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农宅对接模式让放心蔬菜直供餐桌

2012-04-29 00:44王芬
农家书屋 2012年5期
关键词:联合社种菜菜园

王芬

“菜篮子”是每个寻常百姓家都关注的话题,面对日益飞涨的菜价和不时爆出的农药残留超标等食品安全事故,怎么才能吃到可口放心的蔬菜成了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一大问题。

而不时爆出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以及近期出现的“向钱葱”则不失时机地刺激着消费者早已敏感的消费神经。和城市菜价的居高不下相比较,农村地头的蔬菜收购价格又让菜农们很揪心,要么贱卖要么烂在地里。

消费者和菜农两厢受伤,从地头走向餐桌的距离,一定那么遥不可及吗?有没有一种销售方式可以直接将田间地头和餐桌直接连接起来,让“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两难处境得以改善?

记者近日在北京郊区一些农村合作社采访时发现,一种新型的农宅对接模式正在城市和农村间兴起,通过互联网把消费者和专业的农村合作社链接起来,让田间地头的蔬菜跳过中间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餐桌。

一个“绿领主妇”的有机选择

有很长一段时间,“吃什么?”成了新妈妈姚语最关注的话题。当然,这个“吃什么”和物资匮乏年代的那种有什么吃的能填饱肚子的“吃什么”是不一样的,现在面对太多的选择,“吃什么”进肚子才安全是姚语最关心的。

阳台种菜、郊区租地种菜……几乎这几年耳熟能详的一些新型生活方式,她都选择过,尝新并尝试着,就是为了解决家里几张嘴巴的问题。姚语给自己取的名字是“绿领主妇”,让全家人不单吃好还要吃得健康,是她的最终追求。

盆盆罐罐买回一堆,撒上种子,移来菜苗,原想在郁郁葱葱的阳台上就解决家里“菜篮子”问题。但姚语很快发现,阳台种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最直接的一个问题,菜在这些盆盆罐罐里不生长啊,一两个月过去了还没筷子高呢。施肥吧,不绿色;不撒化肥用农家肥吧,阳台上的味儿就受不了。很快这些盆盆罐罐就被打入“冷宫”了。“后来算了算账,连盆带菜籽、菜苗什么的花费上千块钱,一口都没吃上”,谈起阳台种菜的经历姚语自嘲的笑笑。

看到有人去郊区种菜,1680元一块地,有专人负责菜地的管理维护工作,高兴干就来干干,不高兴干就来看看,有的吃有的看还有的玩,姚语又兴冲冲地拉上老公一起报名。时间一长她发现郊区种菜也是问题重重,偶尔去一次还行,每周都去就有点难了,自己和老公工作都比较忙,周末经常要加班或朋友聚会,种菜的时间无法保障。另外,租的菜地都挺远,每去一次,油费、餐费什么的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原本想租地种菜解决菜源问题的,现在问题没解决,反而多了很多烦恼。

折腾了一圈,还是不知道怎样才能买到安全放心的瓜果蔬菜,姚语索性去超市的有机蔬菜专柜,虽然贵点,质量感觉还是有保证的,但是结账后一定要撕下上面的价格条形码,因为一旦被父母看见,他们会心疼得睡不着觉。喜欢网购的姚语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组织消费者去农场有机蔬菜基地访问的活动,对有机蔬菜“情有独钟”的姚语再一次报名实地考察,在参观了种植基地、有机肥发酵池后,姚语还了解到这个基地采用网络直销方式,保证5小时内采摘配送上门,蔬菜的种植采摘过程还可通过网络全程追踪。考察完毕的姚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找到那家蔬菜基地的“网上蔬菜超市”,和超市卖的有机蔬菜价格进行比较后发现,这家店里的价格比超市便宜了20%——30%,每日的特价菜有时甚至是超市价格的一半。

姚语开始了新的网购生活,打开网站——选择需要的农产品——填写数量——下单——支付——等待收货。“有机韭菜15.8元/斤,两斤。有机菠菜11.4元/斤,三斤。有机芹菜,11.8元/斤,三斤。有机西葫芦,11元/斤,四斤。有机苦菊17.5元/斤,两斤。有机五常大米13.3元/斤,十斤。有机绿豆36.46元/斤,两斤。有机黑大豆,28.5元/斤,两斤。有机红小豆,31.03元/斤,两斤。差不多一共500多点,这次主要有米、豆什么的,平时光要蔬菜的话不到200块钱吧”。

除了米面油什么的,蔬菜差不多三四天下一次单。说到花费,姚语表示,选择有机绿色的产品,是比普通产品贵几倍。“家里主要是父母和孩子吃饭,都是需要健康、营养的时候,多花点就多花点吧,花在吃、穿、用上总好过花在看病吃药上,我和老公的辛苦不就是想让家人生活的更好点嘛。”虽然“绿领生活”的花费要高一些,但是她觉得还是值得的。

在姚语下订单的同时,远在100公里以外的延庆郊区,负责网上销售这块儿的“村官”谢萌萌,已经打印出姚语的订单,将其统计进当日将要采摘的订单中,并且根据订单上不同的蔬菜品种联系专人负责的大棚管理人员采摘。

“有机蔬菜最怕的就是病虫害,负责这个蔬菜棚的工作人员是不能去其他棚的,就是为了防止人身上携带的细菌、沾染在衣服上的虫子虫卵再流入其他蔬菜大棚中,所以我们的每个有机菜棚都有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谢萌萌介绍说。

在蔬菜基地,记者看到所有大棚都安装了电子控温、控湿设备,在经过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蔬菜可以茁壮成长,病虫害却难以达到发生条件,自然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有机化生产。在种植有机蔬菜的大棚里甚至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传感器,通过这套设备,大棚里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打药,施的是什么肥、打的是什么药,全都能自动记录下来。这份“农事记录”,监管者可以查,消费者也可以在线观看,产品质量怎么样,一目了然。

既是小丰营村书记助理又兼任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助理的谢萌萌,是2010年7月到小丰营村的。看到小丰营村还是遵循多年来的销售方式——菜商上门收购和菜农自己用三轮车走街串户卖菜,平时喜欢网上购物的她就萌生了网上卖菜的想法。这个建议让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听着觉得新鲜,合作社和村里也觉得可以试试看,大家伙儿一认可,她的网上蔬菜超市就开张了。

一开始网上菜店几天都没有一个客户,但谢萌萌坚持每天都在电脑前等待着,同时通过同学、朋友四处传播。终于有一天她等到了第一单生意,市区的一位客户订购了120元的蔬菜。谢萌萌立刻安排工作人员采摘、打包好最新鲜的蔬菜,用最短的时间送到了客户家中。回来一算账,除去人工费、路费、成本,这单生意赔了一倍。虽然赔钱了,但这也使大家看到了希望。2010年春节前后,网上菜店生意开始红火,共卖了2万多元,最多的一单生意订了400箱。

网上订单越来越多,合作社也开始滚动生产,过去是种一茬,收一茬,一年能种两到四茬菜。现在,合作社每隔10天种一茬,这样一年四季都在生产,每天能供应的新鲜蔬菜有三四十个品种。

目前,谢萌萌的网上菜店有十几个人,有负责采摘、选菜、装箱的,有负责送货的。卖的菜都是由合作社生产的,这样菜的品质和数量上都有保障,而且卖的都是有机菜,每盒菜上都有标签、追溯码等。

一根小小网线,把姚语和谢萌萌联在一起,也把农民和消费者紧紧联在一起,而其背后负责供输的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联合社。

小丰营村是京郊有名的蔬菜专业村,长期以来,蔬菜销售都靠地头市场,蔬菜成熟后菜商到田地里来收购;村里还建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由这里再运输到全国各地。这种原始的销售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菜农没有定价权,价格全由菜商说了算,行情好时,钱被菜商赚了;行情不好,菜烂在地里,菜农遭殃。2007年7月1日,《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京郊各区县鼓励从事一产的农民成立合作社,联合起来闯市场,规模大了,议价能力就强了。小丰营村100多户菜农联合起来,成立了北菜园合作社,赵玉忠当选理事长。

种什么成为赵玉忠一度最关心的问题。普通蔬菜根本卖不上价,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提高,怎么才能真正提高合作社社员们的收入呢?一次偶然的机会,难得进城陪家人逛逛街的赵玉忠,被摆在商场超市里的一盒盒蔬菜吸引住眼球。这些蔬菜个头都不太大,价格却是普通蔬菜的五六倍,一打听这种菜就是“有机蔬菜”。“我们就要种这种菜。”赵玉忠顾不上再和家人逛街,急忙驱车返回延庆,联系合作社的成员开会。

“有机种植是个很复杂的事儿。最简单的,不能施化肥,不能打农药,不施化肥,菜就不爱长;不打农药,病虫害就很难控制,种出来的菜外形很难看。”赵玉忠说。因为这两个原因,农民很不愿意种有机菜。几乎是在他的坚持下,第一批有机蔬菜终于得以在几个菜棚“安营扎寨”了。其后的一段时间,这几个菜棚几乎成了赵玉忠的办公室,一边联系专家现场指导,一边培训合作社的社员学习有机种植管理。

2009年4月,“北菜园”自己种的第一拨儿有机蔬菜——西红柿、茄子、西芹、彩椒等终于成熟可以采摘了。这些蔬菜产量很低、样子难看,但口感很好。“有菜味,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样。”赵玉忠说。社员们尝了尝,都说好吃。

菜种出来了,可它的销售依然是摆在合作社面前的一大难题。 有机菜成本高、产量低,价格自然比普通蔬菜要高,可是价格一高,就需要到高端市场去销售,作为一个农民合作社,根本没法掌握这样的市场资源。

有机菜种出来了,只能按普通菜卖,甚至明知道一些中间商,从他们这里收购回去转手贴上有机标识,价格翻了几番地卖给大超市,大家依然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中间商赚取高额的差价。

咱一个小小的农民合作社,能发展有机种植吗?“北菜园”的社员们开始怀疑了。此时,赵玉忠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有机蔬菜种植是他力排众议坚持下来的,现在遭到这样的质疑,他比谁都着急。

赵玉忠很清楚,现在合作社想要把自己的有机蔬菜推向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品种太过单一。“北菜园”只有蔬菜,品种也不够多,要想直接和超市、企业挂接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大超市、大企业来采购时,都希望能够一站式购齐所需农产品,单一的合作社根本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小客户来了,吃不了;大客户来了,吃不饱。”

不光是“北菜园”,在闯市场的过程中,很多合作社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制约。“只有做大、做强,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走出去,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在多次和镇政府、农机科研部门、市场调研部研究探讨后,合作社决定牵头成立联合社,将周围村镇的示范社拉进来,一起合作发展,并且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

2011年4月28日,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联合社在康庄镇举行了成立仪式。延庆县7家市级示范社悉数加入,全部合作社产品都以有机农产品为主,产品涵盖了蔬菜、水果、杂粮、花卉、禽类、蛋奶等10余类上百个品种。以前只知在田间地头劳作,收入好坏多少却是个未知数的农民成了合作社的股东。

合作社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育苗育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防疫、统一有机认证、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把农民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常态中解放出来。“都是高智能的东西,咱也不懂。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施肥、浇水,施啥肥,浇多少水,那儿都有专家指导,我们跟着做就好了”。正在一间大棚锄草的黄大妈告诉记者,“比以前清闲,也不发愁菜啊啥的卖不出去,都是合作社负责销售的。”

黄大妈家是典型的农村家庭,两个儿子嫌种菜太苦又不挣钱,都到一山之隔的市里打工去了,除了周末放假回来,平时家里就两位老人。“就我们老两口,去城里打工吧,人家嫌我们岁数大。再说了,毕竟是农民么,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怎么能丢下不要呢?”合作社成立初,她家就入股加入到合作社来,“年底会给我们分红,比以前自己种菜还要多些,也不用一天到晚在地里呆着了,这里忙得时候来种下菜、锄锄草还能拿工钱,不比打工差!”黄大妈乐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对于联合社和农民的利益分配,赵玉忠告诉记者,联合社规定,各会员社以成本价把产品卖给联合社,由联合社下属的营销公司统一销售。销售所得扣除销售成本后,提取25%作为合作社的公益金使用。剩下的利润,60%返还给各分社,40%作为联合社的收入,到年底再根据合作社的盈利情况给社员分红。

联合社成立一年来,各会员社的销售量都有很大提升。“六统一”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证了产品质量。赵玉忠表示,经营企业就靠品牌,牌子不能砸,只有统一管理,才能从源头上进行质量控制,联合社统一使用“绿菜园”商标,但在商标下面,会注明每一件产品来自哪个会员社。“这就意味着,谁的产品出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联合社还有退出机制,产品连续三次检查不合格,自动退出。

正是这种行而有效的管理机制,找上门来加盟的合作社日渐增多,受此鼓舞,北菜园联合社也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组建全国最优农产品产地联盟,从联合社再跃升一大步。“在技术和管理上,多交流学习,提高生产水平,为老百姓生产安全的农产品;在销售上,丰富智能配送的产品线,实现一年四季不断档。”赵玉忠说。最终目标就是让农民增收,让消费者吃上安全食品。

联合社目前最缺技术和销售人才。虽然会组织一些员工培训、销售培训,可是面对日益纷杂的市场,不管是网络、技术、销售还是市场拓展,哪个环节都缺专业人才。“想吸引人才,合作社又拿不出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毕竟合作社不是企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和人才或缺同样要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联合社”要想做大做强是离不开资金支持的,目前的现状是有一些制约。“国家现在对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不少资金、政策的扶持,只要有信念,能坚持,合作社一定会越做越好,农民的收入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谈及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赵玉忠依然满怀希望。

猜你喜欢
联合社种菜菜园
海底能种菜?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我家的菜园
种菜
菜园里
自种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