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兰 颜寒
一、解题
本文要探讨的双宾句式仅限于具有给予义和索取义的双宾句式,我们将这一句式表示为“NPa+VP+NPb+NPc”,其中NPa是施事,NPb是与事,即间接宾语,NPc是受事,即直接宾语。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给予义和索取义并不是VP本身带有的,而是整个结构所具有的。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认为每一种句式都是一个“完形”(gestalt),句式可以赋予其组成成分原本不具有的语义特征。如本文要探讨的双宾句式,由于句式本身具有事物领属关系转移之义,所以进入该句式的非交接动词在进入该句式之后便同时获得了给予义或索取义。如:
(1)单位照顾我一套房子。
(2)张三罚李四一百元钱。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例(1)中“照顾”的本义为“考虑到;注意到”,例(2)中“罚”的本义为“处罚”,但在进入了双宾句式后,“照顾”就具有了给予义,而“罚”就具有了索取义。可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为方便下文论述,我们有必要对“给予义”和“索取义”做出相应的界定。朱德熙(1979)给出的“给予”意义是:
①存在着“与者”和“受者”双方;
②存在着与者所与即受者所受的事物;
③与者主动地使事物由与者转移至受者。
给出的“取得”意义是:
①存在着“得者”和“失者”双方;
②存在着得者所得即失者所失的事物;
③得者主动地使事物由失者转移至得者。
按照朱德熙的定义,下面做如下描写:
给予义双宾动词:安(例:安他一个罪名)、安排、掰、报告、拨、补充、补助、测验(例:测验学生外语)、搭、递、发、放、分配、给、告诉、奉承、规定(例:这次规定你两个条件)、还、回、回答、寄、奖励、交、交待、教、缴、敬、救济、开、卖、派、盘问、赔、赔偿、批、让、扔、输、送、贴、通知、投、吐、退、退还、托、委托、喂、献、优待、照顾、支援。(共52个,据孟琮、郑怀德《动词用法词典》1987,有修改。)
索取义双宾动词:收、讹、受、诓、得、拿、要、讨、哄、夺、抢、坑、接、骗、偷、窃、拔、赚、赢、罚、占、娶、买、扣、诈、抄、取、接受、骗取、收取、勒索、缴获、讹诈、贪污、请教、审问、问、吃、喝、挖。(共41个,据张国宪、张国光《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1997,有修改。)
除以上列举的给予类和索取类双宾动词外,还存在一类兼具给予义和索取义的多义双宾动词:贷、租、借、分、传、捐(例:捐他一套衣服)、赁、匀、换、赊、支、缴、典借、租借、租赁、转租、盛、倒、换(例:你换我五十斤大米)(共19个,据张国宪、张国光(1997),有修改。)
关于给予类双宾句和索取类双宾句的典型性,语法学界一直都有争论。李宇明(1996)认为,由于在索取类双宾句中NPb和NPc之间具有领属关系,这一关系的存在对句式的语义和句法都存在影响,所以尽管索取和给予两类双宾句是反义句式,但因NPb在语义——句法平面的兼格情况不同,于是有了典型与不典型之分。李宇明认为,只有给予类双宾句才是典型双宾句式。
张伯江(1999)也认为只有给予义双宾句(他使用“双及物结构”这一概念)才是典型双宾句,给予义是双宾句的基本语义。他认为,现代汉语中存在若干不同类型的双宾句式,它们构成一个放射性的范畴,以给予义双宾句为核心和典型,通过引申机制而得到其它类型双宾句。索取类双宾句就是通过空间的转喻这一引申机制而形成的。如:
(3)我问他一个问题。
(4)他偷了东家一头牛。
例(3)的索取“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一意义,是通过给予“他”一个“请求”引申而来的,例(4)的索取义也是通过给予“东家”“一头牛的损失”引申来的。张伯江采用这种家族相似范畴化理论来解释双宾句式这一多义句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给予义与索取义在双宾句式范畴化过程中的地位问题仍然可以斟酌。
刘丹青(2001)在探讨双及物结构时也以给予类双及物结构作为原型来考察。
张国宪(2001)认为索取义双宾句式中的近宾语更有资格充当宾语,索取类双宾句式更具有典型性。他以古汉语双宾句以及大冶方言中的双宾句式为论据进行论证,得出结论为:现代汉语双宾句式的原始语义似为“强制的索取性转移”。这与张伯江(1999)得出的双宾句式的语义核心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的结论相悖。
基于众多语言学者们的考察,我们对给予类和索取类双宾句的典型性暂且不论,下面将对以上两类双宾句式的共同认知模式作出探讨。
二、共同的认知模式
古川裕(1999)曾发现现象句和双宾句两类看似不同的句型,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结构,并且认为“给予”和“夺取”是同类事情的两种不同的描写方法。后来,古川裕(2001)进一步描述了隐现句、结果宾语、消失宾语和双宾句的认知结构。他认为,从语义关系来看,隐现句所描写的“出现”和“消失”是彼此相反的对立情况,但从认知结构来看,“出现”和“消失”并不是对立的,而只是同一件事情的表里两面而已,他用了影像图式(image schema)这一途径来概括“出现”和“消失”。
影像图式即意象图式,Langacker提出的“意象”概念是为描写语义结构(以及直接映射语义结构的句法结构)而设的。认知语言学家Johnson和Lakoff明确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一概念。意象图式是指“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世界的互动经验的简单而基本的认知结构”,是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认知结构,是联系感觉与理性的一道桥梁。认知语言学把语义结构看作是语言规约制约下的概念化的产物,故其语义分析是从概念化过程、心理经验、认知处理等角度进行的。图1是古川裕给出的解释“出现”和“消失”的图式:
下面我们用这个图式来解释双宾句的认知特点:从A的立场来看,凸出的阴影小方块部分代表给予义双宾句中的受事成分NPc,左边阴影代表NPc的原领有者NPa,右边空白代表NPc的新领有者NPb,这是一个NPc从NPa到NPb的转移过程的影像,方向是A→B。而从B的立场来看,凹陷的阴影部分代表的是索取义双宾句中的受事成分NPc,右边空白代表的是NPc的原领有者NPb,左边阴影代表的是NPc的新领有者NPa,这是一个NPc从NPb到NPa的转移过程的影像,方向是B→A。图式中最显眼的部分便是中间一块阴影部分,即NPc的影像,这也是有一定认知基础的,在下文谈到NPc的分布动因时将作出解释。
古川裕的这一图式固然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关于给予类和索取类双宾句认知方面的解释,但笔者认为以上意象图式的解释还无法做到非常准确。因为以上图式只能说明双宾句式所蕴含的部分语义,即事物领有者的转换,而图式所缺乏的是双宾句中包含的主动与被动关系。换句话说,施动者的控制力没有体现出来,NPa在结构中的主动地位被隐没了。但限于笔者现阶段的知识结构,目前还无法进一步完善这一图式。
三、认知动因促成的予取类双宾句语序
一些新兴的语法理论,如生成语法、关系语法都把语序的形成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认知语言学也探讨语序问题,其着重探讨的是认知程序如何投射为语句顺序,或者反过来说,语句顺序是如何临摹认知程序的。张敏(1998)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性观点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字隐现的一般规律,还考察了现代汉语多项定语的语序规则。由于汉语的语法特点,使得认知角度成为探讨汉语语序形成动因的很好切入点。沈家煊(1993)也作出了这样的论述:“汉语句法参照概念领域的原则多于参照句法和形态范畴上起作用的原则。”下面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予取类双宾句语序形成的动因。
(一)NPa的分布动因
古川裕(2001)认为,就一个典型事件而言,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事件或活动看作由一个有意志的动作发起者通过动作而作用于某个承受者的过程。在“施动者——动作——受动者”这个心理上的“完形”图式里,施动者应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为来控制事件的发展;事件应由施动者引起,且只有施动者对事件负有责任;作为施动者的行为结果,应当能在受动者所代表的事物身上引发什么;对受动者的影响是施动者的意图等等。这种施动者的控制力表示得越充分,就越容易匹配成人们心理预期中“主语——动词——宾语”结构。
在予取类双宾句式的认知模式中,NPa无论是作为旧领有者还是新领有者,它都是作为一个主动者而存在的,这一点前面已作出论述。如:
(5)老师送了这位同学一本书。
(6)学校去年分了他一套房。
(7)一气之下,爸爸给了他一耳光。
(8)昨晚他们一伙偷了图书馆很多书。
(9)汤姆抢了玛丽50元钱。
在例(5)~(7)中,“老师”“学校”“爸爸”都是给予动作的主动发出者,例(8)和例(9)中,“他们一伙”“汤姆”都是索取动作的主动发出者,他们的行为都给受动者带来了一定的后果,使受动者的状况发生了改变。施动者的这种控制力得到表现的同时,句式中的NPa也就自然地作为主语处于VP之前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只是主谓结构的无标记形式,至于其它由语用因素造成的带介词“给”“被”等的带标记句式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NPb的分布动因
刘丹青(2001)采用跨语言、跨方言比较的类型学方法考察了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四种给予类双及物结构。刘丹青认为,“VP+NPb+NPc”类双宾句式相对于带介词的“VP+NPc+给+NPb”类介宾补语式结构而言是一种标记性句式。双宾句式不符合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观念距离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动因是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刘丹青指出,许多方言,如赣语、湘语、粤语中根本就不存在双宾句。根据刘丹青的结论,双宾句式是有标记的句式,这与我们通常把双宾句式作为一种典型句式的印象不符。
笔者认为双宾句式是符合距离象似动因的。从予取类双宾句式的认知模式中可以得知,作为交接动作VP的交接双方,施事和与事对称分布在意象图式的左右两侧。既然认知领域内的施事和与事作为动作完成必不可少的双方,处于交接行为的左右两侧,那么在句法结构上必然有所体现,即NPa与NPb应该和VP是等距的,也应对称分布在VP左右两侧,而且位置不可互换,否则句义将完全改变。如例(10),“奖励”这一动作是在“学校”和“他”之间完成的,行为发生过程为:校方的代表人和作为领奖人的“他”之间实现“奖品”占有者的角色转换,并且“学校”是动作的主动者,具有对整个事件的控制力。
刘丹青(2001)提出了一些其他原则来解释双宾句式的形成动因,认为汉语双宾句式的出现动因主要是间接宾语的话题性。间接宾语的话题性高于直接宾语,这种话题性体现在生命度和有定性两方面。统计表明,占据间接宾语位置的与事NPb总体上强烈倾向于已知、有定、生命度较高的事物。如:
(10)学校奖励他一块手表。
(11)你应该敬爸爸一杯茶。
(12)姐姐这个月救济了我两百元钱。
(13)村里罚了富贵一担米。
(14)他讹公司一笔巨额遣散费。
无论是给予类的例(10)~(12),还是索取类的例(13)、(14),双宾句式中的间接宾语,“他”“爸爸”“我”“富贵”“公司”都是有定的与事成分,并且均相对倾向于有生事物。而受事“一块手表”“一杯茶”“两百元钱”“一担米”“巨额遣散费”等都是无定的、生命度较低的事物。有定、有生的语义特征使得与事的话题性较强,根据话题前置的语用原则,与事就分布在无定、生命度较低的受事的前面。
综上所述,NPb的分布动因受到距离象似动因和话题前置原则的共同制约。
(三)NPc的分布动因
对NPa、NPb的分布动因作了初步探讨之后,双宾句式的语义结构也已经很明显了,即施动者和与事者之间对无定受事成分的占有转移,施动者具有对事件的相对控制力。从以上归纳出的语义结构来看,受事在事件中的定位应该是一个倾向于无定的、未知的移动事物。
首先,由于受事是倾向无定的,且生命度较低,所以相对于倾向有定、有生的与事来说,其话题性就比较弱,因此NPc分布在与事NPb后面。另外,从以上众多实例中可以看出,与事一般都是已知的旧信息,而受事则是未知的新信息,而且受事在行为发生过程中是一个被移动的事物。在认知领域,活动的事物容易成为认知的焦点,未知的新信息也同样容易成为认知的焦点,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受事毋庸置疑地成为整个交接行为的认知焦点,NPc也毋庸置疑地成为整个双宾句式的信息焦点。现代汉语句尾信息焦点原则在NPc的分布动因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四、结语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予取类双宾句式的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和语序动因均作了初步考察。笔者认为,将认知的角度作为研究现代汉语句式的切入点,不仅是双宾句,现代汉语其它各类句式都可以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考察。
笔者认为,要考察一个现代汉语句式,首先应该以汉语语法形成的历史演变、汉语方言,还有其它类型的语言作为参考,来确定句式的原始语义结构或典型语义结构,这是针对多义句式而言的。确定了句式的典型语义结构之后,以典型语义结构为突破口来探讨该句式的认知模式,最后用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各种认知原则对该句式的形成动因作出解释,并排出各原则对句式制约作用的优先序列。这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汉语句法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汉语特点的深层解释。在论证过程中,严密性和科学性尤其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日]古川裕.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J].汉语学习,1997,(1).
[2][日]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4).
[3]李宇明.领属关系与双宾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4]刘丹青.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中国语文,2001,(5).
[5]孟琮,郑怀德.动词用法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6]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7]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3).
[8]张国宪,周国光.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J].汉语学习,1997,(2).
[9]张国宪.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J].中国语文,2001,(6).
[10]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2).
(王慧兰河南洛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二系471003;颜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4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