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现象研究

2012-04-29 17:56:55肖蓉蓉
金融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差异化

肖蓉蓉

摘要:中小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同质化低效竞争现象,这既不利于培养中小银行核心竞争力,也难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在对此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明确指出,只有采取结合自身业务优势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才是我国中小银行更为理性的选择,并从经济政策环境和中小银行主体创新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同质化竞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 同质化 差异化 竞争战略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逐步打破寡头垄断格式,以跨区域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中信、光大、招商、民生、浦发银行等)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凭借自身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获得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青睐,日益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但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与国外中小银行采取符合自身独特业务优势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不同,我国中小银行发展普遍存在盲目求大、业务经营同质化的问题,这既不利于其树立比较竞争优势,也不利于中国银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中小银行同质化竞争的表现

银行同质化竞争是指银行在发展战略、市场导向、目标客户、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选择都极为雷同,从而不能向市场提供有独特利益,并取得竞争优势产品的过程及结果。

(一)竞争地域的同质化

我国银行业存在着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跨区域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梯队型结构特征。竞争地域的同质化是指不论何种层级的银行机构,都以追求业务范围的拓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为战略发展方向,并将主要竞争地定位于大中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具体表现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全国及海外市场发展,地方性法人机构向区域性银行发展。然而,目前很多中小银行在资产规模和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与大型股份制银行存在较大差距,强求规模领先不但难以超越竞争对手,而且还不利于其充分发挥地缘和信息优势。

(二)目标客户的同质化

在成立之初就已确立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定位的中小商业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盲目跟进国有控股银行的发展思路,将目标客户定位于大型企业和高端客户,对中小企业(含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居民等群体的信贷支持不够。银行客户的同质化进一步加剧了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大量资金追逐同类客户,一方面易催生利益“寻租”行为,造成我国金融资源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另一方面,有迫切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等群体则因得不到信贷支持而遭遇发展瓶颈。

(三)金融产品创新的同质化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同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低层次产品创新多,而诸如避险保值型、财务咨询类等科技含量多、智能化程度高的业务创新不足。二是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社会投资渠道有限,金融“脱媒”现象并未出现,银行业在信贷领域几乎不存在竞争对手,缺乏创新推动力。三是金融产品“拿来主义”盛行。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贵宾理财产品,但产品投向集中于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市场,并且同类产品在功能设计和服务形式上也都大同小异。目前,市场主推的主要还是单一型理财产品,缺乏为客户提供理财、投资、保险、结算、储蓄相结合的交叉式或捆绑式服务,尚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多元化金融需求。

(四)业务结构的同质化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偏小,业务结构过度依赖信贷利差,而风险小、技术性和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发展则明显滞后。业务结构的同质化从银行收入结构的单一性上反映出来:2011年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分别是79.36%、78.7%和85.59%,而中间业务占比均不足20%。同年,浦发银行营业收入中更有高达90%以上来自存贷利差,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仅为9.89%。城市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也呈现出同样的结构特征,以长沙银行为例,2010年其净利息收入占比接近90%,但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仅为6.05%。银行机构的年报数据显示,中小银行的经营范围仍高度集中在传统的存贷市场,中间业务领域创新不足,造成金融市场上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并存,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

二、同质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利率管制使银行缺乏创新动力

目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但资金价格管制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银行依赖利差生存的局面。一旦放开价格管制,频繁波动的市场利率将使商业银行随时面临存贷利差收窄、“贷长贷大”风险增加、利润水平下滑的不利局面。经营环境的改变迫使银行降低对传统存贷业务的依赖,转而加快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领域、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由于我国并未出现金融“脱媒”现象,利率管制客观上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坐享稳定利差收益的经济保护环境,使商业银行缺乏创新动力。

(二)分业经营体制限制了业务范围

我国实行的是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体制,这种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但也阻碍了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交叉与拓展,而交叉领域又恰恰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一方面,商业银行无法从事资本与货币市场联结领域的大量表外业务和相当大部分的投资银行业务,导致了收入来源的单一化;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为客户提供组合型、方案式金融服务。以理财产品为例,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虽能代销证券、保险公司产品但无法实施市场运作,这样就使得原本综合性极强的理财业务不得不偏安一隅。银行无法对多种理财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组合,而任何单一性的金融产品都易于被竞争对手仿效,因此造成了投资理财业务的趋同现象。

(三)监管方式僵化和专利保护制度缺失遏制了创新热情

在发达国家,凡是金融监管机構没有明文禁止做的,商业银行都可以做,给与了微观金融主体较大的创新自主权,但我国实行的是合规性监管方式,即除了银监会明确规定让做的业务外,其他业务商业银行都不能私自开展。银监会对于金融创新产品采取“审批制”和“备案制”两种方式,在实际中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又往往多采用审批制。从银行新业务的上报到最终审批通过,有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很容易错过产品的最佳市场销售期。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本身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再加上银行专利保护制度的缺失,新推产品很快便被竞争对手复制模仿。竞争者与创新主体同时分享了金融产品创新带来的收益,但却无需承担创新主体前期的开发成本和风险,这严重遏制了创新热情,使业内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

三、解决中小银行同质化竞争的对策建议

(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前提。只有利率市场化,才能打破商业银行依赖存贷利差赚取利润的现状,才能催生银行创新动力从而优化业务结构。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遵循“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稳步推进:在贷款利率浮动上不封顶的基础上,可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在大额存款利率先行放开的基础上,小额存款利率可逐步向上浮动,最后再全部放开。存款利率上浮可先在具备了财务硬约束条件的金融机构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更大范围推广,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促使其实施主动的资产负债管理,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进行产品调整和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后,为有效应对利率风险,各银行应及时建立起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利率风险转移机制、利率风险补偿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同时从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推出更多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品种,实现多元化经营。

(二)从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过渡

分业经营模式减少了风险在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之间的传递,但对银行业务范围和创新能力的限制也显而易见。鉴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限,若马上由分业经营转向全面混业,又极可能诱发巨大风险,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能兼顾效率与安全的过渡模式,而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性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一方面,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下,各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单一业务,形成了公司内部的防火墙,有效降低了风险在公司内部传递的可能性。另外,它也可以发挥集团的多元化优势,对各子公司的业务进行整合再造,在交叉领域积极进行深层次的金融创新,这就突破了分业体制下业务范围的局限性,为银行进行差异化经营开辟了新的业务空间。

(三)改进完善监管方式和手段

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审批要区别对待:对那些不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低风险创新产品,可采取报备的方式管理;对蕴含风险的创新产品则采取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审慎选择创新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再由点到面地推广扩大。另外,要放松对业务过于严格的管制,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逐步从目前规定的“能做什么”转变为“不能做什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后者却将产品创新的自主权交还给了商业银行,使其拥有了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为其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创造了条件。

(四)中小银行市场定位的差异化

按照市场定位战略的三维要素决定理论,银行市场定位是指银行对主要目标客戶群、主要竞争地、核心业务和产品的确认,以此在客户心中树立不同于竞争对手、别具一格的银行形象。中小商业银行应明确与自身资金规模和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第一、目标客户定位的差异化。中小银行切忌盲目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拼抢大客户,而应始终坚持将服务于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作为目标客户定位,形成并保持在地方金融市场上的独特竞争优势。第二、竞争地域定位的差异化。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强化和扩大自身在国内的区位竞争优势,实力较强者还可以逐步发展成全国性商业银行,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则应利用地域和信息优势,将主要竞争地定位于“服务城市社区、服务县域经济、服务农村地区、服务乡镇地区”,这不仅能弥补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空白,而且还可以极大地降低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盲目竞争的恶劣影响,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三是金融产品定位的差异化。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可以进一步向金融百货公司迈进,而地方性金融机构则不必一味贪大求全,将有限资源整合利用,打造能满足本地区客户独特需求的明星产品会是它们更加理性的选择。

(五)在文化层面打造独特企业形象

我国中小银行应借助企业形象识别(CIS)系统,从文化层面实现银行形象的差异化。CIS系统是由企业视觉(VI)、企业行为(BI)、企业理念(MI)三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子系统构成。中小银行企业形象塑造必须内外结合,既要重视视觉系统和行为策划的建设,更要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企业理念。例如花旗银行以“金融流的创造者”为经营理念,成功塑造了“富有进取心的银行、向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的企业形象,大通银行则在客户中牢固树立了“全球批发银行先锋”的企业形象,为全球私人客户、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由此可见,我国中小银行应该在文化层次上塑造清晰的可识别的企业形象,这对于维系客户忠诚度、打造银行品牌、培养核心竞争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张玉洁.中小银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思考 [J]. 金融教育研究, 2011,(5):62

[2]尹继志.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J].南方金融,2011, (7):28

[3]迟名海.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具体策略[J].金融论坛, 2004, (5):41.

猜你喜欢
中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差异化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爱奇艺竞争战略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7:41:07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46:26
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6:41:26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01:14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50:26
互联网金融浪潮下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