的轻忽。
当课前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引起学生思维“节外生枝”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允许学生犯错,在“意外”中看到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的优点,欣赏孩子的真情告白,把肯定、赞赏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其次要善于“倾听”每一种不同的声音,因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谈举止,必将成为最珍贵的教学资源。[4]
如五年级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多处描写不拘小节的大科学家的穿着打扮,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外貌描写,远离千人一面式的俗套。
然而,一位学生在欣赏他进行科学实验时的严谨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我觉得爱因斯坦不是一个真正的伟人。”
“哦,为什么?”
“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外表都不注意,怎么称得上伟人?何况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还代表科学界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
这么一说,教室里顿时像油锅一样炸开了,议论纷纷。
见此情景,我鼓励学生开展辩论,引导他们主动地达成共识:这正是爱因斯坦把所有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的表现,正因为他的这种专注于科学的精神,才有这么大的科学成就。
后来,我对这位学生竖起了大拇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敢于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质。”同学们也为他鼓起了掌。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这种产生于教师预设之外的“节外生枝”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发现、创造的过程,是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互动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巧妙地诱导点化,使之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兴奋剂”,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成熟的教师要在开放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节外生枝”,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二、捕捉“不可思议”,激发探索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5]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小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小学生在课堂上时而爆发出瞬间的“不可思议”式的突发奇想,往往是创新的火花在闪耀。智慧的教师善于捕捉这种奇思妙想或看似怪异的行为,在开放、民主、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在教五年级《只有一个地球》时,有学生在收音机中听说了霍金的新思维,即地球200年内就会毁灭,对策是移民火星,并在课堂上振振有词地宣称:“离开了地球,我们可以到火星上去生活!”
这一问,实在有悖于课堂教学目标,看起来显得荒唐、不可思议。教师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创见”,不是进行“法庭式的审判”,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普阅读,合作探究宇宙的奥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终于找到在目前的科技水平基础上“火星为什么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
一个由“不可思议”引发的实践探究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了保护地球的意识,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人类地球奥秘的热情,这种在预设之外的“生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纬度动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也会出现以成人角度考虑不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为我们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不妥善利用,这些资源就会白白流失。如在本案例中教师如果没有抓住学生“不可思议”的想法及时加以引导,而是一味地否定,学生就不可能激活原有的认知,课堂也不可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的境界,才能真正使语文课堂激荡起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三、巧借“错误资源”,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错误资源一般是指互动情境下,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错误的想法、说法等。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港湾,教师应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当作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化腐朽为神奇,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课堂中学生的差错做出恰当的反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一堂练习讲评课,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摘录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有一位学生不加思索地抢先回答:“鲜艳”。
“鲜艳是表示颜色的词吗?”我一愣,转身面对大家,反问道。
居然很多学生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孩子们,想一想,用红色水彩笔能画出什么?用蓝色水彩笔能画出什么?”
孩子们思维一下子激发了出来,踊跃举手,好不热闹。
“真好!如果让你用‘鲜艳这支水彩笔,你能画什么呢?”我接着又问:
全班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谁回答了。
我马上故作不解地追问:“怎么啦,是工人叔叔忘了制作‘鲜艳这支水彩笔吗?”孩子们恍然大悟。有的大声说:“老师,根本没有‘鲜艳这种颜色!”然后他们又列举出“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词语也不是表示颜色的词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育不仅要关注文本,更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巧借生成的错误资源化为有效资源,课堂也因之而显得精彩灵动。老师巧借这一枝“鲜艳”的水彩笔,取得了举一反三的效果,相信孩子们也都会记得这一枝“鲜艳”的水彩笔,以后碰到类似题目基本上不会出错了。
当然,错误资源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非预设的。对于一些非预设的生成资源,我们要用“阳光心态”来观照学生的差错,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小学生自主地从错误中觉醒,一般来说比“顺利”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
总而言之,课堂既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文化的地方,也是智慧能力生成的场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与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互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树立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并能善加开发和利用,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课题。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概念,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地出现。如果我们能通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将会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语文课堂也将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5.
[2]黄树生.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开题报告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2b0e820100vvyf.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4]李云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J].教育学文摘,2011(3)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8.
(李志芳,无锡市新区旺庄实验小学,2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