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良 白纯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战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开放港口通商、赔款,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同时,英美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试图夺取台湾基隆煤矿开展贸易,并将其作为其侵略的加油站。1848年,面对外来侵略和民族危机,台湾人民在三元里抗英运动的激励下,订立了《全台绅民公约》。“……台湾非该夷应到之地,我百姓知朝廷宽大,许其和约;每有夷人前来,不与抗拒,非畏夷人也。彼既俯首恭顺,我百姓岂敢生事,上烦皇上圣心,如该夷藐视我们,挑衅酿祸,地方官长以和约在先,不便过与争较;我百姓固未尝与之立约也!且所谓和者,但见之不杀耳,非听彼之使命也!彼先侮我,我岂能让彼!我百姓堂堂天朝子民,此地既未准设立码头,岂容任其杂处?如果百姓为夷人所用,是逆犯也,是犬羊之奴也,饿死亦不肯为!我百姓不为他用,不但无罪,而且有功。粤人不许其进城,共受皇恩,可为明证。大众同心仗义,人人武艺高强,何必畏却走避?我百姓自为义民报国,即在地文武官弁,亦不得而牵制之。”[1]《全台绅民公约》文字虽然不长,但却是一份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文献。
一、“台湾非该夷应到之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外国侵略者
抵御侵略,维护统一是国家生存的条件。《南京条约》签订后,不断有“夷人”来到台湾或通商或侦察。由于台湾人民对于清朝中央政府抱有希望,“知朝廷宽大,许其和约”,所以“每有夷人前来,不与抗拒”,但是内心还是反对“夷人”的到来。在清政府的“俯首恭顺”下,台湾人民虽说表面上“岂敢生事”,但却决不允许“该夷藐视我们,挑衅酿祸”。在后来几十年的反侵略战争中,台湾民众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理念,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即便是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战败,被迫与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的恶劣形势下,台湾人民也从未停止过反抗行动。在听到割台恶讯后,台湾人民“若夜午暴闻轰雷”,“奔走相告”,“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2]。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断掀起轰轰烈烈、席卷全岛的抗日武装斗争,继承和延续了《全台绅民公约》中旗帜鲜明反对外来侵略和殖民统治的精神。他们在军事上,不断举行武装起义,例如北埔起义、雾社起义、苗栗起义等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文化上,也打出坚决反抗侵略的旗帜——连横所作《台湾通史》60万言,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档案外书,对于台湾人民立场鲜明反抗外国侵略的事迹进行叙述,抵制日本殖民运动和奴化教育,昭示“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同时,台湾人民发表文告,痛斥“倭奴占领数月,到处残害淫虐,荼毒生灵”,号召全台人民“同心协力,恢复桑梓”,“捍灭倭奴,共立奇功”。[3]
二、“彼先侮我,我岂能让彼”,不甘于被外国侵略者压迫、奴役
中国重儒学,倡导“谦恭礼让”。“广纳四海兄弟,欢迎八方来客”是“礼仪之邦”的好客之道。在没有认清外来侵略的真面目之前,“每有夷人前来”,台湾人民都是“以礼相待”,“不与抗拒”。然而,在逐渐看清侵略者的真实面目后,他们便起而反抗,“彼先侮我,我岂能让彼”!他们在鸦片战争中给予了英国侵略者沉重打击,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中更是前赴后继,不甘受日本殖民者的压迫,揭竿而起。《马关条约》之后,日本殖民者在台湾逐渐站稳脚跟,开始制定“理番”计划,企图通过镇压与欺骗相结合的手段,加紧控制和奴役人民。他们对土著民族进行严格控制,利用各种掠夺手段,强制征购;还强迫其担负数不清的“义务劳役”,缴纳苛重捐税,导致土著民族赤贫如洗,一身之外无长物。《全台绅民公约》激愤地写道:“彼先侮我,我岂能让彼”!土著民族大义凛然,勇猛而善斗,往往利用他们所熟悉的险峻复杂地形对前来镇压的日本军警进行猛烈抵抗。日寇为此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即便后来的佐久间佐马太总督抛出“五年讨蕃计划”也最终破产失败。从1915年“五年讨蕃”结束到1930年雾社起义爆发前夕,日寇大规模军事行动虽然大大减弱了,但被土著居民击毙的日本人仍有433人,负伤者421名之多。[4]1930年,台湾爆发了日据时期原著居民最大规模的抗日斗争——雾社起义。日军以为雾社人民不堪一击,但事实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山地人不但善用天险的地理防御作战,而战术高超又很勇敢,尤其那种不屈不挠与日军抗战到底的精神,更使日军感到无比的惊骇”[5]。
三、“如我百姓为夷人所用,是逆犯也”,坚守民族气节,宁死不屈
1883年爆发中法战争。台湾人民同仇敌忾,坚决打击入侵的法军,坚守淡水,“法兵挫而复进者数次,我军短兵相接,……敌势不支,纷纷溃散,其退至海边争渡覆溺者无算”[6]。1885年,法国侵略者又以基隆为基地,向台北进犯,遭到林朝栋部的狙击。基隆码头工人拒绝给法军运煤。[7]军民多次袭击敌人,大大挫伤了侵略军的凶焰。清政府腐败昏聩,甲午战后,订合约,割台湾,甚至封锁沿海,使反割台的斗争归于失败,都由权臣李鸿章一手包办。当时台湾人民有《讨李鸿章檄》文说:“……我台民与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不共戴天。……各怀手枪一杆,快刀一柄,登时悉数歼除,以谢天地祖宗,以赎台民父母妻子田庐坟墓胜利家产姓名,无冤无仇,受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毒害;以为天下万世无廉无耻卖国固位,的毕天地祖宗之炯戒!”[8]甲午战后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民先后发起多次武装抗争,不甘压迫,奋起反抗。例如,1939年,高雄农民反对日本警察强拉“军夫”而举行暴动;同年十月被强征入伍的“军夫”300多人,在基隆港集中时突然哗变暴动,当场倒戈,消灭日寇30名;在混战中,又消灭日寇145名,然后携械退入山中。[9]1941年,知识界200多人奋起反对日本殖民统治。同年3月,土著部落人民袭击台东警察派出所等等。另外还以非暴力政治抗争和抵制“皇民化运动”等方式进行斗争。尽管台湾岛被日本殖民者占据并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但是台湾人民依旧坚守“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绝不做“逆犯”,绝不当“犬羊之奴”。“祖国在台文化赖以不坠,而台胞民族意识始终旺盛。数十年中华革命运动,不断发生,盖亦间接接受我祖国文化之激励”[10]。
四、“大众同心仗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侮
台湾人民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行动,从明代初年反抗倭寇的骚扰就已开始。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台湾各族人民拿起各种能够到手的武器,从木棒、竹竿到荷兰人手中抢到的火器,进行猛烈反抗。郭怀一率领的反荷武装起义是典型代表。在起义中,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同生死共患难,连参加过镇压这次起义的荷兰殖民者头目孚尔堡(N·Ver-burgh)也不得不供认说:“对台湾的继续占领,随处都会遇到许多迫切的危险,这些危险不但来自十万以上的野蛮人(殖民者对高山族的侮称),而且来自居住在那里的中国人(指汉族人民)”[11]。在鸦片战争中,台湾虽然不是主战场,但是也连续打了两次胜仗,给予侵略军较大打击。这和台湾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是分不开的。姚莹在《致刘韵珂书》中说:“夷舟前后五犯台洋……未烦内地一兵一矢者,皆赖文武士民之力”。
日据台湾50年,台湾各族人民坚持反抗50年。日本军国主义以屠杀恐怖主义为手段统治台湾,台湾人民就“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绝不妥协,反抗到底。在凤山地区,林少猫率领的抗日军十分活跃。他们四处袭击日军兵营和宪兵屯所,并联合万峦庄的广东粤人、凤山厝的福建闽人及万金等地的“熟番”、“平埔番”1000余人组成抗日联军,猛攻潮州宪兵屯所,击退日海军陆战队。据统计,从1897年到1902年的5年中,台湾抗日志士被捕8030人,其中被处死3518人,处无期徒刑682人,处10年徒刑310人,处5年徒刑262人,处5年以下徒刑13人。[12]但这却吓不倒具有反侵略传统的台湾各族人民。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台湾人民又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高潮,土库事件、苗栗事件、关帝庙事件、六甲事件等接连不断。1938年,矿工7000余人在工党领导下群起反抗,与日本军警激战后,退入阿里山,与高山族人民一起建立阿里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在抗战时期,不少优秀的台湾籍青年,回到祖国大陆,组织爱国团体如“台湾革命委员会”、“台湾义勇队”等,介绍台湾情况,宣传收复台湾,瓦解敌军。还有许多台籍青年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直接对日本侵略者作战。总之,台湾汉族人民和高山族人民始终“同心仗义”,互相扶持,一直为抗战胜利坚持斗争。
1848年《全台绅民公约》,虽然其订立的初衷是为了反对英国侵略者的违法通商,但是其中所反映出的台湾各族人民坚决反抗外来压迫和侵略,勇于斗争、绝不屈服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同仇敌忾的英勇精神,对日后台湾近百年的反抗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释:
[1][3][4]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5页,第212页,第231页。
[2]参见王炳耀:《甲午中日战辑》(三),转引自阿英编《近代外祸史》,第241页、242页。
[5]陈小冲:《台湾雾都起义》,《台湾工作通讯》1994年第4期。
[6]《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年九月,第175页,总1827页。
[7]施联朱、许良国编《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页。
[8][9][12]王芸生:《台湾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63页,第89页、90页,第73页、74页。
[10]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11]菲列普斯:《荷兰占领台湾简记》,载《中国评论》(China Review)卷10,第127页。
作者申海良: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二系军事历史专业硕士生
白纯: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二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