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越是热闹的时节,扒手也越多。比如过年期间,京城热闹非凡,各种庙会、灯市、招聘会人头攒动,扒手也比平时多了起来。
2月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按照习俗,这天早上很多人将去雍和宫烧香拜佛。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局的刑警反扒支队也提前部署进入雍和宫,这是从大年三十以来“东城区反扒行动”节后的又一个高峰。
早上六点钟,按照部署,东城分局刑侦支队行动队8位反扒刑警开始分组到雍和宫“巡岗”,两人一组,各组都有负责的区域——老汪、小刘两位刑警分到了一个行动小组,负责雍和宫东配殿和西配殿之间场地。
年近五旬的老汪,32年的从警生涯中有26年都在专职打扒。而小刘是参加反扒工作刚不久的刑警。
雍和宫东西配殿之间平时很空旷,但元宵来焚香拜佛的人很多,可谓摩肩接踵。记者跟随在穿便衣的老汪和小刘身后,他们时而在人群中走动,时而伫立一旁观看。
“今天虽然人多,但比大年初一那天来得少,这种情况贼也少。”老汪告訴记者,贼最喜欢人多的时候“显身手”,最好是连地儿都挪不开的场合。
“在那种场合,贼如果正下手了,你们怎么看得到。”记者问。“我们抓贼讲究‘抓人抓赃。不过,有时候贼还没下手,我们就会提前盯着他。”老汪说。可是扒手的脸上也没写着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可能,凭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呢?“眼神!”
正当记者纳闷时,身边的刑警小刘向记者指点说:“你瞅这些来拜佛的人,基本上手里都拿着香,他们都欠着身子去点香,点完香还得急急忙忙找个适当的位置去插。心思都花在这上点香和拜佛了,眼神就没乱闪过。而样子很悠闲,左顾右看的人可能就是贼了。”
上午10点半左右,记者离开老汪、独自排队在香客后面,想进东配殿看看。殿内场面果然壮观,几十名僧人齐声诵经,围观的香客更是比外头多出一倍。等记者慢悠悠地独自去东配殿走了一圈,回来再去找老汪和小刘两人时。不想,好像感觉被人“跟踪”了。记者走到哪里都有个穿风衣、打领带的中年人跟着,永远保持在记者身后两米远左右。等记者找到老汪和小刘,并跟他们打招呼后,跟踪的那个中年人自动离开。
记者问老汪,“这个人是谁,也是我们的便衣警察吗?”老汪笑了笑,说那是寺院里的工作人员,也是来维持现场秩序的,并不是便衣警察。“便衣才不会穿得那么显眼。”原来这个工作人员,是看记者东张西望又穿梭在众人之间才以为是个潜在的扒手呢?
“这贼的眼神还有个好辨认的地方,是他放得很低,专门扫的是别人的兜和包。”老汪说。
听老汪讲,现在贼比以前少了。想当年,老汪刚参加工作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经济开始复苏,而各种犯罪活动也蠢蠢欲动。那时街上有很多贼,而且多是北京本地的贼,老汪自豪地说,“那也是我刚学打扒的时候,一个月能抓20多个扒手。”如今的贼也只有在像烧香拜佛这样人多的活动里偶尔出现。自东城区今年反扒行动开始以来,老汪也就抓了一个贼。记者跟随了老汪们一上午,也没有发现贼被抓。
不过,贼现在偷窃的财物越来越趋向高档化,喜欢盗窃iPhone等高档手机。老汪说,“那种带着耳塞的年轻人可要注意了,贼一看就知道是高档手机。”