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无茶

2012-04-29 23:20郗效
大众健康 2012年5期
关键词:饮茶茶树茶叶

郗效

话说乾隆一生爱茶,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当他萌生引退让位想法时,有位老臣惋惜地面呈:“国不可一日无君”时,乾隆哈哈大笑,抚摸着银须,意味深长地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啊”!乾隆85岁让位于嘉庆,享年88岁。这等高寿,与他饮茶的习惯不无关系。

现如今喝茶已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常事,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充分说明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早发现的茶树

饮茶思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那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已发现的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树龄,它们是中国茶乡的活化石。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乃是一脉相承,古老的传说同出一辙。《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是说聪明、勤劳的“神农氏”,看到人们经常遭到疾病的折磨,心中十分的愁苦不安,心想如果能找到一些药草,让人们吃了能够解除病痛该有多好啊!

于是神农氏决心去遍尝百草,摸索药物知识,为大家解除病痛疾苦。他常年奔波在山野间,采集各种草木,细心观察它们的形状,仔细品尝性味,草木纷繁,有甜、酸、苦、辣、咸等各种滋味。吃过之后,效果更是各不相同,有的可以令身体止痛,有的却使人呕吐、腹泻、昏迷不醒,有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有一天,神农氏尝到一种草叶,突然觉得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这时他意识到可能中毒了,于是就放下草药背篓,在一棵大树下斜躺着休息。当一阵风吹过时,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他虚弱地微微睁开眼睛一看,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心中好奇,随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捡来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

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树”。这就是最早发现的茶树。此后,茶树逐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历经变异,如荼、诧、茗、蔎、槚等。据后人考证,这些茶的名称,都是“茶”的异名同义字,唐以前一直被人们混用。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此后“茶”开始成为通用的名称,“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古老的茶马古道

古往今来,茶不仅仅是一种药草,也不仅仅是色味香卓越的一种饮料,它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由中华大地走向了全世界。让我们看看茶的历史:

据《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一带的原产地,随着江河交通流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产茶地区,那里有著名的茶马古道,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就有记载说,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的物产,年年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秦国吞并巴蜀后,茶开始走出蜀道,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茶的传播。秦统一中国后,茶很快进入中原,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及上层社会。

早期的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做药,或是祭品。这可能与它最早被使用时,是作为一种能医治百病的神药有关。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这有书为证,西汉时,王褒作《僮约》,这是当时一份买卖家奴的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在《僮约》中还有关于茶的描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湖北江陵西汉墓中曾出土过一箱作为陪葬的茶叶,在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有一箱茶叶被发现。80年代末,在茶乡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目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茶”字,被认定是汉人用于贮存茶叶的器物。湖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茶圣” 陆羽著《茶经》

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食疗学说的奠基人,孙氏《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时值大唐盛世,饮茶之风已渐盛行,本书载述“茗叶: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其后成书的《千金翼方》中,也有“茗,春采”,“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做饮”等记载,明确将茶列为食疗品种之一。名医陈藏器于公元741年著成的《本草拾遗》中,还指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与现代研究证明饮茶可以减肥相符。

唐代说茶,不能不提一直被人们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陆羽。陆羽是湖北天门市人,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享年71岁,可说是一位长寿的老人,这与他一生嗜茶有关。他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陆羽所著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共为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陆羽每必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在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所以《茶经》一经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宋代盛行的“斗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已取代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局面。此外,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民间。

“斗茶”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宋代人们斗茶所用的主要是建安北苑所产的茶饼。这种茶饼在碾磨以前,须用干净纸包起来捶碎,然后立即碾磨。碾后的茶末要放在茶罗上过筛,筛得越细越好,这样茶末入水后便能漂起来,汤花也能凝结。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面上要求色泽鲜白,形状像白米粟粒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为赢家;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为了便于观看碗中鲜白的汤花,当时最盛行的茶具便是黑釉建盏。

由于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斗茶主要被文人士大夫用来消遣,与陆羽茶道澄心静虑,天人合一的境界相比已相去颇远,到明代基本绝迹。

今天的饮茶形式源于明代

元代医学家著的《饮膳正要》于公元1330年初问世,这是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营养学着作,其中首见保健茶和酥油茶的记载,并有茶品13种及清茶、建茶等6种茶的煎用方法或与酥油加用的制法等,对人们了解元代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到明、清以至现代,人们对茶叶消费以及药茶等的应用和研究更加广泛。明代,洪武帝为减轻百姓的负担由茶饼改用散茶,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饮茶形式。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载述了以往医家在以茶治病方面的发明及他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并载述了17种方书中有关用茶叶治病的附方20个,分别用于气虚头痛、热毒下痢、大便下血、霍乱烦闷、痰喘咳嗽等16种病症。

一方水土孕育一片茶林

中国地域宽广,一方水土孕育着一片壮观的茶林,凡是有茶的地方大多是峰峦俊秀,云雾缭绕,山泉淙淙。由于茶叶的原料和制法不同,就产生了花样繁多,品类各异的茶。时至今日,一般习惯上则依据加工制造方法的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它们伴随着悠远的神话传说,带着对祖先的无限景仰而深入人心,所以说中国茶极富于文化的沉积和韵味。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附近之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和灵隐一带。《品茶品艺》中载:清代茶人陆次云曾盛赞龙井茶“作豆花香……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真是品茶品到了极致。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西湖时,来到龙井村附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歇脚,和尚端上了当地的新茶。乾隆本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也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叶犹如雀舌,茶汤翠绿明亮,透出阵阵幽香。品尝之下,只觉齿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乾隆便问和尚此茶产于何处,叫什么名字。和尚回答,这是小庙自产的龙井茶。乾隆走出庙门,但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青翠欲滴,一时兴起,当场便封这十八棵茶树为“御茶”。自此,龙井茶名声远播。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早在唐末宋初便被列为贡品。洞庭碧螺春属细嫩炒青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茶,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东西两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它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沁人心脾。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对西山碧螺春情有独钟。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上海曾请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品饮西山碧螺春,其与众不同的沏泡方法及卓尔不群的高雅品味,令基辛格及所有在场人士赞不绝口!

茉莉花茶

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作原料,用茶叶和香花进行拼和窖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主要有“茉莉花茶”、“玳玳花茶”、“柚子花茶”和“玫瑰红茶”等,其中茉莉花居首位。

用茉莉花薰制的花茶,芳香耐久,清甜可口。茉莉花本身也入药。据《本草纲目》载,茉莉花“辛热无毒……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因产地不同,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与品质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地有福建福州、福鼎,浙江金华、江苏苏州,安徽歙县、黄山,广西横县,重庆等地。

茉莉花茶讲究的是春芽伏花,就是指春季采摘的春茶,茶质芽叶肥厚、吸香力强。伏花是说伏天气温高,花蕾水分适中,内蓄芳香充足。有这些天然的条件,再经传统工艺窨制,才能出上等的茉莉花茶。

花茶是我国北方非常适销的一种再加工茶类,可以说是老北京人的最爱。夏日的午后,他们沏上一壶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坐在自家院落的大槐树下纳凉,有时自斟自饮,有时邀约邻居好友,谈天说地,手中的香茶是一壶接着一壶,好不惬意。

紧压茶

紧压茶大都以黑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后而制成的,色泽乌润,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有“六堡茶”、“黑砖”、“茯砖”和 “沱茶”等,属完全发酵茶。前几年被炒得火热的普洱就属此类茶。

这类茶的好处是能够降血脂、助消化、抑菌和减肥,还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等,所以深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喜爱。他们日常的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吃的蔬菜相对少一些,喝了用这些砖茶制做的酥油茶、奶茶后,微量元素、维生便一点也不缺了,所以,砖茶被誉为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此外还有“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等,这些乌龙茶和红茶属发酵和半发酵茶,脾胃虚寒的人非常适宜饮用。

养性养心乃茶道最高境界

相伴数千年的茶文化,在世事纷乱中始终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平静、一种和谐,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进而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这也成就了中国的茶道。

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非易事。

不同的茶品需掌握不同的水温、茶量、时间等。在这些方面,古代茶人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置茶量,一般的红茶、绿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左右,即每杯3克左右的茶叶,加入沸水150克。如饮用普洱茶,每杯则需5—10克茶叶。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茶量几乎为所用壶的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茶性掌握冲泡的水温。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摄氏100度刚煮沸的水冲泡,一般摄氏80度左右的水较为适宜。这样泡出的茶汤才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花茶和红茶宜用刚沸之水;乌龙、普洱茶等用茶量较多,茶叶粗老,则须用摄氏100度的沸水冲泡,否则茶性不易发出。有时为保持和提高水温,尚需采用烫壶、淋壶等措施。

茶道养生最大的境界,是养性养心,这与医道殊途同归。

茶的药效早在数千年以前已被华夏祖先所认识,并获后世验证承认,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不仅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食除腻、减肥健美,而且在医疗上也有它的作用,如抗衰老、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防龋齿、减轻吸烟对人体的毒害、抗辐射等。

但需要提醒的是,茶虽有利于身体健康,但绝不是饮用越多越好,更不是茶越浓越好。 饮茶一定要适量。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茶,特别是绿茶,否则易引起肠胃不适;再如神经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饮茶,更不能饮浓茶,不然会加重失眠症;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因为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中国人对于品茶,自古就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说法,只有“闲”才能更好地养心养性,才能够注重生活的品质,这也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对生活理想境界的向往。“茶道”、“医道”乃“人道”,无论是站在医学还是植物学的角度,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人类生活的至高境界,是我们人类自古至今的追求。

猜你喜欢
饮茶茶树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香喷喷的茶叶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四季饮茶与健康
茶树湾
古茶树研究概述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