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一小步 民主一大步

2012-04-29 00:44赵春艳
世界文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金大中光州主办权

赵春艳

通往民主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乏崎岖与荆棘。“二战”后韩国的政治变迁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斗争史,是韩国民众不懈追求民主自由的艰难抗争史。

从1961年5月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开始,韩国的威权政治体系正式建立。此后,韩国政坛进入了通过军政内部夺权或军人内部权力交接的恶性循环。在政治高压浓云密布的时期,韩国民众始终没有放弃追求民主进步的努力。其中最为惨烈的要数流血的“光州事件”了。朴正熙被刺后,全斗焕发动政变上台,继续实行独裁统治,这激发了民众的普遍不满和抗议。1980年5月,在著名民主人士金大中的家乡光州市,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斗争。全斗焕组织戒严军,对光州民众进行了血腥的武装镇压,许多民众遭到了逮捕、酷刑甚至射杀。这就是所谓的“光州事件”或称“5·18抗争”。

不过,韩国的政治的专制与高压丝毫未减其在经济领域的出色表现。军人政府利用其高度集权的优势,通过建立大型企业和强有力的政令,摧毁着一切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加之当时正值全球经济转型,发达国家向外转移部分产业,这使得韩国得以建立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正是在这一威权统治时期,韩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和高速发展,并成功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但是,同经济的迅猛发展格格不入的是,当时韩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的还是一个相对默默无闻的角色。因此,韩国政府希望借助奥运会这一平台提升国家形象和声誉。在各届军政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韩国终于取得了198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获得主办权后,韩国政府不顾背负高额外债的压力,拨巨资筹备奥运会,用于同奥运相关的各类硬件和软件建设。

然而,在即将举办体育盛会之际,韩国的局势却是浪潮涌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1987年,即汉城奥运会举办的前一年,韩国的政治发展史迈入了决定性阶段。6月,以汉城大学学生朴锺哲被拷打致死事件为契机,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学生运动和民众抗议斗争掀起了新的高潮,要求实行政治民主化改革。反对派势力也不依不饶地进行抗争,以金大中、金泳三为首的在野团体发起了“1000万人改宪签名运动”,要求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接选举。同时,双方争锋相对、水火不容,爆发了激烈的公开冲突。全斗焕政权陷入空前的全面被动之中,此时摆在它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重蹈光州事件之覆辙,进行血腥镇压;或顺应历史民意,施行民主化改革。

在国际上,韩国国内政局的动荡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当时的国际社会特别是体坛对此深为忧虑,甚至有不少体育界名人建议取消汉城的奥运会举办资格,实行异地办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一方面坚持奥运会在韩国举行,另一方面向韩国当局施压,要求稳定和改善国内政局,并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局势继续恶化以致无法控制,就将取消韩国的奥运会主办权。美国也明确反对韩国当局镇压,参议两院还全票通过了促进韩国民主化的决议案。由于美国是韩国政权的靠山,因此当时美国的态度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韩国当局可以说已经走投

无路,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因为如果当局继续负隅顽抗,到手的奥运主办权就可能丧失,这不仅会严重影响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形象,而且会使当局者颜面尽失,背负历史的骂名,从而导致政局的进一步动荡。为了使政权不被摧垮,韩国当局只能向民意投降。1987年6月29日,全斗焕在一片声讨中退居幕后,执政党候选人卢泰愚通过电视发表了建议民主改革的八点宣言,即“6.29宣言”,内容包括采纳直接总统选举制,扩大保障人权,保证言论自由等一系列民主改革的措施。宣言发表之后,韩国的态势立即平息下来。以此为标志和契机,韩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迅速启动。在短短几个月之内,韩国政治就如同消融的坚冰,实现了快速转型:特赦金大中、修改宪法、全民公决、总统首次和平更替。

在朝野的通力合作下,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韩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4届奥运会。在此次奥运会中,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的846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它为提高韩国政治、经济地位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或许对于每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是可以创造历史的事件。然而对于当时的韩国来说,汉城奥运会却有着颇为特殊的意义。

一次大型的国际赛事,竟可以如此彻底深刻地改变一座城市,影响一个国家!难怪萨马兰奇会说:“我确信,在近代奥运会近百年的历史上,第24届汉城奥运会是一次最成功的大会。”

(本栏目主持人 高铁军)

猜你喜欢
金大中光州主办权
年味儿
学礼仪
光州街头雕塑见闻
放弃亚运会主办权不全因“差钱”
最大邮筒
金大中:亚洲政坛曼德拉
别了,韩国“忍冬草”
韩国关注金大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