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成也胶卷,败也胶卷。2012年1月19日,接连亏损的柯达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棵百年大树已然枯萎,但令人惊异的是,有那么一些曾经被柯达所抛弃的技术,甚至是依附于它的企业,却正在崛起。
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能管中窥豹地看到一些柯达积重难返的原因。
等通量公司:让专业的人做决策
“柯达”含量:创立人为原柯达研究人员,项目为柯达放弃的镀膜技术
成功程度:在创新表面工程技术商业化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等通量(Isoflux)的创立人戴维·格洛克原本在柯达任职,领导着一个研究小组,他主要负责开发新产品的制造工艺。格洛克是世界领先的圆柱磁控技术专家之一,拥有29项美国专利。
在柯达任职时,格洛克发现了圆柱磁控镀膜技术的独特价值。他兴冲冲地向公司推介,但公司的反应冷淡至极,“我找到他们说:‘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技术,可现在还没有商品化。如果公司不感兴趣,我想自己开发。他们回答:‘好吧,你去开发吧。”
格洛克说,在柯达,创新不能很快地通过管理层决策并转化为商品,研究实验室和高管层之间存在着断层。脱离柯达的好处在于,专业人员能拥有更多的决策权。
1993年,格洛克拿着源自柯达的技术创立了等通量公司,这项被柯达不屑一顾的技术在一年后达成了第一笔生意——其生产的第一个圆柱磁控管卖给了美国宇航局。到今天,该产品仍在“服役”。
格洛克很注重专业人才与公司的结合,他为董事会引入了乔什·柯洛纳斯。柯洛纳斯曾任柯达的临床诊断部副总裁兼总经理,长期研究生物产品和保健产品市场。“柯洛纳斯的加入,给我们董事会带来了他在医疗保健行业的经验,并形成了战略联盟。”
在柯洛纳斯的努力下,等通量开始为生物医药领域快速增长的创新者量身开发具有独特性能的涂料和表层。不仅如此,等通量还成立了一个主要由医药、商业和金融方面的领军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公司提供建议、行业咨询和法律咨询等,帮助公司开发及商业化其表面工程技术,将创新转变成适用于市场的医疗相关产品。
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不少龙头企业前来购买等通量的技术,从光纤和高科技传感器到电线和纤维,他们为几乎所有东西镀膜。甚至有些客户还将其系统用于开发复合材料,应用于国防工业的研发。
2012年3月底,柯达向纽约州美国破产法院提出请求,将向约300名关键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提供总额约1350万美元的奖金,避免他们离开公司。柯达提出的理由是,他们拥有对公司复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这些员工离职,那么将很难找到替代者。
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果仍然无法改变原有的决策机制,柯达付出如此大代价的挽留,或许意义不大。
锐珂医疗:让创新务实起来
“柯达”含量:CEO为原柯达副总裁,项目为原柯达医疗成像技术
成功程度:2010年收入23亿美元
2007年,柯达决定出售其医疗成像部门,这一部门主要制造医院和牙医使用的X射线设备。通过与私人股权投资公司Onex的交易,柯达赚了23.5亿美元。
这个被喻为柯达为求自救而“断臂”的部门,在Onex接手后重组为锐珂医疗。CEO凯文·霍伯特在公司正式成立时说:“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霍伯特曾先后担任过柯达数字采集系统总经理、柯达医疗集团副总裁兼柯达高级副总裁。在他的领导下,计算机X线成像业务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排名,他在医疗方面有着绝对专业的水准和丰富的经验。霍伯特为锐珂医疗定下了不迷信高端产品的高利润的策略。“我们最看重的是如何将创新‘务实起来。”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刘杰说:“不管我们的想法多么新颖,但是如果它在一两年内难以广泛实施,就要放弃。创新必须有其可操作性。”
在此方针引导下,锐珂医疗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用每年都推出新品的方式,让客户相信锐珂医疗是一家有增长潜力的公司。
如今,锐珂医疗已成为一家拥有8000多名员工的成长型企业,其产品被全球大约90%的医院和牙科诊所采用。2010年,其收入达到了23亿美元。同年,锐珂医疗被弗罗斯特及沙利文公司(一家为世界顶尖高科技公司提供市场及战略咨询讯服务的知名企业)选为年度最佳医疗成像公司。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柯达不断出售一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业务,以偿还长期债务和筹资发展他们早已错过了黄金时代的数码相机业务,梦想在这个早已拥挤不堪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2007年,柯达在美国数码相机销售排行榜中居第四位,市场份额仅占9.6%;2010年,它的市场份额降到7%,排名跌落到第七,位于佳能、索尼、尼康等公司之后。
锐珂医疗何以成功?其秘诀即是:要创新,更要务实,盲目投入必死无疑。
哈苏相机: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
“柯达”含量:原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瑞典唯一代理商
成功程度:哈苏相机是资深专业摄影师的宠儿,其与沃尔沃汽车一起,被誉为瑞典哥德堡市的骄傲。
哈苏(Hasselblad)真正接触相机行业,源自其创始人阿维德·维克多·哈苏与柯达创立者乔治·伊士曼的握手。
阿维德原本就是个摄影爱好者,为此他特地在公司创立了摄影分部。在之前,哈苏一直经营着杂货、服饰和画像材料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也销售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摄影器材。在英格兰度蜜月的阿维德遇上了乔治·伊士曼,两人很快建立了商业伙伴关系。
1888年哈苏公司开始进口销售柯达产品。随着摄影的流行和技术的发展,市场对摄影器材有了更大的需求,哈苏于1908年组建了独立的摄影公司,并成为伊士曼-柯达公司的瑞典唯一代理商。
1948年,哈苏推出了第一台自产的民用相机——哈苏1600F,配备的是可拆卸的柯达镜头。哈苏家族第三代传人维克多·哈苏对于新机型的基本想法是:便于携带、质量顶级且适合手持。奉行模块化、灵活性和可靠性的指导思想,哈苏相机的研发始终结合着实际需求——多数来自维克多与摄影圈的广泛接触及他自身的摄影经历。
1969年,哈苏相机拍下了第一张人类在月球地表的照片和第一张从月球看地球的照片,这样的“专业性”使其在摄影界一步登天。
哈苏并没有停留在辉煌历史中裹足不前,他们不断听取专业摄影师的意见,改进技术,尽最大可能地保持其专业性。2008年时,柯达成功研制出全世界第一个5000万像素的 CCD 影像传感器,哈苏立即将之应用于相机上,推出H3DII-50,每台售价超过了20万元人民币。
哈苏相机跟柯达在对高品质与高利润的追求上多少有些相似,但其不同之处则是其更倾向于专一性,而柯达却为了取得高利润业务而进行着各种试错。
1988年,柯达用51亿美元收购了以制造来苏尔清洁产品而闻名的斯特林药厂。柯达收购的原因是:药品利润高,柯达生产化学品。但这个交易使柯达背负了太多的债务,到1993年,这些债务已增至93亿美元。柯达在1994年分拆了伊士曼化工有限公司以帮助减少债务,同年出售了部分斯特林药厂——直到6年后,柯达才清楚这笔交易并不划算。
如今,哈苏已成为“贵族相机”的代表,其专业性更是无可替代。但柯达却垂垂老矣,现在正在为自己的1100个数码专利寻找买家。
如果一直延续其专业性,柯达或许不至如此;如果将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业务坚持下去,柯达或许也不至如此。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自己不能持续地适应环境变化,这个生态系统终将走向死亡。
编辑 胡茜
E-mail:mengdanh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