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有“身份意识”
文 李东升
朋友的儿子性格暴躁,说不到几句就高声大叫、皱眉顿脚。换上别的父母轻则厉声呵斥,重则大棒侍候了。但朋友从不提高声量、改变语调,总是平心静气地让儿子注意自己的态度。慢慢地,孩子开始尊重父亲的意见了。朋友说:“既然上帝安排了我们做父母,我们就该有做父母的样子。”
所谓父母的“身份意识”,不是要父母建立什么权威,而是指父母应该经常想到自己是“父母”,眼界要高些,气量要大些。
父母的“身份意识”有助于家教意图的顺利实现。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同样一种教育,教育者所用的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不懂得教育方法的父母,只是一味与孩子“掰手劲”。
面对孩子的不理智时,首先就在心里告诫自己:我是为人父母者,无论孩子是什么态度,我都不能与他计较,我必须把最想解决的问题端出来,告诉孩子不“摆平”此问题,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孩子看到父母不凭意气用事,只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他们自然会改变态度。
父母有些“身份意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宽容。父母是孩子最直接和长久的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孩子模仿。父母这样不计较儿女对自己的态度,做儿女的就会想:既然宽容比尖刻更能感动我,那么,对别人肯定也是这么个道理,以后我待人时还是宽厚些吧!一旦这种想法成了生活习惯,一个人心灵的博大就炼成了。
培养孩子的“杂草精神”
文 吕会香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是温室里的小花,禁不起外面的风吹雨打,作为家长,我们实在应该培养孩子一点“杂草精神”。
培养孩子一点吃苦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又能让他们学会感恩,还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可谓一举三得。作为家长,要适当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吃点苦,比如:冬天让他每天坚持晨跑;夏天带他去田里体会劳动的艰辛,寒暑假让他参加野外训练营……
人生难免遇到困难,这时候,一个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重要了,而这种能力要从小培养。当孩子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你要适当学会说“不”,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对你有过分的依赖,依赖久了,便会产生惰性,一些潜能便不能显现。所以,有时狠狠心拒绝帮助孩子,反而是对他们更大的帮助。
正视父母的职业
文 朱凌
那天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同学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当官的,为什么你和爸爸就只能当一般的职员。”我对女儿说只要是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样的好父母。不要以职业去看待你的父母,更不要和其它的同学比父母。
当然,我也不指望女儿能够一下子理解她的父母。但却可以让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地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值得别人尊重的。让孩子正视父母的职业,是孩子成长当中必要的一课,不要让孩子轻视自己的父母,不要让孩子的心有着太多的世俗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如今,女儿很少再对我提及她那当官的同学父母了,更多的时候,她会在我忙的时候,帮着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庆幸自己及早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及早地让孩子正视及理解自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