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永葆历久弥新的城市积淀

2012-04-29 23:25雨辰龚常
上海城市管理 2012年5期
关键词:旧城历史建筑

雨辰 龚常

导读:当我们在讨论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时,难以回避的是老建筑的去留与高昂维护费用,并常常困惑于此,诸如建筑结构的受损、建筑用途的废弃、建筑外貌的落伍、建筑基址的绊脚、修旧如旧的维护,等等。毫无疑问,拆与不拆,这不仅是关联一幢单体建筑的文化沉淀,还关联着现代化城市空间环境的活力,以及街区特色肌理所付诸的城市内涵——是否能承担起一个新时代的城市社会理想。

当雕梁画栋与年久失修、美轮美奂与满目苍夷、桂殿兰宫与断垣残壁这些语词叠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建筑的悠久正与“老旧”相抗衡、城市的灿烂正与“废墟”相竞夺,使得我们在对待一些破败的、脏乱的、曾经是城市象征的传统建筑时,在过度消费欲望的驱使下,对应该保存的生存环境、自然元素采取变本加厉的吞噬与破坏,在城市肌理的新旧交织过程中,任由目迷五色的疯狂房产霸占了独特而智慧的记忆眼光,使“千城一面”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迷狂趋奉的最大诟病。

如何看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失落的历史建筑犹如珍珠重焕纯粹的光彩?汶川大地震之后,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申荷永运用“沙盘游戏”的限速想象来修缮“被损坏”的心灵家园,让无数迷失现实家园的人找寻到归家的路。这一心理援助实践,也让申教授生出另番感慨:自己的家乡已因为拆迁而被丢失了许多街道与老建筑,童年的场景因而被放逐到遥远的记忆深潭之中。正是类似原因所造成的城市空间难以弥补的缺失,使我们许多城市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亦使我们在古旧建筑被粗暴拆迁后不断被抛掷于一个个陌生的城市物质形态中,在没有记忆与传说的城市空间里消磨我们消极的城市生活,毫不关心邻里街坊,甚至于对门邻居的动静全依赖我们有意为之的窥视,营造着“完全知觉”的城市人与人之间陌生而神秘的冷漠关系。

当我们在讨论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时,难以回避的是老建筑的去留与高昂维护费用,并常常困惑于此,诸如建筑结构的受损、建筑用途的废弃、建筑外貌的落伍、建筑基址的绊脚、修旧如旧的维护,等等。毫无疑问,拆与不拆,这不仅是关联一幢单体建筑的文化沉淀,还关联着现代化城市空间环境的活力,以及街区特色肌理所付诸的城市内涵——是否能承担起一个新时代的城市社会理想。

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就这个意义而言,城市是可供展览的,因此不仅仅是用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更是流淌于世的恢宏记忆与美好时光。因此,站在传承既有城市韵味的角度,对旧城的任何改造与更新,首要的是地缘的亲近、政治的照应、经济的联姻与文化的衔接。唯如此,城市才不是消极的他者眼光下的新奇摆设,城市才可能历经再生性设计、消除视觉性困扰后成为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家园,才能在渗入当下元素中体味多元的现代意味。这样的对旧城、旧建筑等的改造思路不断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支持,得到许多极富才华的都市设计师的关注,使得关于修旧如旧、翻新整合等项目行动呈现出魅力无穷的公共体验与坊巷再生。

一、废墟之地历史与现代的融会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曾经辉煌的地方会被世界所遗忘,但是土地的珍惜使得这些废墟再次获得绿色遐想,在被夷为平地之前,废旧地块被富有挑战眼光的设计师们以超人的想象,巧取原始景观的特殊感觉,融入强劲的现代都市风情。

(一)伦敦加纳利码头的出新

伦敦加纳利码头始建于1802年,作为伦敦工业中心和就业中心,在二战前发展达到鼎盛,雇员超过3万人。但随着英国经济的衰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码头工人逐渐失业,企业大量关闭,到1981年,最后一个老码头“皇家码头”正式关闭。作为伦敦核心区,加纳利码头被废弃的状况很快引发新一轮改造。从1981年开始,伦敦码头区开发有限公司(LDDC)历时17年,将一个22平方公里近似废弃的老区改造成一个全新的金融、商业、商务区,10万多个就业岗位使就业人数比码头鼎盛时期还增加了3倍,企业数量增加了5倍。在对码头区进行阶段改造过程中,开发公司同时建造了大量的高档住宅、商务公寓,以满足都市消费者的需求。期间累计完成三万余套住房的建设,使住宅质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既满足了周边高档人群的住房需求——近距离解决他们的住宿、购物、休闲娱乐问题,也增加了加纳利码头作为新兴金融、商业中心区的价值。现在,加纳利码头为伦敦创造了广泛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欧洲及伦敦新的金融和商业中心,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巴克利银行、每日电讯、独立报、路透社等著名机构相继在此落户。

(二)都柏林坦普尔沙洲区的再造

都柏林坦普尔沙洲区占地14hm2,位于利菲河南岸,据传那里最早的居民是9世纪的维京人。在随后的几百年中,伴着利菲河的潮涨潮落,这里成了一个因水而生的航运口岸,与爱尔兰都柏林Trinity学院、爱尔兰国会联合体都柏林市政厅以及古老的基督教大教堂相毗邻。两百多年前的坦普尔沙洲的街区还是都柏林的文物繁盛商贾云集之地,餐馆、酒吧、咖啡馆、剧院、旅馆鳞次栉比。1742年,亨德尔的《弥赛亚》曾首演于此。但是到了19世纪末,坦普尔沙洲开始慢慢衰落。上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浪潮兴起,它的衰退速度进一步加快。按照上世纪60年代制订的政策,“推倒重来”式的开发计划迅速得到开发商的认可,坦普尔沙洲将被完全铲平并作为一个巨大的交通枢纽连接到一条新的地下铁道线。随之,许多居民迁出城区到郊区居住,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这里人口减少了一半,竟逐渐成了一片被遗弃的土地。由于官方的介入,1991年都柏林市议会通过老街区保护法案,把居民和开发商之间几十年的博弈变成了水到渠成的过程,老街区终于逃过被从地图上抹去的命运。设计该区域的团队“91联盟”在方案中将行人置于设计的首要位置,同时兼顾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认同并尊重都柏林的历史文化,为未来的发展留出必要空间,重铸了“后殖民风格”的城市风采。由于这番特有风格,租金低价、外表传统的建筑迅速被抢租一空,这又极大地提高了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居住密度,保持了街区夜以继日的活力。

二、旧城老街古韵与新意的整合

都市的极速发展,使得城市体量急遽膨胀,与环境的对抗显得更加突兀与蛮横,旧城日渐变成了琐碎而凌乱的背景,又老又旧,渺小得似乎成一个个小盆景,正悄悄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淡远离去,也带走了城市极富细节的温暖记忆。当所谓的解困建设不断以消极方式重归尘土时,修复旧城犹如传递现代生活的新活力,在精细规划与慢工细活的题材设计中,让老城重新熨煲出留住记忆的百态故事。

(一)山西洪洞旧城的发掘式改造

洪洞,古称“神圣之邦”,据说,推演八卦的伏羲、炼石补天的女娲、统领四方的黄帝、禅让天下的唐尧、体恤万民的虞舜,都在洪洞留下了印迹与传说。这里汾河中流,霍山泉涌,稻田肥美,水鸟翻飞,素有“北国江南”之誉,海内外无数人因此说起自己的祖先,都说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洪洞县旧城既包括历史街区,又包括二十世纪建设的新街区。经过岁月的洗礼,洪洞旧城中只剩下历史的碎片,现状中仅剩关帝楼、苏三监狱、千佛寺及少数古民居,而且被众多的现代建筑所埋没。其城市肌理的脆弱性并没有使改造性规划因此妥协,当地政府经过几番讨论,确立了洪洞旧城改造的全新理念,即以文化、环境、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碎片,重塑槐乡神韵,塑造优美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同时充分挖掘洪洞槐乡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旧城景观的艺术水平,使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再现。洪洞县旧城缘此获得有特色的“点状”保护,重点保护关帝楼、苏三监狱、千佛寺、钟楼寺、大士庵、天主教堂及东部两处典型民居,并使周边环境与其协调,成功保留了城市复兴过程中的历史文脉,并使景观满足现代化的开放的城市气息。

(二)长沙西湖桥老城的沉淀式改造

长沙虽是第一批选入历史文化保护名城名单中的城市,但其所存的历史文物、历史景点、历史建筑等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几乎都是不成规模的,以点状形式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但长沙市的历史文化系统值得推敲,如湘绣、花炮、陶瓷、菊花石雕、谷山砚、棕编、剪纸、刀剪等民间工艺,花鼓戏、湘剧等乡土艺术。这些文化特色对于老城区功能的置换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因此长沙确立以邻里为基本单元来进行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了两条方案:一是以时间为线索,以长沙在过去的每个时期内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为邻里单位的主题进行发展,挖掘当地每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赋以当时的民俗风情,以一种叙事的手法,让城市文脉通过建筑的历时特征呈现出来;二是以民俗文化产业或是长沙的特色产业为主题,分单位发展,从而为老城人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在带动老城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传承与发展长沙的地方文化作出贡献。经过小组讨论后,最终选择了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发展模式,这是因为第二条方案的实施可能性和经济可行性与第一条相比都更好,既保留了旧城原真性,也减少了大量的拆迁工程,使政府得以从容承担相关的财政支出。

(三)宁波老外滩的植入式改造

宁波老外滩地处市中心,是三江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沿着江边,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一字排开,几乎记录了宁波开埠的整段历史。这些建筑,至少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保留原状和复建的有巡捕房、老商铺“宏昌源号”、商人私宅“严氏山庄”、“朱宅”等4处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体现了英、法、德、荷等多国建筑风味。本世纪初,由美国、日本、香港的建筑师和室外设计师组成了一个老城修复的精英团队,对5万平方米的老外滩街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原汁原味地保留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并在新建筑上糅入后现代主义的元素,使老外滩地块兼具传统和时尚特质。经过百年落寞,2005年1月1日,投资6亿元的宁波老外滩重新开埠,通过保存历史建筑和街区风貌,宁波老外滩植入了新都市文化,其文物与旧、渐旧、新的建筑物构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和载体,既萦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韵味,同时还是一个集吃、住、玩、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时尚消费中心。

(四)绍兴旧城的保护性改造

绍兴古城有近2500年历史,自春秋末期越国都城在此建立后,二千多年来城址未变,在832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拥有75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丰富的历史遗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绍兴近年来投入10多亿元,保护修缮了仓桥直街、书圣故里、鲁迅故里等5大片历史街区,既保护了历史遗存,也恢复了传统民居,再现了古城风貌。绍兴古城保护没有停留在文物保护单位等“点”的保护上,而是向“线”和“面”的保护拓展,由保护历史街区、古城格局、传统风貌,进而到“全城保护”。专家认为,采用“全城保护”的模式,不仅使每个“点”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使文物古迹的周边环境也得到有效控制,解决了整体风貌难以协调的问题。阮仪三教授还认为,绍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城,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的经验:“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原汁原味,不造“假古董”;政府主导,吸引公众参与,调动市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保持历史街区内市民生活原生态的延续,保留“活着”的文脉;不单纯以营利性旅游为目的,探索保护与利用相和谐的途径。

三、厂房遗址温故与知新的勾连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教授俞孔坚认为,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有两个因素:一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二是旧建筑是有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非物质的氛围,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所感。现在我们能体会艺术家恋上厂房、喜欢SOHO的种种理由了。

(一)北京工业遗址的艺术化重塑

北京现在被称为798艺术区的地方,以前更多地被称为718联合厂,曾经聚集了797、718、798、706等几个工厂的厂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关键组件、重要零部件就是在此生产的,因此这里过去被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产品不能适销对路,这里的工人大批下岗,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由于原有厂房建筑是上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具有包豪斯设计理念灵活多样的特点,因此其高大的空间、自然的采光、原始的情趣,非常适合于艺术创作、加工,而当时一个大房间的租金仅仅是一天几毛钱。2001年的秋天,一位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成为第一个利用其现有空间的艺术家,开始建造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此后入住798的艺术家们不断地扩充这片在北京城市中被遗忘的历史,并积极改造它,以他们独特的艺术眼光及其自身的艺术影响力使辉煌过的建筑再度变为世人的焦点。从这一角度看,这种发现其实更是一种创意,不仅提供了一种建筑思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商业方法,从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老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所蕴含的巨大生命力。富有意味的是798艺术区还被誉为一本中国工业建筑的历史教科书,不仅具有包豪斯现代主义的建筑印记,而且还具有中国工业化的建设印记,更具有文化革命的荒谬印记。

(二)广州会馆旧地的拓展式开发

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模式中,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模式以其灵活实用的特点,在很多城市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广州的信义会馆采用了开发商主导的模式,注重商业运作,避免了早期创意产业园出现的种种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对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信义会馆的前身是广东省水利水电机械制造厂,改造前的厂区有12栋建筑,厂房和宿舍混杂拥挤,脏乱破旧。2004年4月停产之后,开发商对厂房和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设计整治,因为毗邻德国信义会教堂,2005年11月正式更名为信义国际会馆,以出租的方式推向市场。鉴于信义会馆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景观、较少的交通干扰,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这里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潜力,因此建筑师对信义会馆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保留了原厂区内86棵古榕树,有选择地对厂区建筑进行保留或拆除的处理,其改造从整体到细节,无论新旧,无论风格,处处流露着岭南建筑特有的精致。由于招商走的是高端路线,宣传上因此也与之相协调,信义会馆没有在对市民的宣传中投入精力,也不刻意去吸引游客,甚至很多广州本地人都不知道信义会馆这个地方。在信义会馆入驻的近二十家公司里,大多数是非常知名的企业,比如奥美广告、亚虎文化传播、A&H设计工作室、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机场研究所、美国排名第三的运动品牌UA、著名的画廊渔歌晚唱等。信义会馆本身的建筑和环境就是一个独特的品牌,再加上入驻企业的名望,可谓是珠联璧合,将品牌优势臻于完美地挖掘出来。

四、历史建筑返璞归真中的再生

由于繁华与萧条在一座城市里更呈现对历史文化的包容态度,许多城市的建筑群落因此不断地在传统与现代间迈开前行的步伐,萋萋芳草与锈迹斑驳、革新概念与返璞归真总交织在一起,由当地社会环境有机生成的设计元素中创造一个城市在更新改造中的连续发展的空间氛围。

(一)杭州清河坊旧城的改造

清河坊休闲街区古街位于杭州市延安路南端,占地13.66公顷,共有主要街道巷坊16条,区内规划分为特色商贸、餐饮、民俗风情区等,以传统复古与健康餐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旅游区打造。清河坊旧城改造整体遵循对原有建筑结构不动的原则,采用“保护、改善、整治、保留、拆除、重建”的方式:保护,即保持原样,对风貌典型、质量较好的传统民居采取保护的方式,按照不改变原状的规定;改善,即局部修缮改造,主要针对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整治,即对于质量较好,风貌较差的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保留,即对1980年代以后新建的建筑,造型、质量较好,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拆除,即对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的,破坏空间环境的建筑,给予以拆除;重建,即对传统风貌影响大的建筑,采取拆除重建的措施。清河坊修建后,区内交通顺畅,建筑保有传统风貌又不失现代经济价值,空间结构整齐。区内有众多会所展现了传统工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得到妥善保护。

(二)上海新天地地块的改造

上海新天地位于市中心,是上海市太平桥重建项目的一部分。该工程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它是以上海独特的追求简约、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而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步行街。街区分为南里和北里两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里则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改造有三大特色:一是整旧如旧,翻新创新。按照当年的图纸对原有的旧建筑外表进行修建,并尽量采用原来的旧砖、旧瓦。对于建筑内部则进行结构和功能改造,使之适应现代生活。二是多元文化,适应性强。片区内建设以中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融合的方式给新天地掺入国际元素,使新天地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三是严控业态,把脉特色。对入驻商户进行有导性选择控制,在保证配套服务全面的同时保证了业态的综合性,并原貌扩展中共一大会址旧址,以使人更好地观瞻艰苦卓绝年代的史迹与文物,为时代添加信仰的明灯。上海新天地改造后成为上海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每天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

(三)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

菊儿胡同是传统四合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鼓楼正东侧600~1100米处,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全长438米,宽6米,沥青路面,整个街坊面积8.28公顷。为了不打破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菊儿胡同的改造是采取吴良镛所提出的“肌理插入法”,即对四合院的改造并不是将它全部拆除,而是根据其肌理局部地以旧代新,将传统四合院的独门独户的居住形制与楼房单元相结合,组成住户居住的基本单位,每户增加了原传统四合院住房中所没有的厨房、卫生间等现代设施。建成后,每组建筑基本保留了大院落的组合形式,能够较好地延续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原有的住宅胡同的传统结构,保持了以往四合院传统住宅院落的地域空间。菊儿胡同改造前,这里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有44户138人,人均住房面积仅5.3平方米。改造后,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多平方米。如今这里不仅有设计典雅的四合院楼房,还有一流的社区服务,成为北京四合院的改造标杆。据悉,如今已有万余人次的各国友人来此参观访问,并有20多户外国人干脆租下房子,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四)武义壶山古街区的改造

武义壶山古街区有着1.9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宿武阳川》曾把这座江南小城描绘得有声有色。拥有大量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武义县的确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在唐天授二年(691年)始置县治,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为防御倭寇侵袭兴建城墙,设九座城门,清末减少为六门。如今城墙、城门和城楼多已拆除不存,但古城内的主要街道直街、横街、北街等还保留了大面积的历史风貌。作为武义老城现存唯一能体现明代至民国初年发展脉络的历史地段,壶山上街-横街古街区被武义人称作“武义之魂”,依然能看到武义县城的旧日时光。现存的壶山上街-老街区位于武义县城西片,依山傍水,北靠壶山,南傍熟溪,两侧的传统二层商铺鳞次栉比,颇具山区市镇特点。除店铺外,街区还有陈家厅、杨家厅、王家厅、顾家祠堂、徐家堂楼、壶山书院、抗倭英雄徐平湖故居“忠孝堂”等明、清、民国时期各类建筑84幢,其中有许多被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良好的修缮与保存。

五、单体建筑修旧如旧中的出新

“修旧如旧”,这是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于1955年在评价河北省赵州桥修缮成果时提出来的,但修旧如旧不是越修越旧,要修得如初建时的辉煌,并不是修得如最后的残旧。因此对旧建筑的翻修,工艺上的把关十分重要,否则修缮则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无法传承历史原物的风格风貌,成了“破坏性”的保护,从根本上丢掉建筑物原本的精神气了。

(一)上海国际饭店的整饰

1934年落成的上海国际饭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高耸挺拔,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曾寄托了许多“老上海”对往昔的追忆。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饭店外墙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因此2009年对这幢建筑进行了外墙翻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严重风化的花岗石进行翻新和增补,以保持饭店原有的历史风貌。据介绍,外墙翻修只针对饭店二层以下的花岗石外墙,对于花岗石的不同受损程度,分三种方案进行翻修:大部分花岗石采取抛光翻新的手段,减弱风化现象带来的损伤;部分底层的花岗石有缺损,则进行增补;对于损坏特别严重无法修复的花岗石,整块拆卸更换。翻修全程都是在外墙原有样态的基础上进行,尽量保持外墙原貌。现在修复后,国际饭店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越发浓郁,那些以照片定格的当年纷至沓来的名流政要似乎依旧响彻时空,人们难以忘怀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梅兰芳、胡蝶、陈毅、郭沫若等下榻、接待、作诗时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二)布达拉宫的修葺

2002年开始的拉萨布达拉宫第二次大修,主要是加固修复。事实上,类似布达拉宫这样历史悠久的大型建筑,为了维护建筑寿命,长时间的维修一直是惯例,而且一般并不影响正常的游客参观。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具有传统建筑的特点,延用了历史上的很多建筑风格来砌筑。同样,在维修时,使用的也是藏式传统建筑艺术为主的工艺,以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为主要技术手段,最特别的是用了砌筑笾玛墙和块石加片石的藏式传统砌墙法。主要修葺的有8大类64个小项,包括地垄灌浆加固维修、主体红宫、白宫和雪城内的古建筑抢险维修及壁画保护修复,搬迁自治区文物局和雪城303户居民,改建布达拉宫珍宝馆、改造山上厕所等,总投资超过2亿元。新开放的布达拉宫珍宝馆位于布达拉宫正面脚下的雪城右侧,背靠着布达拉宫,最初是西藏一户贵族的旧宅子,白墙红木,是座具有浓厚藏族特色的土石结构建筑。在保留其原样的基础上进行外部整修和内部装修后,这座建筑被改造成了珍宝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为1000多万元。经过修缮,布达拉宫更体现“世界屋脊明珠”的宏伟壮观,越发光彩夺目,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三)上海外白渡桥如旧的翻新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了配合上海外滩的综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该桥于2008年按规划进行了保护性拓宽大修。此消息一经传出,百年老桥的荣辱、海外游子的乡愁一起涌现在海内外许多老上海的心头,霎时间引发了该城市的集体怀旧记忆,许多人依依不舍,担忧经过这样修缮后的外白渡桥是否依旧是“原来”的心目中的外白渡桥。但到了2009年3月,大桥以原貌回到原地、重新横跨在苏州河口时,果然众望所归。面对新修缮的又拓宽桥面的外白渡桥,许多人称赞大桥“修旧如旧”,很好地体现了修缮者对“城市文化记忆”的尊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原汁原味”其实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即这座桥的最初设计建造图纸以及历年大修图纸档案,仍然完整保存在上海城建档案馆里,虽说这个“出生证明”是由手工绘制而成,图纸绘制日期为1903年8月25日,但线条工工整整,每一个数据都不差分毫,这就为外白渡桥原汁原味的修缮提供了“修旧如旧”的权威依据。

追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生长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城市在整体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同时,环境却日益恶化。进入20世纪中叶,西方现代大城市中心区日趋空心化,曾经辉煌的旧城老街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被誉为现代主义的建筑天际线,加之全球旅游业的兴盛,城市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历史的荒寂和原真的失落,于是更新和保护旧城、保护传统建筑的呼声日益提高。1964年“国际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工作者会议”通过了第一份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性地段的国际性文件——《威尼斯宪章》,以保护传统文化建筑为主的城市更新已成为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如何继承原有传统文化、保持城市地方特色,更是国内城市更新历程中的重要课题。

我国现在正在经历从“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过程,这意味着城市在发展中必须坚守可持续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推进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基于房屋陈旧、人口拥挤、设施落后、土地紧张等现状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因素,这种改造过程中的修旧与翻新,必须努力使旧城区具有优美和谐的空间肌理、尺度适宜的院落街巷、新旧平衡的过渡关系、亲切祥和的人际交往、出入方便的交通联系。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从你丢弃的东西中看出你的为人。”修旧与翻新,这不正是让我们获得冷静思考那种回归老电影般的浪漫与温情的想象时空,让我们在城市生活里获得时时接近历史的诗意享受?希望所有人在循环往复的街区的熟识光影里,获得城市生活的最有力的生命鼓舞。希望现代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穿越时空,让人类永远为之动容。

责任编辑:张炜

猜你喜欢
旧城历史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建筑的“芯”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