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振
在经历80年变迁之后,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以全新姿态呈奉在世人面前。
2012年4月22日,第43个世界地球日,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路,像“岩石从大地破土而出”的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在经历80年变迁之后,见证了湖南最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的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以全新姿态呈奉在世人面前。“厚积薄发”——馆内藏品的丰富程度、科研价值之高让到场的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存智赞叹不已,“湖南地质博物馆规模在全国可排前三!”
“做全国最好的矿物晶体陈列展”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老馆是将古生物化石做为主打栏目的,因为恐龙一直都备受人们的追捧。但是在近十年内,河南、山东等化石发现量已远超湖南。而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拥有矿物晶体的种类、精美度,其他省市不能匹及。于是,新馆在造访国内众多地质博物馆之后,决定以晶体为馆藏特色。
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时,曾发布了一套四联张纪念邮票,小盒子里装着四个小晶体,全是湖南的特色矿物晶体:瑶岗仙的黑钨、冷水江的辉锑矿、石门的雄黄、凤凰的辰砂。这四种晶体组合起来成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LOGO,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偏重和特色。
进入位于二楼的矿物晶体厅,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奇异而璀璨的世界。这里展出的近千件展品主要来自湖南,其中有近300多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物晶体精品,如产自美国科罗拉州的菱锰矿、产自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等。
“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产自广西梧州的菱锰矿、萤石合体由于鲜红的色彩和如花瓣状的形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和镜头。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块矿物晶体在美国展出时,有人曾出价超过500万美元。“一般情况下,菱锰矿一般是以块状和粒状出现,很少出现矿物晶体;只有在有了高温岩浆和热液,同时在稳定的地质环境中,有一定空间的时候才会形成,而且时间较长。”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负责藏品征集的负责人李光介绍,博物馆里现在展示的矿物晶体近千件,主要来自湖南几大矿山和国内几个主要产矿省份以及国外几个主要产矿国家,其中的300多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物晶体精品和绝品。
矿物晶体厅中临展厅通过引展方式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展,最大程度地荟萃了全球顶尖的矿物晶体。“矿物晶体馆是省地质博物馆里最有亮点的部分,接下来的3—5年,在收藏品类的数量和科学性上将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将湖南省的矿物晶体馆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展示展览中心。”馆长胡能勇说。
在这里追溯湖南
地球厅的岩石也许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个个都历经沧桑,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地质变化信息。
在一楼地球厅,一块17亿年的枕状玄武岩石,是目前湖南省发现的地质年代最久远的一块岩石。这块在益阳市郊石嘴塘发现的石头,也成为馆藏年纪最大的一件藏品。
原来湖南地质博物馆最古老岩石一直是采集于浏阳周洛地区的千枚岩,距今11亿年。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原总工程师童潜明说,17亿年前的长沙还是一片海洋,这些岩石见证着地球的沧海桑田,每一块都蕴含着丰富的地质变化信息。
在历史有46亿年的地球上,湖南最早的岩石产生在30亿年前。这是在益阳发现的海底火山岩给人们的启示。当时的湖南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火山喷发,“当时肯定发生了海啸”,童潜明风趣地说,于是留下了火山岩。
以前认为,湖南最早的生物出现在17亿年前。这个时期形成的冷家溪群岩石中发现了藻类化石。但是今年的同位素测年研究在浏阳中和地区发现这些岩石是26亿年前的,里面可能有同一时期的生物化石。“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湖南最早的生物出现在17亿年前,也可能在26亿年前就已经出现”。
“和地球48亿年的历史相比,馆藏的年纪最大的岩石依然还是年纪太小。”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胡能勇说,“地球的半径有6370多公里,人类目前在地球上最深的钻洞是12公里,如果用一个人来作比较,可以说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好比只是头上的几根头发丝而已。”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里的地球厅,可以了解关于地球的形成与各种地质作用所展示的风貌,以及三大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地震与海啸形成的机理,天文天象的基本知识;在矿物厅可以了解地球上矿物的基本性质、分类、用途,学会识别常见矿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零距离接触这些大自然的瑰宝。
而这些本是遥不可及的故事,在这里却能深入浅出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